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七 英雄鬥武定計策(1 / 2)

楊瓊雖覺得這個辦法可行,但眾路豪傑在城內都是分散而居的。若要相聚一處,不免要驚動王爺,到時更為左右不是。笑道:這似乎不太妥當,不如請前輩幹淨利索些兒,就這樣把他放了吧!

上官能徘徊不定,楊瓊不待他做主,回頭道:你這廝走吧!日後不要做賊了,中原難民的事情也不用你來管,自有朝廷的救濟,用不著你來操心。

王青鳳笑道:哥哥真是大好人,我忘不了你。“他拖著腿一瘸一拐的往原路走無幾步,上官能喝道:回來。王青鳳道:我偏偏不回,我才不聽你的話。”

上官能大怒,起手便是發去一撮細小的飛針,去勢甚有力。楊瓊將他掩住在身後,揮劍一個劍圈掃撥,將飛劍劃落,急止住道:前輩不要傷害他,他隻是個頑皮的小孩,並無惡意。

上官能遲疑一刻,徐笑道:楊少俠要是這樣輕易的放了他,王爺那兒該怎麼交代?楊瓊道:晚輩實話實說,絕不敢妄言。

上官能歎道:這可真讓小可為難了。小可與眾英雄為了捉拿此賊歸案,夜不能寐,食寢不安,可謂是絞盡腦汁。楊少俠如今一句話便要放虎歸山,這可是流毒無窮,小可這心裏……嗬嗬……

楊瓊知道他的話有道理,自己何曾不是如此想過?但想到救人一命,也就硬著膽道:此事確實是小人一己之私了。小人曾答應這廝放他一條生路,今日權當是以私廢公,前輩勿怪,小人願承擔一切後果。

上官能道:少俠是想學關雲長義釋曹操嗎?楊瓊點頭不語。“他知道自己理虧在先,不過已鐵心扛到底,也就不再也任何的顧慮。”

上官能接道:楊少俠也是我中原豪傑,可能是一時受到了賊人的蠱惑,這原本也沒什麼。此事若是擱在往常,自然不會駁回少俠的麵子。隻是今日之事不同,此賊可不是尋常之賊,禁王爺那是不能隨意敷衍的,以免日後鬧起爭端。我等也是被逼無奈,少俠休要見怪。

王青鳳見他徐步走來捉拿,嚇得隻顧緊緊拖住楊瓊道:哥哥一定要救我,不能害了我的性命。

楊瓊心頭一怔,將劍攔在前麵道:前輩不能把他帶走,小人願承擔一切便是。禁王那小人自有交代,絕不敢連累前輩,還請依靠了小人之言,萬分感謝。

上官能一時不知所言,遂悶哼了一聲,直把頭來搖。

兩人對峙甚久,也不曾言語一致。這時清晨的煙霧早已漸高消散,金光映霞。鳥語花香,流水潺潺。樹林中一片濕潤清新,翠綠明亮。

上官能見晨光已動,如此耗將下去誰也說服不了誰,此處又無別的英雄來評理說事,心中煩悶不堪。他雖是前輩,但他知道楊瓊的劍術極高,連大名鼎鼎的王府台也不能占得便宜。他自認武功不如王府台,也就難以有把握贏得楊瓊。隱忍一刻後,笑道:少俠今番放走了他,就不怕是姑息養奸,日後悔之恨晚?

楊瓊既然是答應放他,自然也不會與上官能妥協,點頭道:這小廝還甚是年青,日後的路還很長,倘若是進了王府去,十條命也會折沒了。前輩與小人都是中原豪傑,切不可各執己見,教別的英雄笑話。

上官能見說也有道理,略點了點頭。“這禁王府內隻有他和楊瓊是出自中原,其他的人要麼是尚武堂,要麼是黑蓮教,顯得中原豪傑在此勢單力薄。若是再和同鄉之人鬧翻的話,隻怕會孤立於眾人之外,教人齒冷。”問道:那少俠有何良策?

楊瓊道:小人先將這廝放走,然後與前輩共進王府詳言此事。小人願一力保證荊州城從今往後的太平,若再有賊事發生,就拿小人問罪,絕無二話。“他見上官能並非不能說通,隻不過是他擔心自己放走這小廝後禁王那交不了差,日後遭到怪罪或是記恨。自來書生遇事多疑,不比江湖出身的豪客心地爽快,因此也不怪他。”

上官能疑道:少俠真的想好了嗎?可不要後悔,到時小可卻不負責任。

楊瓊點了點頭,忽然彈劍而出,右掌伸手將落下的青玉劍鋒用力抓住,鮮血頓時便從劍鋒上垂直流下,甚是個驚人之舉。

王青鳳大吃一驚,抱住他大叫道:哥哥不要這樣做。“連忙取出金瘡藥為他敷住了傷口,用一條紗布裹住掌心,痛哭不已。”

楊瓊忍住疼痛,強笑道:小人以鮮血立誓,若是不能保得荊州城太平,願死於此劍之下。言出必行,人神共鑒。

上官能唏噓一聲道:少俠既然如此執著,小可也無話可說,隻是還有一事須要少俠的遮掩,小可也好對禁王交差。楊瓊道:前輩還有何吩咐?上官能忽然揮刀橫住,歎道;這還需要假戲真做,免得禁王多疑。

王青鳳驚道:你要比武?上官能喝道:沒和你說話。王青鳳努嘴哼了一聲,回頭與楊瓊道:我要走了,哥哥自個保重。

楊瓊點頭道:你走吧!記住我的話,我的命可就交在你的手裏的了,可不能害我。王青鳳點頭後,戀戀不舍的輕閃而去。

楊瓊目送他離去後,這才從容揮開一個劍式。“他知道上官能是懼怕禁王的責怪,自己需得全力將他打敗,卸下他的責任,讓自己來一力承擔。雖知他有些心底自私,但也不能怪他,畢竟人與人的想法都不同,不能以己之欲強加於人。”點頭道:小人願奉陪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