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李詠:幽默詼諧釋放語言魔力(2 / 3)

誇張的幽默語言也能讓說話者顯現出個性。誇張的說話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運用。幽默語言的誇張與文學上修辭手法的誇張稍有差別。誇張的幽默是指說者將自己的經曆與見聞通過添油加醋的方式講出來,讓別人感到吃驚,感到離奇,甚至荒誕,這樣就能引人發笑了。不過,誇張的幽默手法一定要注意用詞,如大詞小用,莊詞諧用,也要注意說話的語態,說這種話要保持調侃的語氣與豁達的態度。

誇張的說話方式用來吹牛更是別有一番趣味,常常能讓聽者捧腹大笑。有兩個人都在吹捧自己國家的橋高。一個人說:“我國的橋,如果有人從上麵跳下去自殺,要足足十分鍾才能落水淹死。”另一個人說:“這算什麼。要從我國的橋上跳河自殺,他不是被淹死的,而是被餓死的。”

李詠為了使節目氣氛更加活躍,他常常會與嘉賓密切配合,努力營造歡快而又幽默的氣氛。在一期節目中,有一位姑娘,有點胖,但長得十分可愛,和李詠站在一起,立刻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一個高高瘦瘦,一個矮矮胖胖,形象對比十分鮮明,讓人看後忍俊不禁。李詠認識到了這一點,和姑娘互相拿各自的長處來比拚,使得場上場下氣氛高昂,不論是台上還是台下,還是電視機前的觀眾,都是笑聲不斷,一下子就達到了讓觀眾放鬆的效果。像這位姑娘一樣開朗,敢和李詠互涮的人並不多,大部分表演者上台時表演得都比較局促,李詠這時也不敢亂開玩笑,而是適當地用熱情和笑容來感染表演者,然後在不知不覺之間開一個小小的玩笑,讓表演者達到一個理想的狀態。

可見李詠的幽默是十分有分寸的,他能夠有效地鼓舞表演者,他的語言、表情,能夠強有力地感染觀眾,他的每個動作,都是自信的表達。為了讓表演者能夠正常發揮,李詠還會故意做出一些煽情的動作,這樣的做法效果非常明顯,台上緊張的氣氛馬上就會一掃而空。

李詠的幽默可謂是駕馭節目現場的不二法門,因為李詠的幽默,節目的質量提升了好幾層,觀眾也得到了快樂、愉悅。在李詠的節目現場,鼓掌完全是自發的,基本不需要領掌。每時每刻,觀眾都情緒激昂。有時候,導演會要求李詠控製觀眾的音量,節目已經達到了這種地步,李詠的幽默對於節目的作用可見一斑。

自信與機敏是李詠能夠進入央視的一塊敲門磚。到央視麵試的39名帥哥美女中,李詠的長相是其中最普通的一個。在麵試的時候,麵試官采用的是閉路電視招聘,許多來麵試的大學生都正襟危坐,唯獨李詠表現得非常灑脫,他自信,並且表演非常自然,正是這一點打動了央視的麵試官。隔了一天,央視到中傳去要人,指著李詠說:“你被錄用了。”李詠激動得幾乎暈倒。

自信與自我是有一定的交集的。要說李詠自信,倒不如說李詠有一種“自我”的精神。李詠在節目中表現得非常自我,但他絕對不自傲。李詠對“自我”這個概念進行了特別強調,在節目主持的過程中,必須充分展現出主持人的個性,節目才能與眾不同,才能吸引觀眾,讓觀眾覺得好看。對自信的突出與強調,才能掌控好現場的氣氛,根據觀眾反饋的信息迅速做出恰當的調整,要及時把握住節目的節奏,並且將節目推向高潮。就像李詠的幽默雖略顯誇張,但十分真誠。

李詠的個性也不是天生的,他的機智,他的幽默,都是是後天培養出來的。有一句說,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這句話用在李詠身上可謂十分貼切。電視台,特別是中央電視台的競爭十分激烈,李詠以他獨特的個性能夠立足於央視,沒有十足的能力是很難做到的。而這樣的能力與他每日每夜辛勤的工作和自我學習是分不開的。1987年,他憑借著自身的努力,考入了北京廣播學院播音係。雖然李詠很努力,但他卻是作為最後一名被錄取的。進入了北京廣播學院後,他更加勤奮刻苦,在大學畢業時,一舉奪取了全院第一的好成績。

李詠在主持《天涯共此時》的時候,他一邊做編導,一邊做主持人。他撰寫的節目策劃用詞生動形象,沒有一點刻板的味道。李詠策劃的串聯節目也很是新穎,觀眾對這種形式的節目非常喜歡。李詠剛開始做主持人的時候,他也不太適應,感覺自己快要找不著北了。找不到感覺是許多新主持人剛上台時的反應,李詠也不例外。但是在主持人胡琪的幫助下,李詠慢慢掌握了站的方式,說話的方式,如何使用表情。李詠十分聰明,在胡琪的帶領下,沒過多久,就成長為一名成熟的主持人,幽默的語言,個性化的形象也漸漸成為李詠獨特的主持風格。

3.借助幽默的語言可有效吸引他人

《幸運52》是中央電視台第一檔大型的娛樂節目,它的突出特點是互動。《幸運52》剛開播的時候並沒有受到太多的關注,收視率一直徘徊在低穀,但經過一年多的積澱,最終成為央視二套收視率最高的節目。其實,幾乎很少有什麼節目一經推出就能大紅大紫,這些優秀的電視節目無一不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後才取得成功的。《幸運52》能夠紅起來,首先是這檔節目本身創意就非常好,其次李詠的個性主持風格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一篇文章這樣描述過李詠:“中央電視台的主持人五顏六色,獨獨二套《幸運52》的節目主持人李詠,一貫的煽情,一貫的咬嘴唇,還時不時地對著鏡頭大臂一揮,大聲叫喊:‘多多積累知識,來參加我們的遊戲吧!’主持人李詠絕對是與眾不同,別具一格的。”確實如此,在一個小時的智力競猜節目中,沒有相聲、沒有小品、沒有歌舞、沒有遊戲,更沒有一個帥帥的主持人,正常情況下,這個節目鐵定是火不起來的,但事實卻出乎人們的意料。為了把這個節目搞得有聲有色,李詠不僅在台上積極賣力,在幕後策劃方麵也是幹勁十足。李詠不同於大多數主持人,他沒有架子,能和現場觀眾打成一片,他能夠放得開,可以把全場的氣氛搞活。李詠似乎從來不把自己當回事,他最大的成功秘訣就是幽默詼諧,機敏伶俐,充滿風趣。最終,幽默的語言風格使他受到了眾多觀眾的喜愛。

李詠一直保持著幽默詼諧的主持風格。《詠樂彙》第一期節目邀請的嘉賓是俞敏洪老師。李詠作為央視知名主持人,不可能不知道“詠樂彙”用英語怎麼說,但是他在節目剛開始的時候就問俞敏洪“詠樂彙”用英語怎麼說。俞敏洪愉快而又和藹地說道:“Happy party forever。”這樣的開場對話,既讓觀眾對俞敏洪有了基本的了解,同時也對“詠樂彙”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而且這是《詠樂彙》的第一期,所以俞敏洪所說的“Happy party forever”就顯得意義重大。李詠不喜歡做專家,他更願意以幽默的方式接近觀眾,拉近與他們的距離,讓觀眾沉浸在快樂與娛樂之中。

李詠滿頭皺紋,頭發稀疏且長,還給染黃了,在燈光的作用下,閃閃發亮,他長得高高瘦瘦,眼睛常常細眯著,就是這樣一個主持人,得到了各個年齡階段的觀眾的喜愛。甚至有的孩子還模仿李詠,稱李詠這樣才叫酷。

李詠的幽默還體現在他的“酷”上。大多數的主持人在服裝搭配上追求的是平民化與大眾化,但李詠不同,他一反傳統,與國際接軌,服裝偏洋氣化,現代化,時尚化。李詠說:“在節目上,要求是輕鬆與快樂的,可以是隨意的,但服裝不能隨意,我一定要一流的,要時尚的,要有大腕風範。”不僅他的服裝讓人感覺酷,他的一些手勢,如敬禮,揮拳,漸漸變成了李詠獨一無二的標誌。他那幽默的對話,機智的語言,更是讓李詠多了幾分酷的色彩。李詠隻需要說上一兩個輕鬆的話題就能夠讓節目進入正題,讓現場氣氛更加濃烈。

拿自己開涮和調侃觀眾是李詠常用的手段,而這也能夠突顯他的幽默與機智。有一次,李詠問觀眾:“你的偶像是誰?”觀眾回答:“索羅斯。”李詠並不知道這個索羅斯是何人物,不禁心中犯起了嘀咕,但這也難不倒李詠。李詠接著問道:“這個索羅斯是誰啊?以前隻聽過俄羅斯,擰螺絲,還有個‘所羅門’,那可是個惡魔啊!”全場立刻爆發出快樂的笑聲。那個觀眾說道:“索羅斯是一個熱力學家。”李詠喟然歎曰:“哦!真是不小心就長了見識!”當嘉賓答題答不上來時,李詠也會替嘉賓著急,他會焦急地說:“這道題太簡單了,你要是連這都回答不了,你簡直是對不起你父母!”這不僅表現出了李詠的親切,同時也表現出他超凡的幽默。由此可見,李詠已經熟練掌握了幽默詼諧的語言,許多讓人捧腹大笑的語言他都能信手拈來。

他主持的節目自始至終都貫穿著幽默與輕鬆,這不僅讓觀眾愛上了這檔節目,更使李詠得到了全國觀眾的認可。並且,他還在節目中引領時尚,如形容一輛好車,他不是用“新潮”這個詞,而是用“這車太嘹亮了”,形容人也不用什麼威風凜凜之類的成語,而是用“此人真夠拉風的”。李詠用的詞都是網絡上流行的熱詞,能夠突顯其幽默風趣,讓年輕觀眾十分喜歡,讓觀眾感覺《幸運52》非常新鮮,趕潮流。李詠依靠著他的幽默與詼諧,使他主持的節目都非常受歡迎,而且讓人看了之後能從中有所感悟,節目也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李詠的幽默與崔永元的幽默不一樣。崔永元比較含蓄,幽默與詼諧流露於無形,讓人不知不覺就感受到會心的笑意,並且讓人回味無窮。李詠卻截然不同,他的幽默十分張揚,風格中包含太多的個性,能夠把幽默發揮到極致,讓觀眾捧腹大笑,並且酣暢淋漓。而且,李詠的幽默是需要肢體語言與口頭語言相配合才能得以完美展現的,他能夠很好地將兩者融合在一起,知道什麼時候使用動作語言會更能展現自己幽默的一麵。在口頭語言上,他也會控製語速,或快或慢;在語調上,或急或緩;在聲調上,或高或低,這一切,全都跟隨現場氣氛進行調節。可以說李詠的幽默是非常成熟的,而且他對度的把握也非常到位。這讓他的節目更具個性,讓觀眾更喜歡。

而李詠則借助著這些優勢將自身的幽默發揮到了淋漓盡致,從而能夠更好地拉近與觀眾的距離並充分展示語言所釋放出來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