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 我會盡力(2 / 3)

壽昌躺在他的懷裏,一副向往的樣子道:“是啊,和那些喜歡招搖的人相比,這樣的人,才更值得尊敬。”

高文舉微微一抖胳膊:“你這是在諷刺我喜歡出風頭了?”

壽昌白他一眼:“你知道就好!”

高文舉笑道:“其實我已經很低調了,不過沒辦法,像我這麼優秀的人,就算再怎麼低調也沒用,無論如何收斂,那種獨一無二的魅力和玉樹臨風的氣度總是會像萬綠從中那一點紅一般引人注目的。”說著故作憂鬱道:“你不會明白,一個優秀男人心中那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的,唉,無敵最寂寞啊~!”

壽昌笑得喘不過氣來,將粉拳不住的在高文舉胸口捶打著,心裏最初那點鬱悶一掃而空。

一個月的功夫眨眼就過去了,眼見著秋闈將近,京城裏的幾千舉子們頓時緊張了起來。紛紛閉門苦讀,以期達到臨陣磨槍,不快也光的效果,平日裏熱鬧非凡的酒樓茶館沒了這些舉子們的捧場,頓時失色不少。京城中再也看到到三五成群,結隊而行的青年才俊們談笑風生的景色了,一時之間氣氛竟然有些凝重。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據說是因為蜀地民變的平定。可蜀地遠在千裏之外,亂了這麼多年,就算平靜了也和京城八杆子打不著啊。為什麼那邊一平定,這邊舉子們就緊張了起來呢?這說起來,裏麵還有個彎彎繞。說是蜀地之民之所以作亂,那是因為之前派去的官員都太貪了,好不容易在張詠張大人再度出知益州,經過一番安撫之後,總算把那些亂民平靜下來了,可原本那些官員卻大量出缺了。不是在民變中被人剝了皮,就是嚇的逃之夭夭了,更有甚者,還有幾個當時投靠了那些亂民的。

這種情況下,蜀地諸州官員大量出缺,為了杜絕以前那些事情再次發生,陛下便下詔從朝中挑選一些德才兼備之士以充其地。經過一番推舉,禮部、工部、吏部幾十位大人被挑選了出來,在陛下的殷殷囑咐中,很快就被送去任職了。

本來這事也和秋闈沒關係,可偏偏很湊巧的是,原定本次秋闈監考的十幾位大人竟然都在其列。這樣一來,可真就讓許多原本覺得此次高中十拿九穩的舉子們一下著了慌。為啥?他們之前通過門路,花了錢要買到榜上有名,可都是經過這十幾位大人中的某些人辦的事。如今,這些人都做不成監考了,他們那錢白花了不說,那榜上之名估計可就沒多大戲了。如此一來,且不說錢追不追得回來,這三天秋闈恐怕就沒那麼容易過了。

於是乎,由這些原本信心十足的舉子們牽頭,一股臨時抱佛腳的溫書大潮在京城中普及了開來。搞的京城中諸多娛樂場所的老板們大是意外,不明白的還以為讀書人有什麼講究,不便多說。知道事情本末的,連連痛罵那些當官的害人不淺。要知道這些願意花錢走門路的舉子們,可都是平日裏的大財主啊。讓這些當官的坑了這麼多錢不說,如今害的這些大爺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家想賺幾個辛苦錢都沒機會。

相對於那些愁眉苦臉抱書苦讀的“財子”們,高文舉和柳三變的日子可謂快活似神仙。高文舉每日陪著壽昌東逛逛西逛逛,把開封城周邊郊外的幾處小景都看了個遍。雖然說還沒發展到後世戀愛中那種“坦誠相見”的地步,可平日相依相偎,打打嘴仗的感覺還是讓兩人沉迷的不可自拔,簡直已經成了習慣。

至於柳三變就更不同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受了朱家兄弟的刺激,他對秋闈那種誌在必得的感覺也淡了許多。在謝玉英的幫助下,立了個宏願,要將傳世的一百五十七首大晟樂府重新整理一番。高文舉問他此舉何意時,他言道,這是受了高文舉和朱家兄弟的啟發,要在自己有生之年,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他認為自己在科舉一途,隨意便可,不必強求。而這音律一道,則是自己最喜歡的東西,他要趁著有靈感的時候,將這些東西發揮到最好。力求在音律一道超過高文舉。

謝玉英則一邊幫著柳三變整理詞曲,一邊幫著高文舉訓練人員,除了親買回來的一幫歌女之外,連高興在內的一些隨從小廝也被送到謝玉英負責的訓練營中去培訓了。謝玉英經過高文舉的一番炒作,如今的名望簡直可以用如日中天來形容,害的京城中許多名妓歌女,甚至達官貴人,無不以聽她一曲為榮。而謝玉英則嚴守著高文舉製定下來的規矩,除了偶爾在高升客棧演奏之外,每旬僅出場一次。想要請她上門去演奏,不但價錢高的離譜,達到每次出場費用三百到五百兩不等,還要提前預約才行。

謝玉英深知自己老樹開新花,一介歌女到了這年紀,不但沒有沒落,甚至還有重放光彩的跡象等等這一切,都是拜人家高文舉所賜,自然對高文舉的要求和建議言聽計從。除了盡心盡力的幫客棧培訓人員之外,就是全力協助柳三變整理樂府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