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先秦陶朱公,近有晚清胡雪岩。”

陶朱公就是戰國時期的範蠡,後人稱之為“經商鼻祖”。他曾經幫助越王勾踐滅吳,治國安邦。在越王大獲全勝之時,他棄官而走,隱居陶朱之地。他用戰略家的眼光從商,為自己積累了財富,成為一代財神陶朱公。

胡雪岩是晚清時期名震天下的商人,魯迅先生曾經評價其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位商人”。和陶朱公有所不同,胡雪岩是先從商,後當官,沒有功成身退,而是以失敗收場。清末陳代卿評價他的一生是:“遊刃於官與商之間,追逐於時與勢之中,品夠了盛衰榮譽之味,嚐盡了生死情義之道。”

胡雪岩所處的年代,中國社會正處於動蕩不安,民不聊生的階段。清朝政府對內進行殘酷的壓迫,對外喪權辱國。所謂“亂世出英雄”,出身貧寒的胡雪岩八麵玲瓏,靠著結交官員權貴而逐步展開自己的事業。從王有齡到左宗棠,他就此一步步走近了事業的最高峰,開錢莊、辦藥店、興洋務、販蠶絲,八方招財。同時,他又傾心結交江湖人士,拓展洋場勢力,在商場中確立了自己的地位。不僅如此,胡雪岩還成功躋身於官場,曾被朝廷賞賜紅頂官帽、賞穿黃馬褂、獲準在紫禁城內騎馬的特殊待遇。紅頂商人胡雪岩的名聲響遍朝野。

一無背景,二無學曆的胡雪岩怎樣從一個錢莊的學徒搖身一遍成為清末的首富?他是怎樣在當時腐化墮落、爾虞我詐的官場、商場中脫穎而出?最後又為何以悲劇收場?

俗話說得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行萬裏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有高人指路。”胡雪岩的一生就像一位高人,帶著我們領略他的官商人生。

“謀利先謀勢,做大事要拿大資源”,這是胡雪岩官商智慧的第一要義。在他看來,勢與利是分不開的,有勢才有利,所以他的經商生涯也是一個不斷謀勢的過程。有來自官場的勢力、商場的勢力、江湖的勢力、洋場的勢力……來自四麵的勢力共同哄抬著胡雪岩,一躍而起。

胡雪岩懂得抓住寶眷,曲線成事的智慧;他懂得琢磨規則,打破規則,創造規則,做常人所不能作之事;他懂得左右逢源,結交三教九流之友;他懂得舔刀刃上的血,非常時期做獨門生意;他懂得後退是前進的韜晦之術;他還懂得賺得滿貫,仍需做善事的責任……到了最後,畢生的榮華逝去,胡雪岩為後人留下發人深省的警示。

本書將引領讀者共同感受、品味、反思胡雪岩的一生,“取其精華、舍其糟粕”,在紛雜的塵世中尋找自己的道路,開創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