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大清滅亡(1 / 2)

一九零五年八月二號中午,清津。

炎炎烈日下,一支不到一千人的部隊正朝著清津城慢慢地挪去。瞧這支部隊,要多狼狽就有多狼狽,幾乎所有官兵的帽子都沒有了,衣服也撕得一條一條的,而且,起碼有一半士兵的手中沒有槍,就算有槍的人,也隻是把槍拖著走,就象拖著一根柴火棍一樣。對這些士兵來說,槍的價值,說不定還真的不如柴火棍呢,至少,拿著柴火棍的人,不會受到民主軍的攻擊。

走在前麵的,自然是那偉大的大清帝國的光緒皇帝了。此時的光緒皇帝,也不比他的兵體麵多少。辮子散開了,龍袍也破爛不堪,早就看不出原先的顏色了。光緒的臉上滿是灰塵,眼睛裏透露出的,是一種極度的疲憊,還有那從骨子裏麵散發出來的一股子絕望之情。

想他光緒,雄心勃勃地帶著五千精銳,準備著偷渡圖門江,象自己的祖先那樣,開創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來。卻沒有想到,渡江時遭到了民主軍的當頭一擊,五千人馬,眨眼間就隻剩下了一半。

渡江不成,隻能撤退了。可是,民主軍卻連讓他們舒舒服服撤退的機會都不給,幾百號民主軍反渡圖門江,象個影子一樣的跟在他們後麵,時不時的發動一兩下偷襲,給他們製造一些傷員,留下一些屍體。此時的清軍,早就已經成為了驚弓之鳥,雖然在兵力上占有絕對的優勢,可一大堆的將軍,愣是沒有一個肯留下來殿後的。沒辦法,光緒隻能帶著剩下的兩千多號人,一邊抵抗一邊撤退。十天啊,整整十天,光緒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熬過去的。稍一停下來,後麵就立馬響起了槍聲,逼得自己隻能不停地撤退,再撤退。幸好清軍的逃跑經驗實在是太豐富了,那些將軍們一個個都是高手,這才能護著光緒,一路逃到了清津城下。出發時是五千精銳,回來的時候,卻連一千人都不到了。大部分清軍,不是被打死,就是已經在半路上逃走了。

走近城牆的時候,光緒驚訝地發現,城門大開,牆頭上的巡邏士兵也不見了,整座清津城安靜得可怕,就象一座死城一樣。光緒一愣,隨即恍然大悟,臉上露出了苦笑。出發前,他帶走了清津城大部分的糧食。沒有了糧食,慈禧根本就控製不了手下的近兩萬五千士兵,估計那些餓得發慌的士兵早就已經逃亡了,那裏會有人守城啊。

光緒搖了搖頭,他知道得很,大清帝國已經不存在了,也沒有必要存在了。其實,渡江失敗後,他就已經料到了這一點,之所以還帶兵回到清津,是因為他還有一件事情要做。這件事情如果不做的話,他那怕是死,也無法向列祖列宗交待的。

光緒拖著疲憊不堪的腳步,帶著手下,慢慢地走進了清津城。前十幾天還有點兒掩護的清津,現在顯得無比的寬闊,狹小的街道內,偶爾可以見到一兩個麵黃肌瘦的文官,躺在樹蔭底下默默地打量著這支部隊。這些隻會動嘴皮子的官員,連逃跑的力氣都沒有,隻能在這清津城裏等死了。

當看到光緒的時候,幾個文官的眼睛裏突然間冒出了光芒,他們掙紮著想要爬起來給光緒行禮,卻悲哀地發現,自己的身體已經不聽使喚了。光緒冷漠地看著這一切,臉上一點兒表情也沒有。這些人的慘狀跟他光緒有關,可是,光緒心中並無內疚之意。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況隻不過是餓肚子而已。在光緒的心裏,這些人仍然還是奴才,而奴才,是不值得憐憫的。更何況,光緒連自己的晚飯在那兒都不知道呢,想幫忙也幫不到啊。

光緒把目光從這些文官的身上挪開,輕輕地摸了一下懷裏麵的手槍,然後,堅定地朝著慈禧的住處走去。他對慈禧很了解,那怕清津城的所有人都餓死了,慈禧也不會那麼容易死掉的。好人不長命,禍害活千年,而慈禧,就是那禍害中的禍害,命可長著呢。

挪著如鉛般沉重的腳步,光緒慢慢地走進了慈禧所住的木屋。木屋空空蕩蕩的,能走動的太監和宮女都已經不知去向,隻剩下幾個老掉牙的太監正躺在大樹底下等死。木屋的正中央,同樣麵黃肌瘦的慈禧正坐在椅子上,冷冷地看著光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