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筆五 關於奧數(一)(2 / 2)

嗯,反正就是我被推薦去參加奧林匹克競賽了,一共是14道題吧好像,我不知道記錯沒有,反正應該是錯兩道題可以得三等獎這樣子。三等獎是個什麼概念呢,就是可以有資格參加全國重點中學的選拔考試。啊,順帶提一下,那個年代的國家重點全國一共隻有七所,很幸運的是,成都七中是其中的一所,所以在我的心裏一直覺得讀上七中是很難的。如果選擇讀當時的省類重點中學的話,隻要獲得獎牌就可以免試入學了。我那一屆成都有6個一等獎,碰巧我是其中一個,在某個平常的下午,數學老師上課時交給我一張紙,我至今仍然覺得很兒戲的感覺。十分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張破紙居然是我任意挑選全國中學的憑證!我一直以為應該有個頒獎儀式什麼的。直到那個時候我才知道,原來我媽無數次的嫉妒“別的孩子”,無數次的感歎“自己的孩子”,就是為了這麼一張破紙!哦,不對,別的孩子還沒有這張破紙,事實上在別的孩子眼裏,隻錯兩道題是很難的。至少我認識的童鞋們是這麼認為的,我們班除了我以外還有一個得獎的,那個女生和我一樣都是數學課代表。她覺得那張破紙是一種莫大的榮耀,她說她的父母很開心,好像三等獎去讀區重點可以免去三年的學費。也許她和她的父母快樂的原點是不同的吧,不過我完全記不起來我有因為這個東西而興奮過,我隻記得我媽老是對我說誰誰誰的孩子去讀哪個哪個省重點了,然後我知道有了這個東西好像就可以選學校,再然後我成了那一年整個區裏唯一一個去七中讀書的孩子。其實我很清楚的記得在我媽無數次地對我說,你看看別人的孩子,讀了什麼什麼中學後,我曾今回答過她一次,我當時大概是這麼說的,很簡短。我說,你覺得那樣好的話,我也讀。

有選擇就有分歧,當得知我可以任選全國學校時,我爸是想我讀九中,離家近;我媽是想我讀外國語,聽起來好聽。反正我那時候拿著這張紙問我的數學老師,我該讀哪所學校,她就叫我讀七中,然後我就義無反顧的選了七中。長大後我隻回過一次小學,大概是我小學畢業兩三年之後的事情,那時我的老師桌上的玻板下麵還壓著那張破紙的複印件。也是到了那個時候我才知道這張破紙有著非凡的意義,那是這所學校有史以來的第一張全國奧林匹克競賽一等獎,到目前是不是唯一一張我不清楚,至少當時是的。

就在考完奧數後不久,華羅庚競賽又開始了,幾周之後我拿到了另一張破紙。然後在小學畢業的那個假期,我接到了奧林匹克國家隊的選拔通知。最近有人問我那個選拔賽是不是和《最強大腦》一樣,我覺得是有那麼一點點類似,都可以算作是腦力的比拚,但內容上還是存在很大差別的。怎麼說,在我的理解裏《最強大腦》是一個對於大腦各項能力的綜合性挑戰,當然,不同的項目存在不同的偏重。奧林匹克競賽相較而言,更加偏重對於智商的考核,而智商和腦力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它是一個包涵關係。當然,既然是比賽,自然也會或多或少的涉及到意誌品質和生理心理等方麵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