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家庭醫學科
1.疲勞(基礎代謝率降低)
主要症狀
1.人體正常情況下,勞累過度和熬夜,會引起肌肉酸痛、體力不支、眼球酸澀、精神不濟、全身困倦等症狀,在充分休息後,可以得到迅速恢複,這是人體正常的生理現象。
2.有部分不明原因的持續性疲勞,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初期症狀,應作診斷鑒別。
3.如強忍工作,使疲勞症進一步惡化,怕引起急性心肺功能衰竭,而導致“過勞死”。
最有療效的穴道
1.湧泉。
2.足三裏。
注意事項
1.湧泉穴在腳底前部,用手指輕扣,會有癢感傳入心胸,對疲勞症的恢複,效果奇佳,且無不良反應。指壓時可同時指壓兩腳雙穴。
2.足三裏的穴位較深,指壓力道太輕時,療效不佳,所以本穴宜加重指壓力道,使其酸痛感能傳導至腳趾端。
臨床取穴
1.湧泉:在腳底前1/3位置,彎曲腳趾有凹陷處的中央點,按之有酸麻感透射到胸部。
2.足三裏:在膝眼下3寸(約四指橫寬),脛骨前向外一橫指處,按之有酸麻感傳至腳趾端。
附記
1.專業指壓可增加合穀、腎俞、關元、期門、睛明。
2.疲勞是一種症狀,正常情況下,隻要充分休息即可恢複。但有一種身心症候群引起的疲勞症,整日懶洋洋,精神萎靡,或另有其他內髒疾病引起者,雖然指壓穴道可以暫時改善其症狀,但長期來講,仍會失敗,所以臨床指壓者應做適當鑒別,以免延誤治療。
3.湧泉穴對恢複疲勞是有正麵意義的。本穴屬腎經之井穴,意喻“經氣初出如泉水湧出於下”,即活力的泉源在此湧出,臨床試驗所見,刺激本穴可以提高基礎代謝率,改善局部微細循環,對中樞神經有振奮及抑製的雙向調節作用,所以本穴應為首選。
4.足三裏是胃經合穴,對脾胃有調理作用兼補養氣血功能,自古即為保健益壽要穴。有學者認為本穴有白術之強,桂附之熱,參茸之功,硝黃之力,能調和陰陽,宣通氣機。臨床上對人體老化現象,所導致的疲勞症及免疫功能降低,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5.恢複疲勞的最佳方法是休息和充足的睡眠,如果可以配合適當穴道指壓按摩,其療效成果將更為明顯。
2.暈車
主要症狀
1.在人體正常情況下,因搭乘交通工具,引起突發性暈眩、嘔吐、惡心、失去平衡、全身無力或無法行走。
2.嚴重者吐出黃色膽汁物質,並發多種宿疾。
3.輕症者,約2~3個小時後,即可恢複正常。
最有療效的穴道
1.百會(或頭竅陰)。
2.翳風。
注意事項
1.百會穴接近囟會,指壓力道不宜過重,如果眩暈感加重或症狀不減,應改用竅陰穴。8歲以下兒童不宜。
2.指壓翳風穴時,不可轉頭,須麵視正前方,預防頭項肌受傷,如果兩耳翳風穴同時進行指壓,效果較佳。
臨床取穴
1.百會:在兩耳高點的連線與頭部中心線的交叉點,即是該穴。
2.翳風:正坐,將耳垂貼於麵,當耳垂正後方,張口有凹陷處即是該穴,按之有酸痛感傳入耳中。
附記
1.專業指壓可增加頭竅陰、築賓、內關、合穀。
2.頭竅陰穴用來預防暈車效果很好,臨床上在上車前10分鍾先進行指壓,可延緩暈車發作的時間。這個穴位可能和內耳半規管的平衡係統有關。本穴取法是將耳朵往後壓平,在耳郭的中點與頭乳突後緣交叉點,即是該穴,按之有酸痛感傳入耳中。
3.暈車的病理機製很明顯,內耳半規管與淋巴液流動異常,使平衡作業係統失去均衡,而導致眩暈、嘔吐等現象。穴道指壓,可以調整神經功能,改善平衡中樞,對暈車症狀確實有一定的緩解功效。
4.百會穴對頭部疾病都有療效,根據臨床試驗觀察,刺激百會穴,可增加腦部供血量,改善腦部微細循環障礙,對腦部代謝作用有良好的作用。臨床應用於治療腦卒中及其後遺症、老年癡呆症、健忘症、脫肛、胃下垂等,療效令人滿意。刺激本穴對同屬頭部疾患的暈車症,應該可以取得相同的效果。所以選擇本穴。
5.翳風穴在臨床上是主治中耳炎的要穴,對中耳、內耳的各種疾病如耳鳴、耳聾、耳流膿、耳阻塞、耳脹等均有一定的療效。而暈車症歸屬耳疾範圍,選擇本穴作為輔療。有關翳風穴之介紹請參考前文中耳炎章節,此處不再詳述。
3.舒解壓力
主要症狀
1.在不明原因情況下,突然引起焦慮、失眠、緊張、健忘、頭暈、頭痛、手汗、脾氣暴躁、胸悶、胸痛、胃痛、食欲不振、下痢或便秘、月經異常等症狀。
2.但在實驗室生化檢查,卻未發現任何器質性病變。
3.經過一段期間後,症狀自然消失,身體恢複正常。
4.本病多發於大考期間,很多考生多有此症狀,俗稱“考場綜合征”。
最有療效的穴道
1.百會。
2.神門。
注意事項
1.百會穴接近囟會,指壓力道不宜過重,如果出現眩暈感加重或症狀不減,應停止,並應注意患者是否有腦血管病史。8歲以下兒童不宜。
2.神門穴指壓力道不宜過猛,宜輕壓快揉,如用力過猛怕傷及手腕骨膜,造成腕關節炎或尺骨骨膜炎。
臨床取穴
1.百會:在兩耳高點的連線與頭部中心線的交叉點,即是穴。
2.神門:在手掌後銳骨之端,腕骨與尺骨相接處,即手腕橫紋內端,仰掌取穴。
附記
1.專業指壓可增加內關、印堂、合穀、三陰交、湧泉。
2.本病主要原因是來自壓力過大,引起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導致人體“內在環境”的恒定出現異常。在本篇第五章第八節的“自律神經功能失調症”有詳細介紹,患者不妨參考一下。唯本節所述症狀是短暫性的,而前章節所介紹的症狀是持續性的,兩者應有區別。
3.根據1989年《針灸學報》報道,應用針灸療法,刺激百會穴治療考生考場綜合征118例的分組測試,結果顯示,在刺激百會穴後,症狀可以獲得緩解,記憶力也可恢複,且具有一定的鎮靜作用。
4.舒解壓力最好的方法是充足睡眠,而神門穴具有鎮靜安神作用,綜合古代文獻來看,都主治失眠。根據現代臨床醫學報道,刺激神門穴治療失眠2485例,結果顯示兩個療程(15次一個療程)後,入睡順利及睡眠時間充足者1096例,療效成果令人滿意。
5.欲舒解壓力,除穴道指壓按摩外,可到戶外運動、遊泳、靜坐、登山踏青、好友談心等,忌咖啡、濃茶、烈酒及刺激性食物。在《台灣藥用蔬果的療效與禁忌》書中,有詳細記載,欲使用食療者可參考。
4.宿醉
主要症狀
1.因喝酒過量,引起頭重、頭痛、惡心、嘔吐、胃腸不適及昏睡的現象。輕微者隔日即可恢複正常。
2.嚴重者出現劇烈嘔吐、吐血、意識不清、行為失控。
3.長期宿醉,可能導致乙醇中毒、肝硬化或肝癌而死亡。
最有療效的穴道
1.期門。
2.內關。
注意事項
1.指壓期門穴最好選擇早晨、睡前或空腹時進行,如果飽食後立即指壓,會對胃部增加壓力,怕引起食管逆流,所以宿醉如果無嘔吐,指壓本穴後,可能會有嘔吐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