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上,有很多人從最初的一無所有奮鬥成後來的家財萬貫。也有很多人從默默無聞的小角色,努力成舉世矚目的大人物。
當然,更多的人屬於那種埋頭沉下心做事,雖然不必一定贏得世俗的認可,但內心卻因為堅持自己熱愛的工作而篤定、幸福。所以,你看,人生需要有所追求,才能變得充實。
當然,每個人追求的目標和理想都不相同,這也並沒有什麼可奇怪的。有人想當明星,有人想成為商界的成功人士,有些人想要那種平淡卻踏實的日子。不論是什麼樣的理想和追求,都值得被尊重。
隻是,那些毫無追求的人,就有些不可理解了。而且可怕的是,越來越多的人正變得沒有目標、沒有追求更沒有奮鬥努力的決心。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的日子過得那麼差勁,卻還不想努力工作,而是終日抱怨自己時運不濟,到了最後日子跌落到了人生的穀底。
在有些人整日懶散度日的時候,有些人卻已經為了自己的追求而揮鞭策馬,微笑向前了。
在很多姑娘看來,其實人生大可不必活得這麼辛苦,趁著年輕貌美時,找一個條件不錯的男士結婚,平平淡淡過一生,這就足夠。還有些姑娘或是認真或是玩笑地說:“鄧文迪嫁給傳媒大亨默多克時,都三十歲了,況且她長得又不漂亮,都能俘獲富豪的心。
像我現在年輕美麗,更應該找個有錢人,然後過闊太太的生活。”
鄧文迪嫁給默多克之後,確實過起了富豪太太的生活,但她的心思並沒有停留在享受生活、揮霍金錢上,而是帶著旺盛的野心,開始做自己的事業。有一段時間,鄧文迪全職照顧家庭,但她並沒有讓自己的心思都放在“相夫教子”上。她說過,女兒是自己最重要的人,所以她要好好地陪伴兩個女兒,但是呢,她又是個離不開事業的人,如果把她局限在家庭生活裏,她會覺得很難過。
其實,自嫁給默多克以來,鄧文迪就被公眾質疑,更有些人把“花瓶太太”的綽號加在鄧文迪頭上,認為鄧文迪嫁給大自己38 歲的默多克,隻不過是為了錢。從最初,鄧文迪的身份就比較尷尬,“第三者”的身份是永遠也擺脫不掉的恥辱。但是,用鄧文迪自己的話來說,她與默多克之間有著許多相同之處,他們都有著事業上的野心,而且她很喜歡身邊有個成功人士陪伴,因為這樣能夠激起她對成功的更深刻的向往。
在人們的偏見裏認為,鄧文迪嫁入豪門之後,應該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何必到處奔忙,自討苦吃?可鄧文迪清醒地認識到,默多克再怎麼富有,事業再怎麼成功,鄧文迪作為他的太太,也隻是分享丈夫的榮耀。默多克的財富與事業,並不屬於她。所以,鄧文迪即便在婚後那段沒有回到職場、專心照顧女兒的日子裏,也從來沒有懈怠下去。她總是在恰當的時機裏,擴展自己的人脈,與新近結交的夥伴分享資源,她用自己的親和力與幽默感,征服了歐美上流社會的名媛們。
那時候掛著微笑,帶著熱情麵對生活的鄧文迪,並沒有想到以後會和默多克分道揚鑣。但也正是因為鄧文迪並沒有在這樁豪門婚姻裏沉迷於物質享樂,所以她即便在離婚之後,也依然能過著體麵富足、豐富多彩的生活。她從來就不是一個豪門棄婦,而是勇猛無畏又有事業雄心的女王。
通常來說,對事業有追求的女人,她的朋友也不會是平庸之輩。單·薩麗是鄧文迪耶魯管理學院求學時的朋友,她是國際私募股權投資公司的董事總經理。單·薩麗說,鄧文迪還在讀書時,就有強烈的事業心,“她曾經有一份還算不錯的工作,當時我們很羨慕她,但我知道,文迪的目標可不隻是掙眼前的錢,她對自己的人生規劃非常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