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汽車瘋子”李書福(1 / 3)

李書福創造了很多第一:

第一張國產鎂鋁曲板;

第一輛腳踏式摩托車;

民營企業家造車第一人;

第一個開創了汽車的2萬元時代;

開發了中國第一款跑車;

打贏第一個與豐田公司的汽車涉外知識產權案;

開發出中國第一款自動變速箱;

開創中國第一個民辦教育體係;

海外車展第一人;

第一個民營汽車收購外國品牌;

……

這麼多第一,老百姓最認可的還是“民企造車第一人”這個稱呼。這個世界會造汽車的人很多,但被稱為“汽車瘋子”的隻有兩個人:一個叫豐田佐吉,他是豐田汽車公司的創始人,造豐田汽車的時候,達到了一種偏執的地步,豐田佐吉影響了日本經濟和一代日本人;還有一個就是李書福,他對造車完全是一種癲狂的狀態,深深地影響了中國汽車工業的格局。李書福的偏執表現在三個方麵,造車狂,技術狂,工作狂。

1.造車狂

“第一次到洛杉磯,看到那麼多的汽車,我就想,如果中國也能有這麼多的汽車,也這樣繁華,該多好……我真的別無所求,隻希望能實現當初到洛杉磯時的想法。夢想實現多有意思啊,這不僅是賺錢的問題。”李書福在一次接受《人民日報》的采訪時說,當初決定做汽車,第一決定因素不是賺錢,而是夢想。

2001年,中國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被《中國企業家》雜誌評為最執著的人物,當選理由是,不管外界如何批評,也不管受到怎樣的挫折,頑強地做著自己的造車夢。“汽車瘋子”的稱號,由此而來。造汽車前,李書福把自己的100多萬元買的新奔馳車拆了,組裝成一輛“山寨奔馳”,1998年的時候,李書福公開對外宣傳要造汽車,大家都說他瘋了。造汽車門檻太高,要百億資金,要很高的技術,再說,沒有人相信李書福做得好,當時中國汽車幾乎為外資所壟斷,中國的國有企業都處於依附地位,紅旗、上海品牌相繼退出曆史舞台,一個民營企業家要造汽車如同堂吉訶德式的夢想。最要命就是中國汽車市場不允許民企做,做汽車就是違反產業政策。政府不支持,有官員說,民營企業做汽車無異於自殺;有人勸說,國家不支持等於死路一條;沒有生產許可,不是國有企業,銀行不給貸款;很多供應商不支持,因為怕吉利付不起貨款;股東也不支持,因為汽車風險太大。李書福不顧一切,一頭紮進去了,造出了吉利豪情汽車,市場還不買賬,因為老百姓認定高貴的汽車這樣便宜就是偷工減料,就是偽劣產品。汽車賣不出去,錢進不來,最困難的時候連工資都發不出,李書福快瘋了,一見人就講自己怎麼造出4萬元轎車來,沒人理他。直到夏利、奧拓暴跌,消費者才意識到三四萬元的汽車的確不是夢。2001年,吉利的銷售局麵開始打開,實現了盈虧持平。

李書福很多場合成了被奚落的對象,在電視上,主持人奚落他,在人民大會堂,汽車老總們奚落他,領導也看不上他。在一個地方衛視關於汽車行業的節目上,邀請了許多汽車行業的大腕前來捧場,這些財大氣粗的老總們侃侃而談,談自己雄厚的資金、技術、品牌,而衣著土裏土氣的“鄉下人”李書福說道:“造汽車嘛,我看也沒什麼了不起,不就是四個輪子兩個沙發再加一個車殼嗎?”主持人聽了立即插上一句:“原來前麵看著像寶馬、後麵看著像奔馳的車,就是這麼造出來的。”台下一片哄堂大笑。

一些老百姓也取笑李書福。浙江臨海是吉利豪情的生產基地,有些臨海人曾經以拿吉利開涮為樂,臨海街頭流行一個方言順口溜,大意是:上坡要推,落雨要打雨傘。當臨海的一個中學老師知道吉利要造跑車時,在課堂對學生說:“這車他敢造,我們不敢開啊,你說要是萬一在高速路上跑著跑著,一個輪胎飛了怎麼辦?”教室裏響起了學生雷鳴般的掌聲,有人笑得鼻子撞上了桌子。這種心態反映了很多人對吉利的態度。

為了打開知名度,又沒有錢做廣告,李書福絞盡腦汁想盡了一切辦法。李書福是浙商中間有名的“炮筒子”,號稱李大炮,語出驚人,引得媒體爆炒。媒體上的李書福大大咧咧,口無遮攔,實際上這正是他慣用的技巧,也正是他的過人之處。現在李書福很嫻熟地麵對各種媒體,也主動尋找記者采訪,主動製造新聞,在輿論上“先聲奪人”。

1994年,《台州日報》發表了《台州大學並不遙遠》。當時,台州正在開兩會,創辦台州大學成了人大政協談論的熱點,可惜台州政府害怕背財政包袱,沒有興趣,這個事情沒有辦成。不過,這個事情讓李書福上了報紙的頭條,台州當地人知道了吉利,也知道有個李書福。

怎麼讓全國人民知道吉利汽車呢?2000年1月6日,李書福開始第一次大規模的媒體秀。這天,1300人從全國各地趕來廣州,參加吉利組織的全國銷售商會議暨摩托車、汽車新品展示會,廣州幾家四星級的賓館爆滿了,吉利還特意邀請了30家中央新聞單位的記者,二十幾個浙江的記者,這個龐大隊伍立即引起了廣東當地媒體的關注。“我們就是要讓人們注意,從前知道我們的人太少了。從此次活動開始,我們要有所改變。”李書福這樣說。在吉利的新品展示會上,兩款新型兩廂豪情和美日讓人們驚訝不已,想不到浙江台州這麼一個默默無聞的地方,民營企業還可以折騰出汽車來,汽車看起來還真像那麼回事,價格還真是便宜。這次廣州之行,很多人記住了吉利。

李書福的算盤打得啪啪響:隻要你們在看我的文章,在聽我說話,我就是給吉利做了一次免費的廣告,比廣告效果好十倍百倍。2001年4月22日的汽車高峰論壇上,李書福說:“造汽車不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就像造自行車一樣容易。通用、福特這樣的大企業將在未來消失,而像我們這樣的中小企業反而會存在下去,並越來越有競爭力。”台下坐著的通用、福特代表很不高興,有的甚至憤然離去,很多媒體大肆報道了一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