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入職第一把火(1 / 2)

1993年9月,隨著各方政治勢力達成了新的平衡,一大批元老先後卸任掉了所有職務,新的一代領導人走向了前台。而先前政治風暴的焦點,因為車禍歇了有一陣的薛遠平也終於完全康複。在遞交的專業申請被軍隊批準後沒,他終於等來了自己期待已久的任命。

體育總局下發同誌,免去袁偉民同誌中國足協主席一職,任命薛遠平同誌擔任中國足協主席,體育總局足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黨委書記。

這樣一來薛遠平成為了名正言順的華夏足協一哥,黨政一把手,算是實打實的正廳級幹部,沒有因為轉業而降低待遇,也算是因為自己識實務的安慰吧。隻不過他的突然到來打亂了足協內部的平靜。

自從1992年6月,中國足協在北京西郊紅山口召開工作會議,決定把足球作為體育改革的突破口,確立了中國足球要走職業化道路的發展方向以來。

如今整個足協的高層都在為華夏足球職業化改革而忙碌,薛遠平的突然到來的讓足協的工作人員都陷入了茫然,外行領導內行是體育運動中的大忌。以前的袁偉民同誌雖然也是個外行,但是他不管事,反而在很多方麵給予了足協很大的支持。

尤其是他這種來頭不小的紅二代,早足協工作人員心目中必然是傲氣逼人的。他們在不知道新來的老大態度之前,少說少做,不說不做成為了足協工作人員的工作常態。

新官上任,薛遠平不想給中國足球職業化帶來什麼不好的蝴蝶影響,第一時間和足協內部忙得一塌糊塗的大佬碰了麵。統一一下思想,給中國足球職業化保駕護航,看著環座在會議桌上的幾位,

一張標準的國字臉,帶著一副黑框眼睛的是徐放,中國足協專職副主席,亞足聯第一副主席,中國足協實際上的決策人,中國足球職業化的領路人。

一張鵝蛋臉,濃眉大眼,禿著前額的是萬俊生,中國足協專職副主席兼秘書長,足協的內部大管家。

兩位年紀稍大,頭發花白的是中國足協副主席孫寶榮、楊秀武。

除開足協的大佬,還有一位同樣有著一張標準的國字臉,但有著一頭零碎的卷發標誌的人,他是薛遠平特意喊來的,他叫張祥龍,亞足聯規則委員會委員。以後中國足協的頂級大佬,也是中國出淤泥而不染的典型。

在中國足協的會議室裏,正在舉行薛遠平上任後的第一次足協高層會議。主題是保證足協正常工作的運轉,並為新生的中國職業足球聯賽保駕護航。

看著眼前的諸位,薛遠平有種即熟悉又陌生的感覺。他們這群人是中國足球職業化的先驅,是少數幾個沒被億萬球迷痛罵詛咒的官員,與他們一比薛遠平心底有著一種莫名的委屈。

但現在一切都不同了,紅色家族子弟的身份給了他十足的底氣,同時如日中天的家族也給了他想象一些以前足協不敢想象的事情。

“我知道在諸位眼裏,我是一位什麼都不懂的外行。但我要告訴你們的是,我對於職業足球了解得比你們都多。我來這裏也不是為了升官,更不會為了升官而拍拍屁股做些竭澤而漁的決定。”

新任的足協一哥,足協主席薛遠平向諸位平靜的說道

他的話音剛落,坐在會議室裏的諸位臉上那稍顯凝重的表情有了些舒緩。不管薛遠平說的是真是假,也不管他的話有多麼囂張,最起碼他比那些一上台就高喊口號,“四年殺進世界杯,八年奪取世界杯!”的外行要好得多。

“下個月在大連棒棰島召開的會議,是關係到中國足球職業化的重要會議,我希望在那場會議上為職業聯賽打下基礎的同時,同時對足協做出一個全麵的改革,讓中國足協適應以後的職業化聯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