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馬二爺停下手裏的活回頭看了看無雙。
“這字跡……應該是篆字吧?姥爺以前收了一個大隋朝的酒樽,下邊刻的字體跟這個很像。”一般家孩子可沒這見識。要不是生在這種大戶人家裏,尋常孩子哪認得這些玩應啊?
所以您說,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不公平的,要不然咋都積功德,死後找風水寶地呢?為的就是來世托生戶好人家。
“不對,小爺您看,這兩個字中可是蘊含著北方遊牧民族的氣息,咱們隋朝篆字更古老,跟象形文字有些類似,但這兩字發橢圓形。可以判定它絕對是隋朝時候留下的。”
隋朝時候,遼西這片可不是中原,是突厥,因為與隋朝接壤,所以遼西這塊突厥人使用的文字也都基本效仿中原。
“我說二爺,您這眼力可以呀?哎喲喂,您要是不去故宮博物院當專家都白瞎了。怎麼著?看來這玩應還真有點價值?”無雙歡喜問道。
石碑按理說是不值錢的,再值錢能有那些古玉文玩值錢嗎?它畢竟不是完整意義上的古董,材質決定了它的價值。但是凡事都有個例外,這種石碑在某些領域中有它獨特的價值。物以稀為貴,越是古老的石碑收藏價值就越大。
你要是把它當文玩賣,那不值錢。
有很多大戶人家,老人們在入土之前都會囑托子孫去河南買石碑,河南哪呢?就是南陽伏牛山一代,南陽屬於中原早期的腹地,古代時候在山中埋了不少古墓。當地專門有幹這買賣的,其實跟摸金校尉盜墓賊差不多的性質,隻不過摸金賊掏墳窟窿,人家是專門撅古墓碑。
石碑也講究個古舊,有種說法說,浸染地氣越重的墓碑越能讓死人安息,減少死者入土的痛苦。因為人死的那幾天正是體內陰陽交替的時候,陽氣還未散盡呢。
這種行當在民國時候最為猖獗,據說當時農民都把南陽四周的山頭挖的一個個大窟窿,就跟人臉上的麻子似的。可古墓能有多少啊?招架不住這麼霍霍。等到了建國後,這行當雖然逐漸沒落了,但那些有錢人家依舊是喜歡去買古舊的墓碑。
不過鄉下人也學鬼道了,十個裏邊能有一個真的都不錯了。
那些古舊的墓碑裏八成都是宋明時期的,當時的行價是按斤兩算的,一塊墓碑差不多一百斤,一百斤的墓碑那時候就值上千塊錢了。按現在的物價算,可就超過數萬了。那還是明朝的,要換成宋朝的更值錢。
您想想,無雙和馬二爺挖出來這塊是大隋朝的,那價格還要再翻兩倍,無雙能不興奮嗎?
馬二爺盯著石碑仔細觀瞧著,他想辨認出娘娘二字上邊寫的是什麼,可看了半天依舊無法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