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跋語(1 / 1)

1999年,當我70周歲的時候,曾編輯過一本《鴉片戰爭與近代中國》,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轉眼又過了10年。在這期間,我寫了不少的小文章,有的介紹了老一輩的治學經驗,有些評論了同行的治學經驗與方法,有些闡述了自己的觀點與治學經曆等等。這些文章對於告訴人們應該如何治學,以及對治學應抱什麼態度,治學的目的何在,特別是如何繼承老一輩優良的治學傳統,在學術領域作出超越前人的新貢獻,相信會有重大的啟迪。為此產生把這些文章彙編成集,提供後人參考的想法。

另外,這十年雖是我的古稀之年,但體力尚健,腦筋還管用,繼續在從事史學研究,陸續寫過一些學術性文章,亦想借此機會,把一些自認為有一得之見的文彙編在一起,貢獻給讀者。

還有,在近30年中,許多師長和同輩友好相繼離我先逝。為了懷念他們,也陸續寫過一些回憶與紀念文章。這些文章既從切身經驗肯定了他們在學術上的貢獻,也談到了他們的治學態度與治學經驗。這些經驗對後學同樣具有啟迪作用。但這類文章大多收在紀念集裏,未曾公開出版,能讀到的人十分有限。考慮到如能公開出版發行,或許可使更多的人借鑒。

當我80周歲即將來臨的時候,我的一些學生又在醖釀擬像70周歲時那樣為我祝壽。我懇切地謝絕了,對他們說,搞祝壽活動勞民傷財,雖可取悅於一時,隻是過眼煙雲,實際意義不大,還不如出一本書,多少可對社會起點作用,作點貢獻,還可留做永遠紀念。

正是基於上述諸種想法,我編了這本《薪火文集》。旨在薪火相傳,世代相繼,希望在幫助讀者繼承我們先輩的優良學術傳統方麵能起一點薪火作用。內容包括:史學探索、序言與跋語、師友紀念與回憶、書評、雜文、同行學者關於本人著作的一些評論及其他,以及自編學譜等。正文之前所刊生活照片,則是一生的掠影,留念而已。

由於這些文章原來都是單獨成篇寫成的,在寫作時因為需要講清彼此關聯或來龍去脈,所以彼此之間出現了一些內容重複,但又不便刪節,敬請諒之。

蕭致治

2009年10月26日於珞珈山麓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