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落日餘暉(2 / 3)

“問對人了。”商葉初又挖出一匙芝士,拌進紅薯裏,“這個問題嘛。其實根本原因是,院線電影——太費錢也太費時間了。”

商葉初道:“雖然各地都有地方台,電視欄目百花齊放。但人人都知道,電視領域真正的霸主,是背靠公家的華視,C-H-T-V係列。

“華視共有二十六個頻道,涵蓋了音樂、體育、電影、電視劇、新聞……方方麵麵,無所不備。其中,CHTV6頻道,就是電影頻道,綽號叫‘六太後’那個。

“CHTV6作為官家喉舌,必然要扶持國產電影。根據業內一些不可說的軟規定,她放映的電影中,國產電影占比必須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說到這裏,商葉初停了一下,“你知道CHTV6一天要放映多少部電影嗎?”

103頓了頓,“不知道。”

“10到11部。”商葉初說出了一個準確的數字,“也就是說,CHTV6一年的影片吞吐量至少達到三千六百多部!這其中,有三千部以上都是國產電影。”

“建國後到千禧年這幾十年之間,國產電影拍攝總量為3600餘部。剔除一些根本無法在電視上播的電影後,隻剩下兩千多部。也就是說,如果不重樣地播放,這些電影甚至不夠電影頻道播一年的。

“什麼是杯水車薪?這就是杯水車薪。”商葉初吞下一勺芝士紅薯,“院線電影拍攝的步伐趕不上電影頻道的龐大需求,饑餓的六太後需要更多的電影填滿自己的肚皮。”

“老百姓是有看電影的需求的。不是所有人都有錢有閑,溜達到影院去,買一張幾十元的票,坐下來看兩個小時的院線片——質量還未必能值回票價。

“但電影商人是要賺錢的,院線始終是他們的第一陣地。拍攝,上映,再到下映,動輒幾個月時間。電視領域,一直是被忽略的。”

“六太後作為電影頻道,以滿足人民的文化需求為己任。”商葉初念的是CHTV6的開辦宗旨,“因此,投資拍攝電視電影來滿足電影頻道觀眾的需求,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想起自己在網上查到的六太後自製電影的曆程,商葉初不無感慨地道:“我從小也是看著六太後的電視電影長大的。我沒有零用錢去電影院,六太後製作的那些電影,是我人生中對電影最初的印象之一。”

商葉初追憶完往昔,總結道:“喏,你現在知道了。《天機樓》就是這樣一部電視電影。它也是六太後投資的。”

103這才開口道:“我不認為這是個好主意。電視電影的投資一般都很低,製作很小。你苦心孤詣地想加入這樣一部小成本製作的意義是什麼?”

不是103喜歡潑冷水,但小成本電影一般意味著撲街。這幾乎是一條鐵律。

商葉初輕輕叩了叩桌子,“你知道電影頻道有多少觀眾嗎?”

不等103回答,商葉初就道:“根據統計,百分之八十八的電視觀眾,曾經看過電影頻道。百分之五的觀眾,每天都看電影頻道!”

“華國有多少電視觀眾?這些觀眾的百分之八十八和百分之五,又意味著多少人?”

103沉默了。商葉初看起來做過相當詳細的調查,所說出的數據與一些專業分析數據分毫不差。

根據這些數據,六太後的觀眾人數,確實是一個相當可怖的數目。

奶茶、牛奶喝見底了,紅薯和芝士也吃完了。商葉初有點撐,走出奶茶店開始散步。

臨近十一月,氣溫已經降了下來。

商葉初走到一條林蔭道中,把手揣進胡奶奶製作的暖手筒裏,在一片蕭瑟的秋意中漫步。

“你覺得,巨星有什麼特點?”

103對人類的明星不感興趣,對人類的差別也看不分明,“他們都長得很漂亮?”

“這話對於某些明星而言可真是抬舉了。”商葉初啞然失笑,“你想得太複雜了。巨星的最大特點,就是幾乎人人都認識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