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進入了21世紀,但有一種感覺的傳布卻日益廣泛,那就是:我們已經忘記了男子氣概的意義。初一聽,這個說法似乎荒誕不經。在全球,數以億萬計的男子日複一日地盡自己最大努力承擔作為丈夫、父親、夥伴、朋友和公民的責任。我們寄希望於這些男子盡職盡責,體麵和讓人尊敬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在處理家人和其他人際關係時盡到自己的本分。但同時,談到準確了解我們稱為男子氣概的東西——如何描述男子氣概,如何鼓勵男子氣概,如何避免與其相反的內容時,我們這個社會的表現卻移遊不定,讓人奇怪。尤其是在我們的公開談話中,在學術研究當中,在政府部門、社會福利機構、教育機構裏,在專業人士中,公開談論作為積極行為的男子氣概幾乎是一個禁忌。在許多圈子當中,如果不帶說反話的嘲笑口氣提到人們應該“當一個男子漢”,那會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笑談。在我們論述品行的詞彙當中,關於男子品性的整個話題存在很大一個真空,人們感覺哪怕提一提這件事情都屬於倒退,至少也算失言。我們感覺到男子的激情和衝動,但不知道如何表達這些感覺。這種情況在十幾、二十歲甚至更大一點的青年人當中尤其容易看出來。他們同樣會體驗到強烈的激情以及對於愛的需要,但是,比較前幾代人,他們的感覺更為強烈,因為他們的激情有時候被壓抑住了,因為他們無法用文雅但真誠的方式表達這樣的感覺。

本文集的目的是要跟大家一起填充這個真空帶,而且要恢複男子氣概中有積極意義的一種感覺,因為這樣的感覺不知怎麼已經神秘地被我們自己遺忘掉了。我們之所以說神秘,是因為對於男子品性的理解是有連續性的——我們大家讀文集中這些文章時會發現,從其在古代最初的起源直到差不多昨天都是如此。雖然古代和現代的藝術家、思想家、史學家、詩人和政治家在內容、風格和內在品質方麵存在相當大的差異,但在西方人的概念當中,什麼是男人的概念還是存在未曾離散斷裂和代代相傳的認識,這從古典時代到20世紀都是如此。從柏拉圖時代到20世紀,我們有很豐富的一個寶庫,裏麵珍藏著高見、格言、例證和誠信,都將男子氣概看作持久和高尚的行為標準。因此,雖然傳統很容易受到偏轉,也很容易在今天受到人們的譏笑,覺得這樣的行為是過了八百代的事情,是遙遠古代的行為標準,但事實是,它離我們的距離非常之近。根據我們的年齡的不同,很多人的父母和祖父母都還活著,他們就表達了對男子品性的渴望;而其他人作為成人仍然藏有他們的信件、日記和童年經曆,都對我們產生過一些影響。我們並不需要重新發明什麼男子氣概。我們隻需要願意讓自己從過去幾代人的噩夢中醒過來,重新找到失去的東西,就一定能夠在目前艱難的條件下擴大和豐富這一傳統。

我們需要給予年輕人的有男子氣概的驕傲和榮譽感的信條是什麼呢?從積極意義上說,如何重新理解作為一個男子所包含的意義呢?勇敢,自我約束,有尊嚴,熱烈追求正當的事業,有精細的感悟力和對自己所愛者的尊敬,這些品性就是《男人模式》一書中所要探討的內容。讀者會在字裏行間找到無數色彩斑瀾的最佳男子品性的例子。全書各處自始至終貫穿的一條主線是,說服男子尊敬女性的最可靠辦法是讓他們了解男子性格的傳統美德,因此,如果再拿不入流的手段對待任何人就成為羞恥之舉。過去30年的特點是兩性分割,這種境況受到人們的大力譴責,而重拾有男子氣概的文雅舉止和端莊行為的積極傳統正是革除流弊的良方。《男人模式》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例子說明:為根治當前的浪漫頑疾,回複兩性的獸性層麵並非對症之藥。我們對“男性權利”的提倡者是該尊敬,但對我們的文化抱男女對抗的看法,正好是對不切實際的男女平等主義最極端和排他主義版本的扭曲反映。答案不是要重返原始母性女神,也不是要再現男性薩滿教和營火之舞的原始幻想以求給現代人的兩性之愛吹進生命氣息。如果追求彼此分離和相互抵製的“性別身份”,那麼,男女之間真正負責任的友誼隻會喪失殆盡。反過來,我們需要重返所有人都有能力實現的最高層次的滿足,這就是高尚男女都具備的精神和智力上的美德,同時我們也要確認男子和女子在共同追求傑出成就時表現出的不同品性。傳統的教訓是要強調男女共享屬於最高境界的一切,同時也承認他們在情欲、氣質和感情上有不同之處,結果導致通往共同目標的不同路線,這才是我們大家所要再次達成一致的認識。本文集希望對男女之間真正的友情做出一定的貢獻,希望男女都能夠對追求至美的共同理想做出各自不同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