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4章 我們,造反了(三)(1 / 2)

福州也算是一個大城市,兩千號士兵想要守住福州,談何容易啊,平均每段城牆上,攤不了幾個守軍。因此,雖然福州城牆也算高算厚,護城河也算寬,可是,陳致遠並不太放在心上,畢竟,他手頭上有三十六門一零五榴彈炮,這玩意兒用來轟擊城牆,實在太簡單了。陳致遠關注的是,一旦城破,雙方必將進行一番巷戰,到時候,必是一場腥風血雨。

對此,李天佑早就想到了,因此,部隊的裝備,很多都是針對打巷戰而設的,特別是手雷的大量應用。對於手雷,陳致遠可能不大熟悉,可是,李天佑對此太熟悉了。在近戰中,特別是在攻堅戰中,手雷所起的作用,並不在機槍等之下。

手雷發明已經有幾十年了,可是,卻一直等不到重用,就算是在西方列強中,手雷也是部隊中可有可無的裝備。李天佑知道得很,原世界裏,手雷等到真正的重用,是在一九零四年之後。隨著各種武器火力的增強,特別是,隨著機槍和鐵絲網的大量應用,戰爭已經由以前的大規模運動戰,轉向了以堅固工事相對峙了。正是因為機槍和鐵絲網的大量應用,改變了整個戰爭的方式,大規模密集進攻漸漸減少。當然,這種進程是循序漸進的,在原世界裏,直到一戰的時候才算真正被發揚光大,卻因為空軍的出現,而壽終正寢。

麵對著堅固堡壘裏麵的敵人,特別是,麵對著那種近乎恐怖的戰壕,機槍根本就派不上用場,而突擊步槍還沒有發明出來,真正能夠給敵於大規模殺傷的,就隻剩下手雷了。可是,在一九零四年之前,手雷卻是不被重視、可有可無的。

穿越來的李天佑,顯然不會犯這樣的錯誤,早在幾年前,他就已經從美國人那裏進口了好幾條的手雷生產線。由於美國人所使用的是英式的卵形手雷,而不是德國人和俄國人所使用的柄式手榴彈,因此,閩南軍也是裝備著卵式手雷。閩南軍的裝備相當科學,每個士兵的腰間,各掛著四顆手雷,手執著九蓮造的步槍,除了腰間的匕首外,沒有任何佩刀,如遇近戰,則須用步槍上的刺刀解決。比起榮祿的新軍來,少了一柄佩刀,將大大提高士兵的機活性,使士兵在機動中的速度更快,反應更加及時,這,顯然是抱著舊式軍事思想的榮祿所沒有想到的。不但榮祿的新軍有佩刀,連李鴻張之洞和劉坤一的新軍也都有佩刀,真正沒有佩刀的新軍,除了李江的閩南軍外,就隻有袁世凱的部隊了。由此可知,在軍事才能上,李鴻章等人,跟袁世凱還是有著一定差距的。

看著眼前士兵高漲的兩千多號士兵,陳致遠心裏很是高興,他知道,自己多年的努力,馬上就要有所見到效果了。想到推翻滿清統治的第一槍,竟然是從自己手中打響的,陳致遠就無比的自豪,不管事情能否成功,最起碼,他陳致遠已經在曆史上,留下了濃濃的一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