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沈周(1 / 2)

這個少年名叫沈周,現在乃是侯府之中柴房中打雜的下人。沈周進入侯府算起來已經有兩年之久了,不過在他剛剛來到這裏的時候,因為長相還算可以,人也乖巧,所以成為了一位名叫侯亮的十一公子的侍從,生活比現在確實好了許多。

那位十一公子當時隻有十一二歲的樣子,不過其生性頑劣,喜歡惹事生非,闖下了不少的禍事,而他每次闖了禍之後,總是讓身邊的人為他頂替,沈周不喜歡他的為人,在平時也很少拍他的馬屁,所以,在一次闖了禍之後,侯亮聽信身邊的人的話,將責任推到了沈周身上。因為那次的事,沈周被罰了杖責二十,十幾日下不了床,而且因為沈周並不是侯家的子弟,所以事後也因此被發配到了柴房做些砍柴、燒水的打雜的事情,而那位十一公子卻再也沒有理會過他。

此時,演武場中包括那位十一公子侯亮在內的二十幾個少年剛好完成了中年人交給他們的熱身運動,並且在練習剛才中年人教給他們的拳法。而中年人則在場中來回走動,觀察著那些少年們練習拳法,並不時點頭或皺眉的樣子,有時會走上前去指點糾正某位少年的動作。

沈周的眼睛直直的盯著演武場中那些少年的身形縱跳如飛,奔騰演練,心裏卻在默默地記憶著那些拳法,他的心裏一片平靜,但卻又有著一種深深的渴望。

沈周的母親他早已記不清是什麼樣子了,因為他的母親是在生下他沒有多久的時候就去世的,沈周隻聽到過他的父親提起過他的母親叫做林婉如,而他的父親則是在他十歲那年因病而亡。

他的父親叫做沈文青,人如其名,沈周的父親是一位龜靈國的讀書人,不過卻一生隻得了一個小小的秀才功名,最後卻因為身體原因病倒無錢治病而離開了他,而他的父親也從未提過他還有其他的親人,可以說現在的他是舉目無親的了。

沈周一直記得他的父親在彌留之際對他所說的話:“小周,為父以後無法陪在你的身邊了,所以你以後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無論做什麼事,你都要知道,也許你很努力,你付出了一百倍的努力,但是卻隻得到了一分的回報。但是你要明白,這並不是你放棄的理由,因為你的目標還是在的!”

在說完這句話之後沒有多久,沈周的父親便就此離開了他。那一年沈周隻有十歲,他趴在父親的身上哭了許久,才在鄰居的勸慰拉扯下放開了父親,並在鄰人的幫助下完成了喪事。

之後的時間,因為成為了孤兒,並且父親死後也並沒有為他留下什麼家產,所以他從那以後也就離開了家鄉開始以流浪、乞討為生。沈周的家鄉原本是在離龍湖鎮很遠的一個叫做元陽城的地方,他是一路漂泊經過四五年時間才來到這裏的。

在流浪的路上,有時也會遇到一些好心人,但是大多數時候沈周還是受到了冷眼與鄙視,而他從他的父親那裏學到的書本上的東西並沒有多少大用,反而是見慣了那些習武之人的強勢,這也讓他對於武道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不過他卻無法學習到武道,學武之人大致分為四類,一類是意外得到一些武學功法,又或者是由上一個人傳下來一些武道,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大都沒有背景與組織,或孤身一人,或是三五成群,這類人稱為散修武者;一種是以家族傳承的方式學習武道的人,或大或小,稱為武道世家;還有一種是以宗派為組織的武者,叫做宗派武者;另外還有一些勢力也擁有不少的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