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無雙抵達承德祭祀吳功耀前,他就與普慈大師打過賭,普慈大師慈悲為懷,說這二龍山的妖孽非同小可,還是不要讓這孩子觸碰到以免傷了他身上的純陽之火。陰陽玄道卻不這麼看,他說即為魁星轉世,區區二龍山山鬼又算的了什麼?貧道以為,數日內,無雙必定降伏此妖。
普慈大師已是油盡燈枯之年,他神色黯淡道,但願如此吧,但願道長這次又說對了,老衲在黃泉之下等著看。
兩位高人恩怨糾葛要追溯的話那就遠了,據說普慈大師年輕時候曾經抓到過一個偷供果的小賊,小賊已是窮途末路食不果腹。普慈大師慈悲為懷,不但沒有報官,反而允許他每日餓了時來廟中吃供品果腹。民間有一種說法,說佛堂之上的貢品都是占了佛爺仙氣的,隻有廟中僧侶才可食用。這小賊住在普慈廟裏常年吃這供桌上的貢品,久而久之也不知是機緣巧合還是他前世修行得來,愈發的覺得身輕如燕頭腦靈光了起來,借著這幾年的光景,他更是把廟中所有佛經倒背如流。
小賊悟性很高,那大乘佛法中的玄妙一一記下,這也成了這小賊日後的立命之本。佛與道本身就是兩家,可追根都是一個善字。
後來那小賊遠走高飛,聽說成為了江湖上一代盜聖,從海內到海外,從皇宮大內到尋常百姓後牆,沒有他去不得的地方。盜賊這個詞彙已被他發揮到了淋漓盡致。世間就沒有他偷不得的東西,也沒有他不敢偷的東西,哪怕是那活人的魂魄和壽命他都是信手拈來。隻不過有一點,他心善,無惡不盜,偷來的錢財全部揮霍一空,尋常的窮苦百姓也經常得到他的救濟,江湖上人送綽號“陰陽玄盜”!再後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位俠盜隱沒江湖不再現身,幾十年後,江湖上又多了一個了不得的大人物“陰陽玄道”!
這都是些題外話,陰陽玄道和普慈大師的故事太多,講都講不完,這普慈大師到底活了多久已經無人能記的清了,總之,有陰陽玄道的時候就有他。而現在,一代高僧壽終正寢仙遊去了,陰陽玄道卻早已淩駕在了三界六道之外,不受天地束縛。
書歸正傳。
第二天一早雞鳴後,兩個酒鬼凍醒了,一睜眼睛,給劉麻子嚇一跳,自家少主正翹著二郎腿坐在酒桌前打量著自己。
“小……小爺……您怎麼起這麼早?”他趕緊推醒從赤虎。
“我壓根就沒睡!”
他能睡嗎?屋裏邊躺著兩個如花似玉的大姑娘霸占了炕,無雙在這兒已經喝了一晚上酒吹了一晚上涼風了。
“去,給我放出風去,就說我要尋找承德的花子幫後人。”無雙吩咐他說。他昨天想了一夜,盡管沒有想出個什麼子午卯酉,可他記得姥爺曾經對他提起過,在民國時,承德當地有一群花子,這群花子可不簡單,身上都有功夫,有些類似當年的丐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