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閨蜜:姐妹情深(2)(1 / 3)

“很高興你有這麼棒的朋友。”

傷人心神的話語“我受不了你的閨蜜。”

“你朋友對你沒什麼好影響。”

“你聽你朋友的比聽我的還多。”

第1章結語如若上帝沒讓婚姻能夠簡單順暢會怎樣?如果世界好似個完美之地,而上帝給予的幸福和快樂遠超我們的預想又會怎樣?

——加裏·托馬斯《神聖的婚姻》

大多數人都相信,茫茫人海中一定有個適合自己的完美伴侶在某個地方等著自己,並且堅信這個理想伴侶能給自己帶來一生的幸福快樂。然而,這隻是人們抱有的一種美好而最不切實際的願望而已。我們中有很多人不惜花費畢生的時間去追求這個夢想,夢想能有這麼個人讓自己的生命更加完整,讓自己開心幸福、心滿意足。我十分肯定地說,這樣的人是不存在的。

婚姻更多的是在於我們如何經營,而不是什麼所謂的天賜良緣或天作之合。“靈魂伴侶”的神話像是婚禮上糟糕的蛋糕般已加諸在男男女女身上。

大家一貫認為,不惜一切代價避免痛苦和傷悲是天經地義的事。在愛情方麵大家秉持同樣篤定的觀點,也理所當然地相信愛就代表著與矛盾和糾紛絕緣,其實這隻是人們抱有的又一幻想而已。

如果你相信生命中會出現那個人,並能給你帶來幸福快樂,那你就被騙了。每種情感關係往往都是艱辛而痛苦的,尤其是愛情,這就是它如此珍貴的奧妙所在。玫瑰雖美麗芳香,但它長有紮人的刺,甚至會讓人流血。一起曆經生活的坎坷與磨難,你們的關係會變得更為親密,情感也更加堅固。沒有矛盾和糾紛的婚姻猶如一潭死水,驚不起一絲波瀾。在我看來快樂就蘊藏在矛盾中,因為有矛盾才意味著你們的婚姻是鮮活的,是有生命力的,是在成長發展的!

有效的溝通和交流是我們處理矛盾和糾紛的一種方式。有的讀者可能會說,我忘了把維持健康婚姻最為重要的一方麵——交流囊括在本書之內。交流對任何情感關係都很重要,對於婚姻關係更是如此。實際上,夫妻之間的交流方式決定著婚姻質量。如果夫妻雙方本著尊重、愛戴和肯定的交流方式對待彼此,那麼這些情感自然會延續並根植於你們的婚姻中。如果夫妻間彼此惡語相向,互相輕視與怨恨,那你們的婚姻終將被這些情感控製並終結。

實際上,本書通篇都在探討男女雙方如何交流與溝通,探討關於理解和解讀伴侶言語以滿足他或她的需求。可是多數婚姻的問題不在於交流障礙。勞拉·施萊爾馬赫博士說:“我認為多數婚姻觸礁的根本原因不在於雙方的交流。婚姻的淪陷是因為人們有過多的需求或者所受傷害太多(主要是童年時期)以至於他們忘記或拒絕給予愛。”那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是什麼造成了健康的婚姻關係與危機四伏的婚姻關係之間的區別呢?

最近,女兒對妻子說我們夫妻倆仿佛還在蜜月期那麼甜蜜,她希望能擁有像我們一樣的愛情。如果我們還在蜜月期的話,不知道過去二十年間女兒住在誰家,我可沒覺得我們還是蜜月夫妻。但事後一想,大概是由於我和妻子經常牽手、擁抱、親吻甚至在客廳一起翩翩起舞讓女兒覺得我們濃情蜜意。我們夫婦喜歡一起旅行,喜歡彼此的陪伴(她大概是唯一能忍受得了我的人)。我們對彼此謙和恭敬,努力成為彼此的助力隊長。簡言之,我們是彼此的知己和朋友,我們相濡以沫。我們對待彼此的言行不僅主宰和影響著我們的感情,而且向別人傳達了我們夫妻間的濃濃愛意。友誼為我們的愛情助力,在我們無法忍受對方或對對方憤憤不滿時,它能幫助我們緩和矛盾,解決危機。

如今,很多年輕夫妻都不懂怎麼相處,常常對自己的另一半和婚姻感到失望和沮喪。沒人教過他們建立親密關係的基本套路,他們對自己的夫妻關係感到茫然和困惑。在別無他法的情況下,他們隻得從零做起,自己猜測、摸索究竟如何維係和經營婚姻。而這種對婚姻關係的困惑與茫然造成了夫妻間的爭論和分歧。羅伯特·路易斯和威廉·亨德裏克說:“這些年輕人認識不到他們爭吵、婚姻遭遇障礙以及憤怒生氣的原因背後多半是由於他們不知道如何經營婚姻,而不是因為嫁給誰或娶了誰的問題。”由於沒人教授他們夫妻溝通、交流的技巧(父母的婚姻也未能給他們樹立榜樣),導致了他們婚姻關係的緊張,以及夫妻關係的疏離和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