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萬徹是真的怒了,徹底的失去了理智。竟然讓他的騎兵集結衝鋒,他作為一代名將,難道不知道騎兵擅長的是野戰,用騎兵攻擊城池,與自殺沒什麼區別。秦王府牆高也厚,相當於一個小型城池,用騎兵對秦王府發起衝鋒簡直就是找死。
各位看官,可能就要問了,既然程處亮擺了豬哥哥的空城計,那為什麼薛萬徹還會攻擊呢?要知道空城計可是連一代梟雄司馬懿都能嚇退的奇跡呀。是,空城計是嚇退了司馬懿,司馬懿也的確比薛萬徹強多了。但有時候不能隻看個人的能力強弱,曆史是要結合當時的具體情況來解讀的。
司馬懿當時率十萬大軍兵臨城下,諸葛亮擺下空城計,嚇退司馬懿,主要有三點原因。一是當時司馬懿率兵十萬,十萬大軍的生死係於司馬懿之手,說句經典的話,司馬懿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如果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即使自己活了下來,朝廷也不會放過他。獨自領兵是對自己能力的肯定,更是一份責任,凡事要三思而行。而諸葛亮當時獨自一人,大不了身死。諸葛亮可比司馬懿輕鬆多了。正是這一點造成了司馬懿的遲疑。二是司馬懿知道諸葛亮一生用兵謹慎,絕不會冒險行險招,自古戰以奇勝,以正和。縱觀諸葛亮一生的戎馬生涯,用兵謹慎,勝不會大勝,敗亦不會大敗,堂堂正正,行王者正義之道,戰略高遠而少奇謀妙想,諸葛亮是三國時期頂級的戰略家,而不是一個出色的謀士。司馬懿正是看清這點才會驚異虛實,他哪會知道諸葛亮會反其道而行之,陰自己呢。三是因為司馬懿的性格缺點——多疑。司馬懿和曹操很像,一樣的多疑,一樣的敗在自己的多疑上。諸葛亮看準司馬懿的性格缺點,故布疑陣,才能險中求勝。綜上三點是空城計的成功的關鍵,三者環環相扣,缺一不可。諸葛亮就是司馬懿的克星,因為諸葛亮看的清自己,也看得清敵人,司馬懿敗得不冤。曆史上司馬懿就是讓諸葛亮壓製了大半輩子,在諸葛亮死後才開始叱吒風雲的。
而薛萬徹則不同。他現在身邊隻有幾十殘兵敗將,而且都是太子的親衛出身,對太子的忠誠度極高,現在太子身死,他們是在給太子報仇。君以國士待我,必還君以國士。太子李建成雖然作為一個政客很失敗,但他對手下還是很好的,要不然他怎麼籠絡下屬呢。俗話說,橫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現在這近百人,都心存死誌,他們集體衝鋒,就相當於上百顆人體炸彈。
但這一切都在程處亮的算計之內,最最重要的是薛萬徹已經失去了理智,一個名將很可怕,但一個失去理智的名將就好比失去爪牙的老虎,這有什麼好怕的。
程處亮忘了失去爪牙的老虎也是老虎。
﹌﹌﹌﹌﹌﹌﹌﹌﹌﹌﹌﹌﹌﹌﹌﹌﹌﹌﹌﹌﹌﹌﹌﹌﹌﹌﹌﹌﹌﹌﹌
薛萬徹的騎兵離秦王府有一段距離,這足夠騎兵衝鋒了。事實也是這樣的,薛萬徹帶領騎兵開始衝鋒,確實蠻有氣勢的。這樣的騎兵應該馳騁在草原上,殺突厥,滅吐蕃,令四夷臣服,萬邦來賀。可惜卻用在自己的同胞的身上,不得不說,這的確挺諷刺的。
程處亮正在感歎時,薛萬徹的騎兵越來越近,死亡也離他們越來越近了。
程處亮笑了,因為他成功了。
程處亮所仰仗的秘密武器就是陷馬坑。一種防禦工事。在要隘處掘土為坑,以陷敵方人馬。唐李靖《李衛公兵法·攻守戰具》:“陷馬坑長五尺,闊一尺,深三尺,坑中埋鹿角槍、竹簽。其坑似亞字相連,狀如鉤鏁,以草及細塵覆其上,軍城營壘要路皆設之。”
程處亮在此次借助了日後大唐軍事李靖的防禦手段。但與之也略有區別。兵營的陷馬坑是四麵都有,而此時的秦王府隻有大門處才有。
程處亮不斷的撩撥薛萬徹的怒火,一是為了讓他失去理智,無法冷靜的思考的對策,程處亮知道如果薛萬徹冷靜下來,憑他那半調子的水平,連在薛萬徹麵前獻醜的資格都沒有。二是為了轉移薛萬徹的注意力,讓他沒有時間觀察地形,無法察覺程處亮的小計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