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體瘤是指垂體增生和凋亡之間平衡失控,腫瘤基因被激活,抑腫瘤基因被抑製,以及生長因子參與等多種因素,使垂體過度增殖又不能啟動凋亡信號而逐漸發展為垂體瘤。本病是臨床比較常見的顱內良性腫瘤。
根據中醫辨證與選方用藥基本辨治準則,本節所述內容不僅能治療垂體瘤,還能治療肢端肥大症或嗜鉻細胞瘤等病證表現符合垂體瘤的基本證型者,以此若能合理選方用藥,則能明顯改善肢端肥大症或嗜鉻細胞瘤等病的症狀表現,或取得預期治療效果。
一、西醫診斷及治療方法
【病因病理】
1.病因與遺傳因素,下丘腦病變,垂體信號傳導突變,靶腺功能衰竭,環境因素有關。
2.病理瘤細胞增殖和分化;單克隆生長。
【臨床表現】以睡眠異常,飲食異常,體溫調節障礙,性早熟,性腺功能減退,性格改變,頭痛,肥胖,視力減退,眼外肌麻痹,昏睡,腦膜刺激征,顱內壓增高為主要表現。女性可見閉經—溢乳—不孕三聯征,以及流產,麵部陣發潮紅;男性可見陽痿、不育與睾丸縮小(精子生成障礙、數量減少、活力降低、形態異常),以及毛發稀少,乳房發育及溢乳。
【檢查與診斷】
、MRI檢查CT掃描,采用靜脈注射造影劑增強後,可顯示出5mm大小的垂體腺瘤。MRI檢查發現有3mm的微腺瘤。
2.顱X線平片正側位片檢查蝶鞍增大、變形、鞍底下陷,有雙底,鞍背變薄向後豎起,骨質吸收破壞。
3.動態功能試驗、免疫細胞化學檢測。
4.診斷根據臨床表現與檢查結果而診斷為垂體瘤。
【治療方法】
1.藥物治療可選用口服溴隱亭,開始每日,在1周內可逐漸增至每次,每日2~3次;或選用奧曲肽,皮下注射,每日3次;療程10~14天。
2.手術治療
3.放射治療可選用高能離子照射,或選用直線加速器治療等。
二、中醫辨證與選方用藥
(一)心脾陽虛證
【病證表現】
1.主要症狀失眠多夢,飲食異常。
2.辨證要點口淡不渴,舌質淡,苔薄白,脈沉弱。
3.可能伴隨的症狀頭痛,或畏寒怕冷,或肥胖,或倦怠乏力,或女子閉經—溢乳,或男子陽痿,毛發稀少等。
【治則與選方】溫補陽氣,健脾養心;可選用桂枝人參湯與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合方。
【處方用藥】桂枝12g人參9g白術9g炙甘草12g幹薑9g白芍9g生薑9g大棗12枚龍骨9g牡蠣9g。
【服用方法】每日1劑,分3次溫服,6劑為1個療程,通常需要用藥10~15個療程。
【配伍技巧】若頭痛甚者,加川芎、桃仁、紅花,以活血通經止痛;若不思飲食者,加山楂、麥芽,以消食和胃;若閉經者,加水蛭、虻蟲,以破血逐瘀;若陽痿者,加巴戟天、補骨脂、蜈蚣,以補腎壯陽通絡;若肥胖者,加茯苓、大腹皮、檳榔,以健脾滲濕,行氣利水等。
【藥物功效】方中桂枝、幹薑、生薑,溫通陽氣,調理心脾。人參、白術,健脾益氣,生化氣血。白芍補血,既能使氣從血中化生,又兼防溫熱藥傷血。龍骨、牡蠣,重鎮安神。大棗、炙甘草,益氣和中,並調和諸藥。
(二)心脾陰虛證
【病證表現】
1.主要症狀失眠多夢,飲食異常。
2.辨證要點口幹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
3.可能伴隨的症狀頭痛,或五心煩熱,或潮熱,或頭暈目眩,或倦怠乏力,或女子閉經-溢乳,或毛發稀少等。
【治則與選方】滋補陰津,健脾養心;可選用百合地黃湯與沙參麥冬湯合方。
【處方用藥】百合15g生地黃50g沙參9g玉竹6g生甘草3g冬桑葉5g生扁豆5g天花粉5g麥冬9g。
【服用方法】每日1劑,分3次溫服,6劑為1個療程,通常需要用藥10~12個療程。
【配伍技巧】頭痛甚者,加薄荷、葛根,以清利頭目;五心煩熱者,加地骨皮、牡丹皮,以清熱涼血;夾氣虛者,加山藥、黃芪,以益氣化陰;毛發稀少者,加何首烏、熟地黃,以滋補陰血;頭暈目眩者,加枸杞子、菊花、青葙子,以益精明目等。
【藥物功效】方中百合、沙參、玉竹、麥冬、天花粉,滋補陰津。生地黃清熱涼血。桑葉清透虛熱。生扁豆清熱健脾益氣。生甘草清熱益氣,與白扁豆相用,使陰得氣而化生,並調和諸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