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努力愛過的青春不算青春(3 / 3)

劉小媛告訴我,她要把王曉偉帶回家見父母了,畢竟談了幾年,是時候見雙方父母了,問我的意見。我說,如果覺得合適了那就去做,哪怕錯了也沒事。

當然,我說的都是廢話,什麼合不合適,感情裏就沒有合適與不合適,對了就合適,錯了就不合適。後來,國慶的時候,劉小媛帶著王曉偉見了她的父母。

電話響起的時候,我還在蒙頭大睡,清晨的好夢被劉小媛的電話鈴聲給打碎了。她說,她的父母不滿意王曉偉,原因是王曉偉堅持留在北方,而劉小媛的父母希望他們可以回南方,離家近。王曉偉的態 度不僅沒有軟下來,還強硬了起來,這樣給劉小媛的父母留下了一個不好的印象,使得他們堅決反對。

更沒想到的是,第二天王曉偉二話不說就走了。嘿,這可把劉小媛的父母氣得不行。還是劉小媛主動打電話給王曉偉問怎麼想的。王曉偉說,我一直在規劃著我們的未來,為何你爸媽如此反對,劉小媛 掛了電話也沒多說什麼。

電話與電話之間,我可以感受得到劉小媛那急促的呼吸聲和哽咽聲,也許她自己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劉小媛說,她已經把王曉偉當作未來的另一半,一想到如果有一天不能夠在一起,心就會冷卻。因為這樣劉小媛瞞著父母去北方那座小城找王曉偉,她想試試看能不能改變王曉偉的想法回到南方小城, 畢竟,劉小媛也不喜歡那座城市。

她說,不是說喜歡一座城是因為裏麵住著想要在一起的人嗎?我罵劉小媛傻,其實打心底裏佩服她,勇敢地去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哪怕她知道最後遍體鱗傷,一無所有,她還是義無反顧地去嚐試,即使這個人不會因為一個人而愛上一座城。

幾個月後,劉小媛分手了。原因是王曉偉瞞著劉小媛已經在北方那座小城買了房子。我覺得王曉偉一直是把劉小媛的影子留在心裏,一個人計劃著未來,沒有劉小媛的參與,他自己其實也並不知道這個未來的另一半是不是劉小媛,當找不到另一個人的時候隻能幻想成劉小媛。

劉小媛沒有過多的說什麼,輾轉去投奔父母。她說,她感覺自己不會再愛了,是不知道如何愛了。

上海下雪的時候,我走在城市的街頭。一個人,站在城市的街角,躲避著這突如其來的雨夾雪,這是我第一次看見上海的雪,因為穿著羽絨馬甲,所以有點冷。手裏還在刷著微博,劉小媛又在抒發著內心的柔弱,這離她與王曉偉分手已經一年,距離王曉偉再談已經五個月。

三個月前,我曾因為一次長假回到南方的家中,恰巧劉小媛在家學車。她過來陪了我幾天,我們聊到了王曉偉,她說,王曉偉談了,起初我以為是他們和好了,後來才聽明白是王曉偉談了別的人。

劉小媛說,除了難過還是難過,我不知道怎麼來接劉小媛的下一句話,在這之前王曉偉曾經有想過重新追回劉小媛,但是被劉小媛拒絕了。因為,劉小媛說沒有感覺了。

可是,這會兒劉小媛又在傷心難過。大概每個姑娘內心都是有占有欲的,希望那個不屬於自己的人可以一直愛著自己,卻不能屬於別人。

那次,和劉小媛聊過之後,劉小媛跟隨父母遷至廣州,臨走前給我發了個消息說要在今年把自己嫁出去。可是這段時間,劉小媛所有的動態都是王曉偉,顯而易見,她放不下,或者說她一直都沒想過放 下。她一直覺得,會有那麼一天當她再次需要他的時候,他會乘著風踏著雲而來。但現實總是不如人意,沒有幻想。

我告訴過劉小媛她應該學會放下,不是學會放下王曉偉,而是學會放下自己心裏的那個梗,時間會告訴她怎麼正確地愛一個人,什麼才叫作愛。

如果說,她現在一直念著王曉偉的好,至少證明她是一個有眼光的人,隻是需要時間帶著另一個人來讓她愛,來代替王曉偉的位置。如果說,她現在想的隻有王曉偉在她嘴裏的壞,隻能說她的眼光有待 提高。然而,對於劉小媛來說,需要提高的不是自己的眼光,而是自己的內心。我們都應該給愛情留一些餘地,回頭看的時候,空白處還能填上我們想要的色彩。

走在雨夾雪裏,沒有打傘,任由雨雪打濕自己,給劉小媛發去了一個消息:姑娘,時間會教會你如何愛一個人,讓我們靜默以待。

我想,世間最好的相愛,大概就是我們無論在哪裏相遇都是剛剛好,無論穿梭多少條街道都是似曾相識。

致初戀:再見了,少年

年少時喜歡一個人誤以為就是一輩子。後來,我們才明白,那份年少的喜歡隻不過是為了告訴我們,喜歡一個人不一定要擁有,愛而不得是常態。

上海已經進入盛夏,空氣裏都彌漫著熱氣騰騰的味道。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見到你的緣故,興許是有那麼一點原因。畢竟,我們從高中畢業到現在已經五年沒見了。

見你之前,我一直在想。

倘若,我在朋友圈沒有恰巧發那張臨近你公司的照片,你大概也不會私信我,說見一麵吃個飯之類的話語。

這條消息,是我們從高中畢業分開到現在,你唯一一次主動找我的消息。想起來,竟會有點可笑。當然,我還是很吃驚。

我盯著屏幕愣了幾秒,跑去微信群裏告訴密友們,你給我發了消息,我該如何回複?她們說,都這麼多年了,都是老同學,發個消息沒必要這麼緊張。

是呀,五年前也好,五年後的現在也罷,你發的消息我依舊會緊張。這大概就是,未曾得到過的總是喜歡在心裏蠕動著。

你說:“你在南京路這邊?”

我說:“是啊,你也在?”

你說:“是啊,找個時間,一起出來吃個飯吧。”

看著你說的這句話,我在心裏竊喜了幾秒。然而,隨後你又補上一句:“剛好班上有一些同學都在上海,準備組織一個聚會,你也來啊。”

這句話讓我心底的歡喜,變成了嘲笑自己。原來,即使過去這麼多年,對你我還是容易一廂情願。

聚會的地點定在南京路附近的KTV。進KTV之前,我一直在門口來回踱步。心想著,我該如何開口跟你說第一句話。

是該說“好久不見”,還是微微一笑一言不語。

五年未見,你是否還是我喜歡的那個十七八歲少年的模樣?而我,又是否被時間爬過了皮膚?

這樣想著的時候,你給我發來消息,問我到哪裏了。

我沒有告訴你,我已經在KTV門口。

我說:“快到了。”

大概過了十分鍾以後,我走進了KTV,裏麵的光線是昏暗的。可我,一眼就看到了你。就像高中那三年,近視300度沒有戴眼鏡的我,在籃球場一眼就可以看到穿著8號球衣的你一樣。

你比以前胖了很多,也更黑了。下巴上有著淺青色的胡茬,看上去比以前多了幾分成熟。果然,時間最容易改變一個人。這些年來,那些改變過的,讓我們之間多了一分陌生感。

你見我進來,走了過來,說了一句:“好久不見。”

我看著這樣的你,笑著說:“好久不見。”便走了過去跟班上其他同學打招呼。

同學們都在說:“你來晚了,要罰一杯酒啊。”

我笑著說:“我酒量不行啊。”

你用很熟練的語氣說:“我來替她喝吧。”說完,一飲而盡那杯酒。

那一秒,我仿佛看到了我喜歡的那個你,但也僅僅在那一秒而已。隨後,我坐在點歌機旁,很生硬地低著頭玩手機。

我已經不記得大家唱了多少首歌,我隻記得等我反應過來,你已經坐在我旁邊,拿著啤酒遞給我說:“你要點什麼歌?我幫你去點。”

我說:“我不唱了,你唱吧。”

你喝著酒說:“下一首就是我的。”

你唱的是周傑倫的《屋頂》,我們前後桌的時候,你經常哼唱的一首歌。

還記得,高二那年元旦晚會,你唱的就是這首歌。當時,跟你合唱的還有一位女生,她後來成了你的女友。

那時候,我隻顧著喜歡你。卻忘了,你有喜歡的人。

那晚,晚自習結束,我跑回宿舍哭了很久,也是在那晚,我放棄了高考結束後跟你表白的決定。

直到高考結束,我都沒有親口跟你說再見。

年少的時候,喜歡一個人終究是怯懦且無法啟齒,亦舍不得放棄的。隻能,將這個人放在心底任由時間隨意處理。

唱完第一句的時候,你起身走近了屏幕,背對著我。這個時候,我才發現你的背影於我,多了幾分陌生。

以前我們前後桌,我常常會在上課的時候看著你的背影。然後,在心裏默默地說,我好喜歡你。

現在,卻沒有這種感覺,更多的像是多年未見的老友。

你唱完歌後,坐了下來。拿著啤酒,跟旁邊的同學邊抽著煙,邊喝著酒,說著一些我聽不懂的話語。

我知道,其實,我早已不了解你。

況且,這五年我們沒有聯係,也沒有再見過。有的隻是,朋友圈的點讚之交。對你的了解,也僅僅限於朋友圈,還有記憶裏你十七八歲的模樣。

都說,人生有很多東西,需要儀式感。告別,也需要用力一點。

一直以來,我都是個儀式感很重的人。原本打算唱歌的我,起身走到點歌機旁,點了一首金莎的《我懂了》。這首歌是高二那年,我一直單曲循環的歌。

以前聽這首歌,是因為喜歡你。

現在唱這首歌,是因為告別你。

五年前,我沒有正式跟你告別;現在,我正式跟你告別。

再見了,十七八歲的少年。

再見了,喜歡過你的自己。

再見了,曾經。

不打擾是愛你的另一種方式

我們都曾路過一個銘心的人,不是不想停留,而是這個人不肯收留。明知結果改變不了還是要去執著,那是內心的執念,不可磨滅。

我希望,多年以後等我再想起的時候,我對你還能有最初的感覺。給你,也給自己最初的那份愛戀留有一分美好。

阿紫是我的學妹,她跟我聊過很多次一個叫陳陽的男生。上周,她又跟我提及這個人,隻是她比之前提到時平和了許多。我還記得第一次阿紫跟我提起陳陽,她所說的每一句話裏都帶著一股較真的勁兒 。她較真,是因為她真的喜歡陳陽,卻愛而不得。

這次,她再提及,內心多了一分從容。我想,她終於接受了陳陽不喜歡自己這件事。

她說:“學姐,我偶爾還是會因為想起陳陽而心痛難過,還是會因為他過得不好而擔憂。畢竟,我還是很喜歡他。”

我心疼這樣的姑娘,傻傻地喜歡著別人。

喜歡上一個人並不難,難的是你看清楚了一個人卻仍然選擇繼續喜歡他,愛著他。

阿紫和陳陽的故事,我聽過很多種版本。喜歡不喜歡,愛著還愛著。當然,這些都是阿紫難過時所說的話語。

她愛過,也還愛著。

愛得小心翼翼,愛得自作多情。哪怕,陳陽最後沒有選擇她,她都愛著。

阿紫說:“倘若真的有來生,我還是想繼續喜歡他。”

到底有多喜歡一個人,喜歡到下輩子還要再喜歡,還要去愛呢?

大概是,給了這個人的感情再也不能給第二個人;大概是,再也不會因為這個人的一句話而失眠至深夜;抑或是,再也不會為了這個人而傻傻地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

阿紫和陳陽是大學同學,大學四年來,阿紫一直單戀著陳陽。她不是沒想過表白,隻是還沒來得及就已經失敗了。

大學畢業後,陳陽去了南京,阿紫在杭州。

上個月陳陽生日那天,阿紫從杭州坐高鐵到南京,帶著禮物,帶著一肚子想對陳陽說的話。

南京高鐵站的人比想象中的多,可是阿紫還是一眼在人群中看到了站在出站口等著自己的陳陽。

她想過很多遍陳陽站在出站口接自己的情景,陳陽微笑著朝她揮揮手,和自己想象中的情景一樣。

阿紫想著,在幫陳陽過生日的時候,就告訴陳陽,她喜歡他。卻沒想到,陳陽接到自己的第一句就是:“準備玩幾天?什麼時候回去?”

阿紫笑著說:“周日回去。”

陳陽說:“好,那我送你去賓館,晚上我同學說要幫我過生日,你要一起來嗎?”

和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樣,他隻是在問她要不要一起來,而沒有說你也要來。阿紫低著頭沉默了許久,然後說:“陳陽,我就不去了吧,都是你同學不方便。”

陳陽說:“那好,你自己好好玩。”

那晚,阿紫一個人躺在賓館的床上,窗外的一切對於她來說都是陌生的,包括下午站在自己身邊的陳陽。

不知不覺,枕頭濕了一大塊。那些想說的話,也一並隨著眼淚流去。

她和陳陽之間,就這樣結束了。

她離開南京的時候,沒有告訴陳陽,而是到了杭州借故說自己有事提前趕了回來。阿紫在微信上說:“陳陽,你自己以後好好的吧。”

她不知道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告別,放棄一個喜歡很久的人,突然之間像是少了點什麼,心裏變得很空,像天秤一樣,失去了支點,搖擺不定。

我一直相信時間是個好東西,不僅能夠幫人療傷,還能夠幫人釋懷。

我告訴阿紫,也許有一天,當你再喜歡上另一個人的時候,這個人的記憶,也隻是懷舊。

因為當你喜歡上、愛上一個人的時候,就已經注定要為了這個人去記住一段歲月,記住那段曾走過的相隨的日子。

當然,他也是為後來的人,做了一個鋪墊。

阿紫說:“學姐,找你之前,我刪除了他所有的聯係方式,因為我控製不了自己去找他聊天。”

我說:“這樣也好,隻是不要太刻意。”

我們都曾路過一個銘心的人,不是不想停留,而是這個人不肯收留。明知結果改變不了還是要去執著,那是內心的執念,不可磨滅。

《深夜食堂》裏有一句話我很喜歡:生命中的一個放手,換來一個獲得,最期待的事,永遠不在期待中發生。

我想起,去年我看的電視劇《好先生》中孫紅雷飾演的路遠,最後為了讓自己心愛的人幸福,為了給彼此一分釋懷,選擇為愛放手,不再打擾。

正如,張愛玲所說:“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

餘生望著你,隻是不打擾你。

因為,不打擾是我愛你的另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