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是圓的,你無法預測下一分鍾將會發生什麼。在NBA沒有不可能:一場眼看無法翻盤、觀眾已經離席而去的比賽,卻能在最後幾十秒發生大逆轉;一個看似沒有角度,無法得分的進球,卻鬼使神差般的鑽進了籃框;一切都是那麼匪夷所思,那麼令人驚歎。NBA的每一支球隊,每一個球員都在用行動演繹著他們的信念:沒有不可能。這也許就是NBA永遠的魅力之所在。
每個企業、每個員工都需要擁有NBA這種“沒有不可能”的開創的精神,如果秉持著“沒有不可能”這一重要的行為準則,那企業、員工將會發生意想不到的變化……
1.一切皆有可能
熟悉NBA的人,永遠也不會忘記2004年12月10日那場震撼人心的比賽:那是常規賽火箭對聖安東尼奧馬刺隊,麥克格雷迪上演了一個神話——他在最後35秒連中四個3分球,協助火箭以81比80反勝馬刺。先還是讓我們分享一下這場比賽的經典時刻。
比賽進入最後一分鍾。鄧肯兩罰一中,火箭以64比74落後10分。即使火箭再厲害,要在馬刺身上翻盤像是癡人說夢。無奈之下,麥克格雷迪用個人第一次犯規開始了火箭的犯規戰術,但馬刺的鮑文罰球準得驚人,78比71——馬刺領先,此時離終場還有35秒。困境之下,方顯英雄本色,麥克格雷迪帶領火箭開始了極地反擊。
從後場帶球直奔前場後,麥迪先是和帕吉特做了個擋拆配合,隨後運球殺向右側。眼看麥迪又要出手3分,鄧肯張開雙臂從內線飛撲出來。就在他的身體落在麥迪肩上時,裁判的哨聲也隨即響起。三次罰球?不是,一次!麥克格雷迪看似隨意的出手竟然命中,為火箭添上3分之餘還有一次罰球機會。麥克格雷迪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75比78,火箭落後3分。
被涮了一把的鄧肯隨即以兩次罰球命中重新拉開比分。比賽還剩下16秒,火箭主帥按不住叫了最後一次長暫停。還是麥克格雷迪挺身而出,還是在同樣的位置,第三個3分球命中後,火箭隻以78比80落後2分。不少準備離開的觀眾再也挪不動腳步,站在原地期待著奇跡發生。
最後11秒,馬刺開球。已經拿下20分的鮑文此時犯下大錯,他得球後準備沿底線強突,不料腳下一滑趴在地上,皮球被麥克格雷迪搶走。“這個失誤太低級了。”解說比賽的巴克利忍不住連連搖頭。話音未落,那邊的麥迪已經運球殺過半場,還沒踏入三分線就一躍而起,再次出手3分。命中!時鍾停在1.7秒,奇跡在一刻出現了,火箭以81比80反超。一分鍾前,他們還落後十多分。
整個豐田中心陷入了瘋狂狀態,漫天的彩紙從高處灑落,所有火箭球員像得總冠軍一樣擁抱英雄麥克格雷迪。“最後時刻,我隻想靠一個3分球拿下比賽,”一向靦腆的麥迪大吼一聲“提前退場的觀眾,你們錯過了一場偉大的比賽。”
一個按常理來說的不可能,卻在麥迪那裏變成了現實。因為在他們眼裏根本就沒有不可能。
一個員工的工作,隻要努力去做,也可以說沒有什麼不可能。
斯通說過:眾所周知,大黃蜂“應該”無法飛行。科學已經充分證明了大黃蜂“的確”無法飛。它的體重太沉,而翅膀又太輕。從氣體動力方麵來說,它飛行是不可能的。然而大黃蜂不知道這樣的事實——所以它飛了。他經常講述下麵這個故事:
亨利?福特是一位最了不起的人。直到40歲,他的生意才獲得成功。他沒有受過多少正規的教育。建立了他的事業王國之後,他的目光轉向了製造八缸引擎。他把設計人員召集到一起說:“先生們,我需要你們造一個八缸引擎。”這些聰明的、受過良好教育的工程師們深諳數學、物理、工程學,他們知道什麼是可做的,什麼是行不通的。他們以一種寬容的態度看著福特,好似在說:“讓我們遷就一下這位老人吧,怎麼說他都是老板嘛。”他們非常耐心地向福特解釋說八缸引擎在經濟方麵考慮是多麼不合適,並解釋了為什麼不合適。福特並不聽取,隻是一味強調:“先生們,我必須擁有八缸引擎——請你們造一個。”
工程師們心不在焉地幹了一段時間後,向福特彙報:“我們越來越覺得造八缸引擎是不可能的事了。”然而福特先生可不是輕易被說服的人,他堅持說:“先生們,我必須有一個八缸引擎——讓我們加快速度去做吧。”於是,工程師們再次行動了。這次,“他們比以前工作努力一些了,時間花多了,也投入了更多的資金。但他們對福特的彙報與上次一樣:“先生,八缸引擎的製造完全不可能。”
然而對於福特,這位用裝配線、每天5美元薪水、T型與A型改良了工業的人的字典裏根本不存在“不可能”之說。亨利?福特炯炯有神地注視大家說:“先生們,你們不了解,我必須有八缸引擎,你們要為我做一個,現在就做吧。”
斯通說:猜猜接下來如何?他們製造出了八缸引擎。這是因為有一個人做到了明智的藐視,不知道什麼事是不能做的,因此做成了。我們每天工作都可以發現這種情況,是不是?一個普通的員工認為他不能——因此做不了。一個優秀的員工認為他能——因此做成了。
2.永不放棄
NBA的球員每天都在嚐試、創新,在賽場上決不放棄。他們認為隻要用智慧去做,盡最大努力去做,隻有想不到的事,沒有做不到的事。
1995年5月8日東部決賽步行者對尼克斯的第一場,神奇的雷傑?米勒在最後8.9秒得到8分,這個紀錄幾乎無人可以重演,那8分包括兩個三分球兩次罰球。結果步行者107-105險勝對手。完成了一個不可能的奇跡。在那個賽季步行者以4比3勝出。
8.9秒得到8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但NBA賽場上就有人能做到,而且還做得挺好。給我們的想象中就是沒有人阻攔的訓練也達不到那水平,更何況是在競爭激烈的決賽賽場上。
這就是一種永不放棄的精神,在永不放棄的同時還保存著旺盛的精力與認真的工作態度。NBA賽場的球員其實與我們企業工作的員工有什麼區別呢?
要想成為一位好球員,就要學會永不放棄的精神,知道堅持就是勝利,即使堅持最終的結果不是勝利,但也無愧於心,畢竟無能為力的東西是誰也決定不了的。同樣,作為一位優秀的員工,你的心裏一定要存在著這樣一個信念:隻要我盡力去做就一定會有成功的回報。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做不到的事,隻有不去做的事。
2001年5月20日,美國一位名叫喬治?赫伯特的推銷員.成功地將一把斧子推銷給了小布什總統。布魯金斯學會得知這一消息,把刻有“最偉大的推銷員”的一隻金靴子贈予他。這是自1975年該學會的一名學員成功地把一台微型錄音機賣給尼克鬆總統後,又一位學員登上如此高的門檻。
布魯金斯學會以培養世界上最傑出的推銷員而著稱於世。它有一個傳統。在每期學員畢業時,學會都要設計一道最能表現推銷員能力的實習題,讓學生去完成。克林頓當政期間,他們出了這麼一個題目:清把一條三角褲推銷給現任總統。八年間,有無數個學員為此絞盡腦汁,最後都無功而返。克林頓卸任後,布魯金斯學會把題目換成:請把一柄斧子推銷給小布什總統。
鑒於前八年的失敗與教訓,許多學員知難而退。個別學員甚至認為,這道畢業實習題會和克林頓當政期間一樣毫無結果。不要說現在的總統什麼都不缺,即使缺少也用不著他親自購買。
然而,喬治?赫伯特卻做到了,並且沒有花多少工夫。在記者采訪他時,他說:我認為,把一柄斧子推銷給小布什總統是完全可能的,因為布什總統在得克薩斯州有一個農場,裏麵長著許多樹。於是我給布什總統寫了一封信,說:有一次,我有幸參觀您的農場,發現裏麵長著許多矢車菊樹,有些已經死掉,木質變得鬆軟。我想,您一定需要一把小斧頭。但是從您現在的體質來看,一些新小斧頭顯然太輕,因此您仍然需要一把鋒利的大斧頭。現在我這兒正好有一把這樣的斧頭,很適合砍伐枯樹。假若您有興趣的話,請按這封信所留的信箱,給予回複……後來,小布什總統真的就給我彙來了15美元。
布魯金斯學會在表彰喬治?赫伯特的時候說,金靴子獎已空置了26年。26年間,布魯金斯學會培養了數以萬計的推銷員,造就了數以百計的百萬富翁。這隻金靴子之所以沒有授予他們,是因為我們一直想尋找這麼一個人。這個人不因有人說某一目標不能實現而放棄,不因某件事情難以辦到而失去自信。現在這個人找到了,他就是喬治?赫伯特。
是的,一個優秀的員工就應該像雷傑?米勒、喬治?赫伯特那樣,不要輕易放棄,而要尋找辦法,世界上沒有什麼不可能。
3.激發“心”的潛能
大家都知道在美國NBA裏,邁克爾?喬丹是最偉大的籃球明星之一,他在單場比賽中得分最多的一次得了79分,其不可思議與傳奇色彩至今讓人津津樂道。但是,單場得分最高的人還不是邁克爾?喬丹,而是威爾特?張伯倫。
威爾特?張伯倫的傳奇色彩,說真心話,一點也不亞於喬丹,在NBA籃球史上他代表了一個時代——張伯倫時代,他7次成為NBA得分王,11次成為籃板王,1968年還當了一回NBA助攻王。在1961-1962賽季,他創下單季4029分的得分紀錄,至今無人能打破,在82場比賽中平均每場得分50.4分,在1962年3月2日,張伯倫在和紐約尼克斯隊比賽中一人得了100分,以後再也無人能夠接近這個紀錄,共有5次單場比賽得分超過70分。張伯倫還保持著23924個籃板球的NBA紀錄。他是第一個突破得分3萬分大點的NBA球員。在他14年的NBA生涯中,共得了31419分,後來賈巴爾用了16個賽季才突破這一紀錄。
威爾特?張伯倫100米跑10.90秒,400米跑47秒,跳高2.02米,是速度、高度、力量和技術的集中或者是上帝為了向人們展示籃球魅力而降生在籃球場上的一位天神。他的出眾天賦,使得他還在堪薩斯大學學習期間,美國大學籃球就不得不為他改變了幾條規則:將3秒區擴大,進一步嚴格控製對投籃的幹擾,修改發邊線球和罰球等多項內容。進入NBA後,為了限製他在籃球下的威力。NBA再次將3秒區加寬至16英尺,這就是現在我們的3秒區外側的兩塊長條。與此同時,張伯倫在比賽時是對方球隊的重點防守對象,防守手段無所不用其極,但這仍然無法阻擋張伯倫不斷地得分和搶籃板球。大學期間,許多學校不得不用盡量控製球的戰術來限製張伯倫的進攻和搶籃板球,為了抗議當時不允許大學未畢業的人直接進入職業籃壇的規定,火爆的張伯倫還曾經憤然退離大學籃壇。加盟哈萊姆環球籃球隊作了一年雜技籃球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