紅灘奇觀(2 / 2)

如今鑒定一個地方的好壞,光是人類自己說了不算,還要看它有沒有繁茂的野生植物,以及眾多的野生禽類和動物。人在看植物的臉色,追蹤鳥兒們的腳步。在這裏最珍貴的禽類要數“黑嘴鷗”,白身黑翅、黑尾,頭和喙也為黑色,唯雙眼後麵各有一白色半環,極其醒目,顯得機靈無比。

一千多年前,晚唐大詩人李商隱曾在自己花園中養過此鳥,至今還有詩、有文、有圖為證。但以後它似乎就從地球上消失了。自十八世紀以來,來自世界各地的鳥類學家紛紛到李商隱的家鄉及附近考查探詢此鳥的蹤跡,都屢屢失望而歸。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世界自然基金會執行總裁、鳥類學家大衛·梅爾維裏正式宣布:“黑嘴鷗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鷗禽,其聚居地點至今仍不為人所知。”

到一九八九年五月,中國的愛鳥者梁禹,在遼河口自然保護區找到了兩個黑嘴鷗的巢和四枚它的卵,在鳥類學界引起轟動。隨即中外大批專家蜂擁而至,經過詳細的調查考證,證實這裏竟有大約一千二百隻成年黑嘴鷗和三百一十多個黑嘴鷗巢。被世人苦苦搜尋了三個多世紀的黑嘴鷗,至此方露出真容,令世界震驚。

倘若我們也有鳥的視野,站在沼澤裏再向外望,便是遼東灣,碧海藍天,空闊高遠。而回頭看,卻是紅綠藍白黑,大地織錦,若彩虹落灘。

——這就是“盤錦濕地”。

它賴以依托的遼東灣“虎口部位”,有大淩河、大遼河、雙台子河等大小二十一條河流,流域麵積一千二百平方公裏。據傳當年為這個地方命名時,曾考慮過“遼淩”、“遼大”等字眼,最後卻相中了一條水勢飽滿的東西流向的河,它橫貫盤山縣和錦縣……於是,濕地和“盤錦市”便同時誕生了。

二〇〇五年,盤錦濕地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公認是“溫暖帶最年輕、最廣闊、保護最完整的濕地。”它擁有永久性淺海水域、河口水域、永久性河流、時令河,以及完整的鹽沼、灘塗……其泥灘上的泥呀,極其細膩,抓在手裏像黑色的膏脂,情不自禁地想往身上塗抹。灘上小蟹橫行,淺水裏的小魚小蝦被水鳥追趕得活蹦亂跳。

遊興大發的現代人,總想找到一個沒有汙染、並有獨特風光的好去處,那就要投奔濕地。它與森林和海洋並稱“地球的三大生態係統”,對空氣、水質具有強大的沉積和淨化作用。在各種汙染和毒害中防不勝防的人們,誰不想跳進“地球之腎”裏從裏到外的清潔一番?盤錦濕地,果然盤錦!不枉盤錦!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