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不,我可沒那麼說,這倒鬥的說道太多了。你若以後想做這買賣,我再細細跟你講。但凡是大鬥,必然要有貴氣壓著,我說的貴氣可不是咱們活人理解的貴氣,對古墓而言,最需要的就是死氣,死人的氣息,沒有死氣的墓穴,那還能叫陰宅嗎?”馬瞎子說,尤其是像這種帝王墓,順治年間,滿清剛剛入關,清軍的殘暴是出了名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死了多少漢人啊?
這大清王朝的建立,踩踏著漢人的一具具屍體建立起來的。順治爺那時候還沒有完全取代活祭陪葬的喪葬習俗。他們是滿人,滿人沒入關前都是北方蠻子。在少數民族部落中,活祭和陪葬是常有的事,你們想想,千古帝王陵寢中,哪一個沒有陪葬活人的?
馬瞎子說的,古墓中的貴氣,其實就是指陪葬人的死氣。
在古時候有個十分駭人的喪葬習俗。千夫長以上官職人員死後,要有下人“暖床”一說。這裏邊的暖床可不是咱現代人理解的那麼曖昧說法。死人埋在墳裏,墳裏必須沒有陽氣,不然會灼燒死者的陰靈,使得亡靈不寧,難以安睡,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後人的時運。
所以,在古時候,千夫長這樣高階的官員死後,都要有暖床的,床特指棺床。一般屍體會停七日,這七天裏,提前挖好的墳穴地下都要有人替死者睡,當然下去時候是活人,把墓道門一睹,斷龍石一落,裏邊的人就得憋死。
不過棺材龍柩可不能讓他沾,這裏邊還有其他說法,稍後咱再介紹,這些“暖床”的下人,身份低位,基本都是奴隸。那時候,老百姓的平均壽命都不超過四十歲,甚至窮人家,得了感冒都容易死人,人命賤如草芥。
有都是為了給兒女換幾兩銀子就賣命充當“暖床”的。但也不是誰都能做這賣命買賣,得挑,至少生辰八字和生肖不能犯衝的,而且身體健壯,主家又信得過的,這樣你才能下去。
通常情況下,十二時辰就換一個,十二時辰是一個完整的陰陽交替時間。按迷信的說法,人體的靈魂和生氣就全都在墓穴中被稀釋了,也就充了墓穴的“貴氣”。十二個時辰後再換個人,連續七天,要死七個人。
最後,墓主人下葬,把這七具屍體扛出來,隨便就扔山溝子裏了,那誰還管你了?古時候草民的命運就是這麼卑賤,誰死後能有張草席子裹屍那都是福分了。
古時候,喪葬習俗跟現在有沒有什麼兩樣咱不得而知,不過墓主下葬時還有一道工序,那就是剛才提到的,暖龍柩。
暖龍柩也就是暖棺材,這種習俗在現代,我國南方沿海一帶還在沿用。暖龍柩用的可就是活人了,而且必須是嫡親。
有一種說法,說人死後七天內,在外人眼裏別看屍體已經涼透了,但是體內可能還殘留著死者生前的部分陽氣和靈魂,受不得太重的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