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2日晴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這一年的大學畢業的前夕,陸芊芊手裏握著本厚厚的詩詞精選,不斷地在書桌上保存很久顯得破舊而發黃的筆記本上抄錄著自己喜愛的唐詩宋詞。
別小看這筆記本,那一定是芊芊選的最珍愛而不舍得用的東西,隻是萬萬沒有想到時間一久,它就迫不及待地泛黃了,雖然語文課本上學過許多唐詩宋詞,但還是不能抵擋對詩詞的無比的眷戀,不滿足現狀,不知疲倦地抄錄詩句及記載注解涵義。偶爾芊芊也會閱讀一些佛學方麵的書籍以及哲學方向的哲理及曆史人物傳記看看,來寬慰心靈鼓勵自己。
這首出自初唐虞世南的絕句《蟬》,是一首托詠寄意的名作。詩句清新高雅,主題立意高遠:立身品格高潔的人,不需要外在的憑借,不禁讓人想起詩人虞世南的“清,貴”。
看似矛盾,其實不然,清的是品格,貴的是家世地位,而對於這“蟬”更有兩位同是唐朝的詩人以相同的“蟬”,不同的寄意角度來詠誌的。
比如:駱賓王的“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和李商隱的“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一個是患難人語,是對苦難生活的無限遐思,一個是牢騷人語,充滿對塵世煩惱的厭棄。
而真正契合虞世南本意的則有出自曹丕《典論,論文》:“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而名聲自傳於後”。
雖然大眾都不認可他對自己親生弟弟的逼迫手段:“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對“洛神”甄宓的無情與殘忍,讓“皎若太陽升朝霞”,“灼若芙蕖出淥波”的宓妃香消玉殞;讓曹植餘情繾綣,黯然神傷......。可是他為後世的史實資料保持了曆史的真實性還是值得讚揚的。
盡管寂寥而又悠長的這個春日裏的早晨,陽光卻出奇的暖,暖的有些讓人感覺發燙,校園裏的樹木和花草早已抽出嫩綠色的枝芽,向著更廣闊的世界伸展,蔓延,此刻仿佛讓人忘記了昨日的空曠與寒冷,在冬天裏很少有人到校園裏亂逛,當然除了那些青春萌動的戀人們,會在某個角落窩在一起呢喃蜜語...。
芊芊扭頭看了看窗外,果然是人頭攢動,這樣的狀況和昨日稀少的人煙相比,簡直可以說是24小時便換了個季節,芊芊此時隻覺得眼前陽光照耀的確很溫暖,怪不得今天有那麼多“蛇”出洞了。
她眯起雙眼轉過身來,陽光便流連在芊芊的筆和紙還有她那長而烏黑的發絲,泛著耀眼的銀光,越發使她覺得不適,默然停筆,黯淡地坐在學校圖書館低矮而陳舊的座椅上,動人的身姿難以掩飾如秋波蕩漾般的雙眸裏淡淡的哀傷。
春日裏的陽光都難以趕走她臉上的絲絲涼意,似這般如花貌美的年紀,芊芊卻躲到圖書館裏自怨自艾,沒有人知道她的心事,也沒有朋友和她一起分擔她的寂寞與哀愁,唯有他。
芊芊生長在一個特別的家庭裏,這種特別,是一種說不清的複雜摻雜在裏麵,沒金錢沒地位使生活在這個世界異常的艱難,更別說像芊芊這樣特別的家庭。而他,則是芊芊從小到大的好友楓。
楓千真萬確是一個謙謙君子,英容俊雅,瀟灑非凡,雙眉如麒麟附碧,雙目如朗月星輝,神采熠熠,而芊芊最喜歡看他笑起來淺淺的酒窩,你不知道,這樣的男人有多讓人迷戀,芊芊每次想起他都會傻笑,隻是這種狀態一直保持到和他見麵之前,見了麵之後她就會變得異常失落。
也許是因為兩人的某些差別,讓芊芊覺得自卑與不堪吧?與一個自己非常了解的人和一個非常了解自己的人相處在一起沒有那種神秘感,朦朧感吧?
可是芊芊覺得自己卻離不開他,兩人從小就玩在一起可以算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從小時一起上學,一起打鬧,還曾“一起上演離家出走的鬧劇”雖然結局是兩個人身上沒有錢而匆匆趕回,卻給兩個家庭帶來不小的震動。
兩個人一起哭過,一起笑過,即使在長大成人之後後亦考入同樣一所院校,他們幾乎從來沒有分開過。楓家境要比她家殷實許多。父親是市裏的機關幹部,當年知青時來到的這裏和她的母親相識相戀,隻不過楓和他們相隔兩地,隻與外婆一直住。
也許你會想:漫長的時間長河裏卻沒有讓兩個人磨出愛情的火花?芊芊一直都羨慕像楓那樣可以有知書達理的父母,知識淵博而樂觀,他們的家庭總是看起來那樣其樂融融。芊芊有時總是自卑的躲開他,不光是自卑,還有他那自以為虔誠的關懷亦讓她難以忍受並以言辭加以拒絕,最後隻有用埋頭苦讀來忘記自己的自卑,忘記自己內心來自家庭的傷感,盡管她學習優異,有如豆蔻般華美的容貌,卻有一個讓人看來暗淡的家庭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