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存心篇(1 / 2)

第七 凡八十三條

《景行錄》雲:“坐密室如通衢,馭寸心如六馬,可免過。”

《遊定夫錄》雲:“心要在腔子裏。”

《素書》雲:“務善策者無惡事,無遠慮者有近憂。”

有客來相訪,如何是治生。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

《擊壤詩》雲:“富貴如將智力求,仲尼年少合封侯。世人不解青天意,空使身心半夜愁。”

範忠宣公誡子弟曰:“人雖至愚,責人則明。雖有聰明,恕己則昏。爾曹但當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聖賢地位也。”

將心比心,便是佛心。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素書》雲:“博學切問,所以廣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聰明智慧,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邵康節問陳希夷求持身之術。希夷曰:“快意事不可做,得便宜處不可再往。”

得意處,早回頭。聰明本是陰騭功,陰騭引入聰明路。不行陰騭使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風水人間不可無,全憑陰騭兩相扶。富貴若從風水得,再生郭璞也難圖。古人形似獸,心有大聖德。今人表似人,獸心安可測?有心無相相逐心生,有相無心相從心滅。三點如星象,橫鉤似月斜。披毛從此得,作佛也由他。

《大學》雲:“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

《道經》雲:“用誠似愚,用默似訥,用柔似拙。”

人皆道我拙,我亦自道拙。有耳常如聾,有口不會說。你自逞豪傑,橫豎有一跌。吃跌教君思,反不如我拙。百巧百成,不如一拙。未來休指望,過去莫思量。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有錢常記無錢日,安樂常思病患時。

《素書》雲:“薄施厚望者不報,貴而忘賤者不久。”

求人須求大丈夫,濟人須濟急時無。施恩勿求報,與人勿追悔。寸心不昧,萬法皆明。

孫思邈曰:“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

念念有如臨敵日,心心常似過橋時。

《景行錄》雲:“誠無悔,恕無怨,和無仇,忍無辱。”

懼法朝朝樂,欺公日日憂。小心天下去得,大膽寸步難移。

子曰:“思無邪。”

朱文公即朱熹。曰:“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是非隻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素書》雲:“有過不知者蔽,以言取怨者禍。”

《景行錄》雲:“貪是逐物於外,欲是情動於中。”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君子憂道不憂貧,君子謀道不謀食。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量大福亦大,機深禍亦深。寧為福首,莫為禍先。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早知今日,悔不當初。心不負人,麵無慚色。

莊子曰:“求財恨不多,財多害人己。”

但存夫子三分禮,不犯蕭何六律條。

《說苑》雲:“推賢舉能,掩惡揚善。”

《景行錄》雲:“休恨眼前田地窄,退後一步自然寬。”

世無百歲人,枉作千年計。人無百歲人,枉作千年計。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馬牛。世上無難事,都來心不專。寧結千人意,莫結一人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