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6 十一歸來(1 / 2)

雖然覺得外麵似乎有人在注意自己,不過高文舉已經習慣了這幾天老有人在自己窗前晃悠的現狀,還以為這是考場紀律要求之一呢,卻不知,整個貢院中五千餘考生,唯有自己享受了如此優待。每過半個時辰,便有一個士兵向內張望一番的特殊待遇,自大宋科舉製度正式實施以來,他是唯一一個得此殊榮之人。

這個時候,高文舉已經將心中所有的事情通通捋的差不多了,至於這三道將大多數考生折騰的痛不欲生的題目,對高文舉來講,根本就沒有多大壓力。相比二十一世紀的高考來講,這三道題目完全沒壓力。對別人來講,或許是一道蒙帖,一篇策論,一首詩,三種截然不同的方式。而對於高文舉來講,完全就是三篇蒙帖罷了。甚至連草稿也不寫,隻要決定了抄哪一篇,直接搬上來便是。最大的難度無非就是抄的過程注意不要寫出簡體字或者搞出錯別字。

關於抄襲這種事情,高文舉如今也想明白了,有原主的東西,自己要是拿來用的話,那就是盜版,就是山寨,就是抄襲了。可在如今這個時空,似乎這些玩意都是無主之物,如果自己不拿出來,那麼這些東西將與眼下這些人無緣,要按這麼算起來的話,那些精美絕倫的文章能有幸被大家觀賞,自己無論如何都應當算是個功臣了,如果沒有自己,那麼這些東西還不定會在什麼時候問世呢,再說,如今這世上有了自己這個變數,如果小蝴蝶的翅膀影響的太大,那麼以後還會不會有這些東西問世還在兩可之間呢。

呂蒙正和寇準、王貽永三人,連帶那個監考官員,小心翼翼的站在窗外看著高文舉在號房裏麵揮毫疾書,整個過程,除了偶爾在硯台上蘸墨之外,竟然毫無停滯之處。三人隻見高文舉下筆之後,三十五除二就將一張寫的密密麻麻的試卷輕輕拎起放到了一旁,開始了在第二頁上疾書。

王貽永武將出身,眼光較其他人都要厲害幾分,壓低聲音說了一句:“第二題了。”

其他三人知道他看到了試卷上印刷的台頭和試題等標記之處了,心中多少有些吃驚,像這種不打草稿就直接書寫的事,如果是第一道的蒙帖題目尚在情理之中,畢竟大家都是讀過書的人,很明白如果遇到了自己熟讀了的片段時,不用打草稿直接默寫出來的能力很多人都可以達到。不過為了穩重起見,大家多少都會先在草稿紙上默寫一遍,檢查過後再謄寫就更有把握一些。可這第二道策論題目,就算腹稿打的再熟,寫出來之後多少還是有一些需要推敲之處的,如此直接書寫的情況,可以說,在整個華夏科舉史上,恐怕都是難得一見的。

眾人在震驚中默默的看著高文舉又花了小半個時辰,將第二頁大紙又輕輕擺放到了前方晾了起來。很快又執筆對著第三頁的試卷開始了奮鬥。

“他不會是不知道規矩吧?”呂蒙正用隻有自己這幾個人能聽到的聲音道:“試卷上落了墨,可就不能更改了。若是有何不妥之處,也隻能聽天由命了。”

寇準長長的呼出一口氣,也低聲道:“這才是高文舉的風采。如此看來,那日即興作出的《愛蓮說》,的確是有感而發。這幾日,肯定也是這家夥在養精蓄銳,以圖畢全功於此刻。厲害啊。”

呂蒙正看著他:“那日你在場?”看來,老頭多少也聽過那天的傳言,隻是他一直以為那篇文章是高文舉一早就做好了的,隻是趁著那天的機會當眾書寫出來揚了個名罷了。

寇準點了點頭。他何嚐沒有這種想法,這並非是他不相信世間有那馬背上作文章的大才,隻是出於文人相輕的習慣性心理,將這種想法當成了最後的借口,以免自己一想起高文舉來就產生自卑心理。不過在經過這三天的事情之後,他徹底的淪陷了。如今,就算高文舉當著他的麵說這幾篇文章都是自己抄別人的,他都不會相信了。

就在幾位考官各懷心思的長籲短歎之時,號房內的高文舉已經完成了整個答題過程,開始了整理自己的物件。就在高文舉將鋪蓋卷打成四方塊,將其他零碎物件都收籠到箱中,拍了拍手伸了個懶腰的同時,貢院中的大鍾響了起來。正是向大家通知已到了未時,貢院的門就要開啟了。

高文舉沒有看到窗外的幾位大人,就在他放下筆收拾物件的時候,幾位大人已經很識趣的撤退了。他將自己的東西再次檢查一遍,又小心的將三張試卷整理一番,看到墨跡雖然尚未幹透,卻已不會再有什麼影響了,這才放心的坐下來靜靜的等待。

沒過一會,號房的鎖就被打開了,一個士兵很應付的喊了一嗓子:“從現在開始,可以交卷離去了。”然後看也沒看他一眼,就匆匆向隔壁號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