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一歲寶寶的媽媽問我,她學生時代的朋友不少,跟他們在一起聊天的時候非常開心,遇到選擇和困難的時候,他們也會很用心地幫助她。那個時候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多體現在心靈的慰藉上。現在有了工作和家庭,和朋友聚的時間少之又少,以前的朋友很多都不在一個城市,在一起的見了麵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像是為了聚會而聚會。同事也不想深交,所以感覺朋友越來越少。沒有了朋友的生活總是少了很多色彩和快樂,那我們應該怎麼處理和看待這個問題?
作為一個孩子的媽媽,差不多已經有30歲了,跟高中時代相隔十幾年了。如果說你跟某一個高中同學持續維持著友情,這個我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你希望跟高中的那些同學都維持固定的友誼,會有一點點困難。因為離開學校以後,每個人成長的軌跡不同,生活內容也會不同,遇到的事情也會不一樣。你不能用維係高中同學的友誼來當做一個標準。
不過也不用特別著急。就拿我來說,我高中的時候是我最糟糕的時候,因為我自卑,不敢跟人接觸,所以幾乎沒有什麼朋友。念大學的時候,我又急著出人頭地,急著讓別人看見我,所以我參加了很多社會活動。時間都被其他的事情排滿了,我也沒有什麼要好的同學。
大學畢業以後,開始工作,接著結婚,後來為了孩子,為了賺錢,也沒有累積什麼好朋友,頂多是跟我的同事說說話,偶爾出去吃吃飯,沒有所謂可以深交的人。一直到我兒子長大了,我覺得我可以稍微喘口氣了,可以稍微留意到自己的社交生活的時候,才開始交好朋友。
我並不是說我的軌跡是正確的,你們都應該效仿,而是想告訴你們,你不必一路上都要收集好朋友,你在每個階段會有這個階段的好朋友。等你累積到最後,發現自己已經準備好了,要交好朋友的時候,你就好好地交自己的朋友。並不是說你一定要用這個來衡量你自己是不是有社交的能力或者你是不是一個合群的人,等等。
我們都知道,有時候交朋友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的,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可能會因為孩子,因為家庭拴住他很多的時間。所以不要著急,先把自己身邊的事情處理好,等一切準備妥當之後,再去結交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