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智慧書”、“修養書”,也是一部 “鑄造豪傑”、“鑄造領袖”、“鑄造偉人”、“鑄造聖人”的書。其所引述古人昭示做人做事之原理原則,全是從千萬卷名書聖典中選錄出來。敲骨存髓,取精擷華,並予以融會之、貫通之、係統之、條理之。以道為體,以術為用;以理為經,以事為證;以人為則,以言為訓;以德為本,以藝為末。紛衍為萬,合則為一。昔孟子有言:“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聖之事也。”本書徹始徹終,無不在條理之中,亦即所以盡智與聖之事於萬一也。
本書內容,計包括成熟、內聖、外王、平衡等四部分。整個說來,乃是一部研究大人物開創卓越的書。故書中所輯錄古人言,無不“一字可為天下法,片言足為萬世師”。循之則成,違之則敗者。寓神奇於平淡,揭玄秘於尋常,致博大於精微,極高明於中庸。以之內修則內聖,以之外治則外王,以之對人則人服,以之臨事則事理;本末兼賅,體用無遺,切不可以老生常談視之也。
本書所衍述先聖心傳之道,體周用宏,旨意深微。故不僅是一部隻供閱讀瀏覽的書,而是一部可供參究、揣摩、躬行實踐的書。不精讀熟讀,不詳參細究,不全神揣摩,不躬行實踐,無益也。其中有為老生常談者,有為高明至極者,有為平易淺顯者,有為玄奧難窮者。就其理與道言,則圓通無礙;就其術與用言,則變化無窮,如圜之無端,莫知其始,莫知其終。默而識之,神而明之,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不宏通豈可以言融會,不深入豈可以言了悟,不徹達豈可以言肆用?
本書是一部原理原則書,故凡所列舉古人之金言與行事,概可以為天下後世師法者為準繩。既不以人廢言,亦不以言廢人;既不以人廢事,亦不以事廢人。標偏以概全,因分而識類。分之則各篇各節,各為各義,獨立而不倚;合之則互為條貫,互相發揮,渾然而天成。分看雖可得其獨義,然究不如合看之可得其全義也。
本書是一部聖賢君子與英雄豪傑等超凡蓋世之偉人的“典型書”、“標準書”、“尺度書”。因為是“典型書”,故以此為楷式即可鑄造偉人、英雄、聖人。因為是“標準書”,故凡人之一言一舉一動,甚至心意之微,均以此為準繩。因為是“尺度書”,故無論修己、待人、蒞事、接物與處世,均可本此尺度去衡量自己之一切行為。凡合於此尺度者,即合於標準,合於標準者,即合於典型。
所謂“典型”,非不二於古人之謂,爾為爾,我為我,彼為彼,此則截然不同者。千載之上有聖人、有英雄,千載之下有聖人、有英雄,其為聖人與英雄則一,而其所成就者則各自有別。天生堯、舜、孔、老、釋迦、耶穌於千載之上,不能再生堯、舜、孔、老、釋迦、耶穌於千載之後;然後世之等於堯、舜、孔、老、釋迦、耶穌者,其均為聖人,則同然也。本此以修,即可類而無以異也。
本書與如今一般修養書、成功術書,有大異其趣者在。即本書旨要,取法乎上,徹始徹終以成就一個頂天立地之第一等聖賢豪傑為大本大用,絲毫不涉及小術、小用、小藝、小技之修為,一開始即教人從最上一乘入手。立其大者,則小者不立而自立矣;舉其上乘,則中下二乘自兼舉而兼得之矣。
人生不隻是以穿衣吃飯、生兒育女為能事,若如此,則草芥亦無不能之也。做人一生,總須思如何才有以異於草芥處,方為允當。故本書持論,概是從最大處、最遠處、最高明處與最上乘處入手。
你要想能存在於他人的心中,你便須做些有益於他人的事情。你要想能存在於世界人類的心中,你便須做些有益於世界人類的事情。你必須用你的血,在人類的心坎中寫字,那麼,人類才不會忘記你。你必須用你的血,在天地的大碑碣上寫字,那麼,天地才會永恒地留下你。你必須燃起你靈魂中聖潔的光,有如日星般照耀著人類的心靈;引導著人類的腳步,走上聖潔光明而遠大的前程。
本書所引述的多為聖人的語言,也間有少數魔鬼的語言,那是在事功的權術與謀略裏,但也是聖人與上帝許可的語言。你如能追隨著那些語言,勇往直前,你便可為頂天立地的英雄豪傑,也可為曆史上千古不朽的大聖大賢!
本書所昭示、所分析的成功之各種秘訣,即是屬於這一方麵無時間性而又無空間性的原理原則。無一不可為英雄法,無一不可為帝王師。正所謂“為英雄立典型,為賢哲樹規範,為千秋垂言則,為萬世開聖路”者是!
老子雲:“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良以天下無不可教之人,亦無可不教之人;天下無不可救之人,亦無可不救之人;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亦無可不化之人;天下無不可立之人,亦無可不立之人。此古聖人之存心也。聖人本此存心以救人,故天下無棄人;推此存心以及物,故天下無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