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6月5日,每年的6月5日被聯合國確定為世界環境日,為了支持聯合國國際森林年,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確定為“Forests:Nature at Your Service”,旨在強調森林所提供給人類生命維係的價值,以及人類生活質量與森林生態係統健康之間的固有聯係。今年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為“共建生態文明,共享綠色未來”,中國主題在呼應世界主題保護森林和嗬護綠色家園的同時,更加強調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這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呼籲人人行動起來,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共創綠色未來。
世界環境日反映了人類對地球環境現狀的擔憂,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的重要性。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我國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戰略高度,是對世界作出的一種莊嚴承諾。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們青年學生肩負著祖國的未來,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綠色家園是每一個青年學生的曆史使命,青年學生要在這個過程中承擔起更大的責任。
第一,青年學生應該是生態文明理念的宣傳者。我們青年學生首先要對生態文明建設有一個全麵的認識,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一種形態,它以尊重和維護自然為前提,以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為宗旨,以建立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為內涵,以引導人們走上持續、和諧的發展道路為著眼點。在深入認識的基礎上,青年學生要發揮自身優勢,宣傳和影響社會公眾,使他們認識到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使生態文明深入人心,培養和激發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
第二,青年學生應該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者。今年4月22日青年時報專門采訪我而發表了《保護地球環境,我們缺的不是手段而是心眼》,生活中處處都可以踐行環保,比如使用電子名片和雙麵打印、不用一次性筷子、舊書回收再利用、使用節能型燈具等等,在不影響生活品質的前提下,我們可以為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使環保變為一種時尚。
第三,青年學生應該是生態文明創新的推動者。生態文明創新我認為可以分為兩個方麵:一個是技術創新,一個是製度創新。在技術創新方麵,我們青年學生要充分利用自己在大學中所掌握的知識,參與到材料創新、節能創新、新能源開發等環保技術革命中去。在製度創新方麵,青年學生可思考建議如何製定完備的、可操作性強的製度,通過製度規範人的各種可能影響環境的行為,協調人類的各種利益,從而保護生態環境。
青年學生是最有思想、最具活力的一個群體,青年學生要努力成為未來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堅力量,宣傳生態文明理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生態文明創新是青年學生的具體任務和曆史責任。同學們要從自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知行合一,積極投身到這項偉大事業中來,引領生態文明建設,共享美好綠色未來!
評論
倪紹師2011.06.0513:15:13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環境的保護給予越來越多的關注。因為環境的改善不僅僅為我們帶來更好的生活環境,而且也為我們良好的身體狀況做好了前提。所以,保護環境,關愛生命,這是一個永遠都不會老的話題。
強鷹魂·中國心2011.06.0515:57:50
最近看了《寂靜的春天》,蕾切爾·卡遜的勇氣與堅持令我震撼。既然在那樣一個時代,我們的先輩都可以憑著良知和責任來保護人類共同的家園,在如今綠色與可持續發展已經深入人心的情況下,我們還有什麼理由畏懼不前呢?
狹義的環保事業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參與其中的,但廣義的綠色事業存在於生活的每一個細微之處。知行合一,從我做起。
車文2011.06.0603:30:16
青年是推動世界環保事業發展的關鍵,青年的思維最活躍,青年處於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期,能更好地接受環保理念,養成環保的生活習慣。青年要成為生態文明理念的宣傳者,建設的實踐者,創新的推動者。應當加大對青年的環保教育,多開展環保活動,為青年環保理念的培養創造更好的客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