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都是天花惹的禍(1 / 3)

作為清軍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順治雖然在位時間不長,但是關於他的傳聞倒是不少。如名列清初“三大疑案”的“順治出家”,當時就被傳得沸沸揚揚。在此基礎上,電視劇《康熙王朝》也栩栩如生地再現了以下情節:

董鄂妃病死後,順治萬念俱灰,其定下日期,讓行森法師為自己剃度出家。得此消息,孝莊太後大驚失色。她命人將行森的師父玉林火速請到皇宮。玉林命人將行森捆綁起來,架起柴火,要當眾燒死這個膽敢為皇帝剃度的罪人。

這時,因為許久不見行森趕來,順治隨即命手下人為自己剃度。但旁邊的小和尚都不敢動手,最後還是蘇麻喇姑給順治剃去了頭發。走出皇宮,順治發現行森已被架上火堆。他急命玉林立刻住手,後者卻反問道:“請問尊駕是何人?”

玉林的言外之意是:如果順治是皇帝,那命他住手,理當奉行;如果順治自認為是佛門中人,則無權對他下令。這時,行森不顧自己的安危而告誡順治:你已遁入空門,法號“行癡”,切不可再回皇帝之身。

最終,行森被燒死,順治則堅持出家。無奈之下,孝莊太後隻能宣布順治猝死,改由8歲的玄燁繼承皇位,是為康熙。

應該說,以上情節在邏輯上十分妥帖,而且其劇情也並非空穴來風。近百年來,關於順治出家的各種野史傳聞很多。如《十葉野聞》中說,順治在董鄂妃死後心情抑鬱。某日,他獨坐便殿,偶見梧桐葉從樹上飄落而突有了頓悟:

“人生在世,不過數十寒暑,追逐名利,何時可已?我雖貴為天子,承國亦有十八年,長此營營,何時方得滿意。世事如浮雲過眼,事後追維,味同嚼蠟,不如真修悟道,實為無上上乘。我幼時即有此念頭,如今飽經世患,勘破情網,若不解脫,更待何時?”

言罷,順治即命禦前會議大臣瑪尼哈特等入見,令其好生輔佐幼主,之後便換上黃袈裟,戴上喇嘛帽,疾行出了東華門。孝莊太後聞訊趕來後,見事已無可挽回,隻得命侍衛一路護送。這一送,就將順治送到了五台山。《清室外紀》中也說,五台山有一長老,平日言行舉止及所穿衣帽與平常和尚迥然相異,看似有帝王之相。據說,當時寺中還有這位長老的遺像,像上塗有金漆,和景山壽皇殿中的順治像十分相似。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長老遺像穿的並非僧袍,而是黃龍袍。還有人說,這位長老在世時,康熙皇帝曾三次到廟中與他相見,而長老並不對康熙行叩首之禮。

《清詩紀事》中,收錄了一首名為《西山天太山慈善寺題壁詩》的詩:

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流落帝王家!

十八年來不自由,江山坐到幾時休!

這首詩,也有很多人認為,作者不是別人,正是順治本人。

那麼,順治究竟是死於天花,還是真的在五台山出家?從民間來看,更多的人願意相信後者。其主要原因是:順治與董鄂妃那段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令人唏噓。董鄂妃死後,順治為愛出家聽起來更加符合邏輯,而且順乎人情。

當然,要說起董鄂妃,這確實是清宮史上的一段傳奇。而且在她的身上,至今也有很多不解之謎。

曾有人說,董鄂妃是江南名妓董小宛,後來被擄入宮。也有人說,董鄂妃是順治弟弟博穆博果爾的福晉,後為順治所奪。清宮穢聞,令人臉紅不齒。那麼,這兩種說法,哪個是真,哪個又是假呢?

民國初年,清史學者孟森先生在《心史叢刊》中考證認為:董鄂妃不可能是董小宛,因為後者是明末清初與陳圓圓、柳如是齊名的江南名妓,但後來成了名士冒辟疆的小妾。從時間上推斷,順治成年時,董小宛已然是阿姨級人物了,斷不可能入宮和順治產生愛情。孟森認為,民間之所以將董鄂妃混同於董小宛,可能隻是姓氏稱謂接近而已。

那麼,讓順治一見鍾情而且終生不渝的董鄂妃又是誰呢?據官方檔案記載,董鄂妃係清朝內大臣、正白旗鄂碩之女。她是在順治十三年(1656)入宮,之後深受順治的寵愛。

董鄂妃入宮後,於當年八月二十五日被封賢妃。僅過了一個月,順治又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為由,將她晉封為皇貴妃。這樣的晉封速度,在整個清宮史上可謂騰雲駕霧,獨此一例。

有人說,董鄂妃入宮時已經18歲,其年齡超過了清宮選秀的規定,因而其入宮很可能不是正常渠道。作為重要的輔證之一,時在宮中服務的耶穌會傳教士湯若望有這樣一段記載:

“順治皇帝對一位滿籍軍人的夫人產生了一種火熱的愛戀。當這軍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時,竟被聽聞此事的天子親手打了一個耳光。這位軍人隨後因憤怒而死,也許是自殺而死。皇帝隨即將這位軍人的妻子收入宮中,並封為貴妃。”

那麼,湯若望說的這位軍人究竟是誰呢?有人認為,他不是別人,正是順治的弟弟、襄親王博穆博果爾,其福晉即董鄂妃,也就是後來順治的皇貴妃。據清朝皇室家譜《玉牒》中記載,襄親王死時為16歲。而董鄂妃是18歲進宮,正是其丈夫死後不久。

博穆博果爾是比順治小3歲的同父異母弟弟。其生母為原林丹汗大福晉那木鍾。林丹汗敗亡後,那木鍾率部落歸降後金,由此成為皇太極“一後四妃”中位列第三的麟趾宮貴妃。後來,那木鍾與皇太極生有一子,即博穆博果爾。

那麼,有人要問了,襄親王博穆博果爾是順治的弟弟,董鄂妃也就是順治的弟媳,那她如何會成為順治的妃子?這不太離奇,太過荒誕了嗎?難道其中另有隱情?

據說,已為人婦的董鄂妃之所以會出現在順治的視野並使少年天子一見傾心,這與當時清宮實行的一個製度有著莫大的關係。那就是大臣命婦須輪流到後宮侍奉皇太後,以示對皇室的忠誠。也許,正是在董鄂妃奉命入宮時,順治與她不期而遇,由此擦出了愛情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