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獨立:離開誰,都能活得更精彩(1 / 2)

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這樣一種女人,她們從來就不是童話,而是傳奇。她們之所以能夠活成一個傳奇,那是因為,她們時常以桀驁的姿態,向命運進行著抗爭,最終把命運握在自己手中,成就了自己。

對於女子而言,最不明智的做法就是盲目地羨慕別人的生活,嫉妒別人的成就。一個智慧的女人,應該把自己的生活創造成獨特的風景。而在我們身邊,有多少女性朋友,是因為心底的虛榮,才選擇了錯誤的感情、痛苦的婚姻?

因為虛榮,我們熱衷於用時髦光鮮的衣飾來點綴自己,更是把美好人生的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因為虛榮,我們很難獨立起來,因為當我們無法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或其他方麵的需要時,就會盲目地選擇一個能夠讓自己活得很好的伴侶,雖然我們自己也知道,這樣的感情,不會走得太長。

所謂獨立,不僅是要有賺錢的能力,更是要能夠獨自經營好自己的人生。我們要活得更好,是因為不願虛度這一生,而不是為了贏得世人的讚許。那些聰慧淡然的女人,才不會活在世俗的評斷之中。她們灑脫淡泊,她們充滿靈性,她們內心豐盈,她們活出了自己的真性情。

思想獨立的女人才最吸引人,哪怕沒有國色天香的容貌,也能成為一道絕世的風景。比如鄧文迪,不論是在戀愛中,還是在結婚後,她絕少“糾纏”伴侶,在大多數時候,她更喜歡專注於學習或工作,她有自己的社交圈子,有自己的日程安排。打電話查崗這樣的事情,絕對不會發生在鄧文迪身上。

因為,她從來就沒有打算過依附於誰,更不屑於做誰的附庸。

所以,即便是嫁入豪門,她也不會停下工作,免得有朝一日失去了獨立的經濟來源,而經濟獨立,是一個女人是否能依循本心去生活的支柱。要做一個獨立自由的女性,不僅要經濟獨立,更重要的是,要對“獨立”有自己的理解。

獨立並不是“獨自打拚”,不去聯係別人,也不依靠資源,這樣做並不是獨立,而是孤立。在現代社會裏,沒有哪個人的成功是靠著孤立自我而取得的。哪怕是被公眾視為獨立性新女性代表的鄧文迪,她的成功,除了有自己的奮鬥與努力,更少不了眾多合作夥伴的支持。鄧文迪的這些合作夥伴,既有金融界寡頭,也有時尚圈大咖,甚至在科技、藝術等領域,也有她的資源。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一個出身於普通家庭的中國女性鄧文迪,在歐美上層社會能發展得如此風生水起?除了她的才能和智慧,還與她的獨立人格分不開。

在西方社會非常推崇有獨立思想的女性。鄧文迪來到美國讀書時,她就敏銳地發現,自己很適合在這裏發展,因為自己獨立奮進的性格,正是西方人最為看重的個人魅力。

鄧文迪的獨立,有個非常質樸的核心:她這一路拚殺,走出小鎮,走出國門,縱然少不了外在機遇,但更重要的還是依靠自己的奮鬥。所以,鄧文迪比其他女人更為清醒地認識到,在漫長的人生奮鬥路上,隻有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夥伴,一個人也要活得像一支隊伍那樣。但鄧文迪從來都不是孤軍奮戰。她是個重視團隊合作的人。

在耶魯大學攻讀MBA 的時候,鄧文迪與其他三位同學組成了一個學習小組。除了完成日常的學習任務,他們還一起進行更深領域的探討。多年之後,這些學習小組的同學們回憶起鄧文迪時,通常會說:“啊,那個中國女孩啊,她讀書的時候就很努力,並且,非常有獨立的見解,而且是個非常注重團隊合作的人。”

可見,獨立的女人首先就是有著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人雲亦雲。獨立的女人,願意不斷完善其心智,而不是拒絕成長,淪為“巨嬰”。獨立的女人,既敢於冒險,同時也善於為自己的人生做好規劃。獨立的女人,樂於顛覆過去的自己,塑造嶄新的自我,尤其像鄧文迪這樣的女人,她特立獨行,她有著強大而成熟的自我意識,也正因此,鄧文迪才具有不同於眾人的魅力:灑脫隨性,神秘感十足。

獨立的女人,總是需要用經濟上的獨立來支撐起自己的人生,而我們說鄧文迪是個獨立女性,正是因為她在嫁入豪門之後,也沒有放棄工作,她從來沒有想過要成為默多克的“寄生蟲”。麵對外界對她的評論,鄧文迪用自己的奮鬥,搏得了下一段錦繡人生,這無異於用自己的努力,狠狠地甩給媒體一個響亮的耳光。

鄧文迪的故事讓我們看到,女人隻有經濟基礎穩固了,才有底氣從內心中強大,才能理直氣壯地捍衛自己的人生。我們說鄧文迪是一個財商出眾的女人,也是因為她不僅沒有被財富慣出一身壞毛病,而且通過財富做了許多有意義的事情,比如舉辦慈善義賣活動,為汶川震後的災區籌集善款。

有人把鄧文迪的這些善舉諷為“作秀”,但鄧文迪向來不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論,而這恰恰也是獨立女人具有的做派:不被他人的言論左右。你可還記得那個留下“人言可畏”四字遺書的絕代影後阮玲玉?她才華橫溢,光芒四射,可是很可惜,她由於無法承受輿論壓力而選擇了服安眠藥自殺。鄧文迪是一個長期站在風口浪尖的人物,她內心的強大也正體現在,無論輿論如何評論她,是褒是貶,照單全收,而且還能麵帶著笑,眼眸裏閃動著堅定的光。她就是要用這種姿態告訴人們:你們說些什麼,我完全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