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人生沒有低穀的時期,在你努力沒有回報的時候,要認清現實,但請不要放棄。因為認清現實,你就能夠找到差距,明白如何去改進;而如果放棄努力,那麼你將很難見到好運的降臨。
對不起,你很窮
我們隻有努力了,才能夠做到看起來毫不費力。不怕路途遙遠,走一步有一步的風景,走一步有一步的歡喜。
下午從嘉興回來,還沒來得及拿出鑰匙開房門,房東太太的狗狗就一直在叫,從房間裏跑到我的身邊來跟我玩。
我心裏想著,這小可愛真的是越來越喜歡黏我了,連我回來都知道。隨後,房東太太也走了出來,我以為她要準備出去散步遛狗。卻沒想到,正在我準備跟她打招呼的時候,房東太太說:“小姑娘,從 下月個開始,我們就要漲房租了哦,漲兩百塊,我們提前半個月跟你說一下,你考慮一下。”
我說:“好的,謝謝房東太太。”
說完,房東太太便抱起了狗關了房門。我轉過身,麵對還未打開的房門沉默了幾秒,走進房間,將背包放在單人沙發上,慵懶地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心裏好不快樂。
不快樂並不是因為房東太太漲了房租,而是因為自己還未達到不去在意,不去糾結漲房租這件事。
心想,你真的很窮啊,你真的很不灑脫啊。不就是兩百塊嗎?你努力工作,你少買點護膚品,少購一次物,多寫點稿子去賺錢不就回來了嗎?有什麼好鬱悶,不快樂的?
我在心裏這樣安慰自己過後,卻又是一陣失落。你瞧,真沒出息,扭扭捏捏的!
現實啊,總是會在我們毫無防備的時候給你一擊,然後告訴你,對不起,你真的很窮。窮得你連接受現實,都需要有一顆隨時防備的心。
其實,早在今年年初,當我得知我的兩個姐姐在收到房東漲房租的消息時,我就有過預感。畢竟,這兩年上海的房價一直在漲。
有幾次我在交房租的時候,心裏都會有些許擔憂房東太太會提及漲房租的事情。果不其然,就在今天,這份擔憂來了。對於在外漂泊的我們來說,這是一個讓人無奈且現實的問題。
我們都明白,生活不會一帆風順,即使有過甜蜜的日子,也不過是生活為了安慰那顆無能為力的心。因此,當我們在慶幸的同時,也要做好接受生活給的苦頭的準備。
大冰在《乖,摸摸頭》裏說,請相信,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過著你想要的生活。
想起,之前我的一位讀者跟我說,她在周末的時候陪好友逛街。走在琳琅滿目的商場裏,看著那些自己叫不出牌子的店麵商品;看著好友想都不想就刷卡買自己喜歡的衣服鞋子的時候,心裏很不是滋味。並不是因為羨慕,而是想著為什麼自己不可以也像好友這 樣想買就買?
她問我,為什麼會覺得自己很窮?什麼時候自己才能有錢,毫不猶豫地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
我說,其實我們都很窮。但是,窮,它沒有標準。
有的人,就算已經有了幾十萬、幾百萬,但還是會叫窮。
有的人,哪怕隻有幾萬塊,也會覺得自己已經富有。
窮,不是說口袋裏麵有多少,而是說心裏麵有多少。窮與不窮,關鍵還是看自己,沒有誰過得容易。
昨晚,跟兩位寫作好友坐在嘉興東街一號單身情歌靜吧裏,看著台上的歌手一首接著一首地唱。
那時我在想,他們應該也曾豔羨過更大的舞台。而不是在小酒吧裏,反反複複地唱。但,到底怎麼樣誰又清楚。
大部分的人都有一個通病,就是習慣性地去羨慕別人,而容易忽視自己也有讓人羨慕的地方。
所以,窮。
窮的定義有很多種,可以是因為沒錢,所以窮;可以是因為資曆不夠,學識不夠,所以窮;也可以是因為不夠漂亮、帥氣,所以窮。
抑或是其他,等等。
但其實,不管是哪一種窮,也都隻有一條路來改變。那就是努力。
沒錢,我們需要努力工作,尋找更多的賺錢方法。
資曆學識不夠,我們需要努力擴充自己的閱曆,增長自己的見識,提升自己。
不夠漂亮帥氣,我們需要學著穿衣打扮,裝飾自己。
……
“行路難,行路難,難於上青天。”人生的路也是如此,不管哪一條路都難,且“路漫漫其修遠兮”。這些路也是漫長的。
畢竟,生活之所以艱辛,是在於步步荊棘,每腳踩下去都是刺,每走一步都會遇到各式各樣問題。
我們可以窮,但我們正是因為窮,所以才需要努力,才要去走這條布滿荊棘的路。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也都渴望日後,可以不再為了生活而兩眼巴巴地盯著物質永無止境地抱怨。
當我們不知道生活會在什麼時候轉了風向的時候,我們要努力,再努力一點。
我們隻有努力了,才能夠做到看起來毫不費力。不怕路途遙遠,走一步有一步的風景,走一步有一步的歡喜。
失敗了又何妨,抬起頭照樣可以走下去你要相信,人生路上每一次挫敗對於我們來說,都是一份曆練。最好的自己,永遠都是在逆境中成長的。
人生路上,總是會有各種我們無法預料的事情。每前進一步,對於我們來說也都是成長。這條路上,充滿無數未知,遇見的都是風景和曆練。
不知道,在小的時候你有沒有過跟同桌打賭的經曆。也許是因為考試打賭;也許是因為體育課比賽跑步打賭;抑或是,誰第一個完成作業等等。
那時候,小小年紀的你和小小年紀的同桌,兩個人拍著桌子,雙手叉著腰篤定地說,好啊,賭就賭誰怕誰。誰輸了,誰請客買零食吃。
於是,為了這個賭約,你開始努力,努力讓自己考試的成績超過同桌,哪怕就一分;在體育課的時候,老師說開始跑步,你會忍不住第一個衝出去,拔腿就跑。不管是不是比賽,隻要同桌在自己的後麵就行;老師布置作業,你會第一時間拿起筆寫好,搶在同桌前頭遞交上去。
後來,你發現考試的時候,同桌的分數比自己高;你發現跑步的時候,同桌不知不覺超過了自己;寫作業的時候,同桌明明後交,卻總是被老師誇獎。
這個賭,你輸了。小小年紀的你,意識到自己輸了,心裏變得不是滋味。拿著分數不高的試卷,躲在房間裏哭。
媽媽問你怎麼了,你什麼也不說,隻是一個勁兒在那裏抹眼淚。因為,你怕媽媽會罵你考得不好,你心裏膽怯地認為,是不是自己就不如同桌了。你的內心,第一次意識到什麼叫作打擊。
但你並沒有因為這樣,越來越挫敗。你反而在心裏告訴自己,不行,下次我一定要超過同桌,我要比同桌分數考得更高,跑步跑得更快,被老師誇讚的次數多更多。
就這樣,你一點一點地忘記了自己第一次的失敗,也慢慢地超過了同桌。你發現,原來自己是可以的。
你興奮地告訴同桌,這次我比你高哎,這次我比你快,這次老師誇我了。你看,雖然,小時候的我們不知道輸贏真正的意義是什麼,也不知道失敗是什麼。但我們卻知道,輸了一次,不代表我下次就不如別人。
是啊,失敗了又何妨?抬起頭我們照樣可以走下去。小時候的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但是長大後的我們卻忘記了。
人生其實一直是一個在用輸贏衡量的過程,我們之所以在乎輸贏是因為我們想過得好一點。我們希望自己所走的路,更高更遠一點。輸贏固然重要,但我們不要跟別人比,我們要做的就是跟自己比。
別人在你的人生路上,隻是在告誡你、提醒你,你需要改進的地方有多少,你的缺失又在哪裏。
小C高考的時候,成績不是很理想。高考後的一整個夏天,她將自己關在家裏不出去。朋友們來找她出去玩,她也都一一拒絕。有一天,她的父母找她談話,告訴她,沒事兒失敗了就失敗了,人生這麼長 ,以後失敗的事情還有很多,這一次算什麼?
小C沒有回父母的話,繼續在房間裏不出門。身邊的朋友都以為,小C可能是因為高考沒考好,心情不好。父母也沒有再多說什麼。
後來,小C選擇了一所專科學校。剛到大學的那會兒,她站在學校大門口,在心裏默默地告訴自己,接下來的時間裏,一定要過得很精彩。
學校軍訓過後,她開始參加社團招新。學校社團的種類有很多,她隻選擇了兩個社團,一個是專升本,一個就是文學社。
進入專升本社團的那天,社團開招新會議。社長要求每個人說說對專升本的理解,四十個人的社團,隻有小C說出了專升本的概念。社長問她,你明明才進入大學和社團。你怎麼會了解得這麼透徹?小C 說,因為我高考後就一直在了解這一塊,查了很多相關資料,鎖定了自己心儀的學校和專業。
社團裏的老社員們驚訝於她這樣,因為,他們當時也隻是在進入社團後才了解專升本這一塊。卻沒想到,新一屆的社員裏,有人會提前做了功課的。
原來,高考成績出來後,小C得知自己的成績隻能報考專科時,她一開始的確是將自己關在家裏為沒考好難過,抹眼淚。她覺得自己接下來的路一片茫然,認為自己對不起父母。直到父母說出,沒什麼大不了的時候,她開始重新調整自己,在貼吧、網站上了解各種關於專科如何升本科的資料。
她開始將自己接下來在大學的三年時間進行劃分,大一該做什麼,大二該做什麼,大三又如何來進行備考。
也許你會認為,剛剛結束高考就這樣,會不會太早,會不會給自己的壓力太大。但其實,當你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的時候,在你知道自己輸了的時候,你就需要提醒自己想要走得遠,就得做好充足的準備。
大一那年,小C一邊出入專升本社團,一邊在文學社寫自己的文章。當身邊的人都在為大學生活的時間太過於充足而無聊的時候,她已經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那年,她參加學校征文比賽拿到了一等獎,作品刊登在了學校的雜誌報紙上。
大二,小C開始規劃自己升本的事情,她鎖定了池州學院的新聞係。開始買相關的專業書籍,谘詢課外輔導班。當身邊的同學都在抱怨,大學時間不足一年的時候,她已經找到了自己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大三,小C退出社團,開始在校外上專升本補習班。不上課的時候,每天早起去圖書館看書刷題。她說,那一年,她仿佛又經曆了一次高考。隻是這次,她的心態比以前好得多,準備得也比以前更加充分。當身邊的人,都在迷茫畢業後要做什麼的時候,小C已經為自己選擇好了接下來要走的路。
升本考試的那天,小C一個人去參加了考試。考試結束後,她感覺自己的狀態比高考的時候好很多。當一個人經曆過一次的時候,很多東西也就看淡了。這次她贏了,她成功考進了池州學院的新聞係。
你看,當你意識到自己失敗的時候,真的沒什麼。如果,你從自己失敗的那一刻,就不斷地否定自己,那麼,接下來的路,你真的會越來越懷疑自己。相反的,你把自己失敗的那次經曆作為一次成長, 一次自我督促,你所收獲到東西,遠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多很多。
巨人網絡集團董事長史玉柱說過,我隻承認一次失敗。
他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他是真正的從穀底爬起來的人。他曾白手起家成為巨富,卻又因好大喜功,一夜之間公司倒閉破產,負債高達2.5億,成為中國“首負”。
聽說過史玉柱的人,應該都知道他的這段經曆,這是他負債最苦難的一段時期。在跌落穀底後,他雖然消失了一段時間,但他沒有放棄。他選擇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找到根源,重新出發。他帶著舊的團 隊卷土重來,“腦白金”“黃金搭檔”“黃金酒”“巨人網遊”開始不斷地出現在大眾的視野。
東山再起之後的史玉柱,橫跨保健品、網絡遊戲、投資等多個領域,且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短短幾年,即聚集起高達數百億的身家。所以,史玉柱被稱為中國企業家觸底反彈、二次創業的典範。
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願去承認自己的失敗。不願意在失敗中找到根源,重新站起來。
其實,當你失敗了,從選擇站起來的那一刻,結果也就在慢慢地改變了。
我們都是帶著希望出發的,當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中立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學會正視生活給我們帶來的挫敗。
我們可以接受失敗,但我們不能接受在失敗中不成長的自己。我們要做的就是,學會在每一次挫敗中,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改變自己,正確地認識自己。這樣,問題也就在你前行的過程中,被你一一解決了。
你要相信,人生路上每一次挫敗對於我們來說,都是一份曆練。最好的自己,永遠都是在逆境中成長的。
所以啊,失敗了又何妨?抬起頭來,照樣可以走下去。
不嫌棄現在的自己,就是成長
成長的痛苦,有時候也來源於自我的認知與選擇。你的認知是什麼樣,你的選擇也就是什麼樣的。所以,你永遠不要嫌棄自己,哪怕現在的你還沒有那麼優秀。
楊絳先生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
我們總是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總是容易被敏感多疑的心支配;總是認為自己不夠優秀,不夠努力;也總是,習慣性地在人前嫌棄不那麼好的自己。
高中的那幾年,我時常跟身邊的好友聊自己,我說,我很嫌棄現在的自己,因為成績不好,因為不夠努力,因為不夠勇敢等等。
那時候的我,就好比電影《七月與安生》裏麵的七月,每天安靜地上課,安靜地下課,宿舍與教室兩點一線,是個無趣的人。
時常因為考試沒考好,我便默默地低頭哭泣。然後,在心裏責怪著那個愚鈍、笨拙的自己,害怕讓父母失望。以為哭過、自責過後心裏就會好受一點。然而,並沒有,無非就是跟自己過不去。
現在回想起來,我是嘲笑那個時候的自己。嘲笑那時候的無知,那時候的幼稚與不成熟。但我不再嫌棄自己,因為那的確就是曾經的我,真真實實的我。
我的一位老師說過這樣的一句話:“當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活得越久,就越容易發現,那些你以為的嘲笑聲,其實是自己發出來的,是自己給自己,包括打在臉上的耳光也是一樣。你在意別人的眼光,別人未必在意你。你是為自己努力又不是為別人,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學會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我們的人生,都是一步步走出來的,我們所走的每一步路都有著自己的印記。好也罷,壞也罷,你都要接受這樣的自己。一個人真正的成長,並不是學會了避開挫敗所帶來的結果,而是學會了不怕疼痛。
一位大學同學,剛實習那會兒,在一家銷售公司做銷售專員。做著自己完全不擅長的工作,單純地以為,無論做什麼工作隻要認真、踏實就一定能做好。
我相信,很多人對於銷售行業都是有一定了解的,作為一名銷售人員最關鍵的就在於口才,把產品特性說出來,贏得顧客青睞。
而這,恰恰是她最不擅長的。
那時候,因為有業績要求,業績則與工資掛鉤。每次在電話裏與客戶溝通的時候,她的內心都是忐忑的,因為她覺得自己又要心口不一了。每每這時,她在心裏都是鄙夷自己的,嫌棄那個口是心非的自 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