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異國他鄉(2 / 2)

可這群人下一個動作竟然並不是一擁而上抓住他們兩個,而是放下手中的獵槍齊齊圍著無雙跪了下來,口中嘰裏咕嚕地說了一串他們聽不懂的語言。他們的語言無雙雖然聽不懂,但從他們發聲方式上判斷,這種語言好像在哪聽到過……古斯通語!沒錯,肯定是古斯通語!

“你們是誰?”無雙問。

一個看似是首領的男人走上前來,從身後摘下自己的鹿皮酒囊恭敬地遞給了無雙。馬丫常年生活在興安嶺一帶,懂得這片的民風,她一看,這酒囊上還畫著馴鹿的圖騰,附近這麼多個民族唯獨隻有鄂溫克人崇拜馴鹿。

“哥!不用怕,他們也是鄂溫克人。估計是這三隻大腳怪經常偷襲林子裏的馴鹿與鄂溫克人結仇,你為他們除了禍患所以他們才會感激你。”馬丫說。

這些鄂溫克人與杜拉爾不同,他們是生活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牧民,他們不會說漢語,生活環境比杜拉爾他們山寨還要封閉,俄羅斯地廣人稀,征服從不強行讓這些少數民族部落遷徙。

鄂溫克人把無雙和馬丫請回了自己的部落中,好酒好肉招待著視作上賓。

無雙一心想著回家,鄂溫克人雖然盛情款待,可這裏不是家,家中現在肯定已經都急瘋了。一定要想辦法趕緊與家裏取得聯係。

他們與鄂溫克人無法用語言溝通,索性找來紙筆畫了一個電話的圖案。第二天一早,鄂溫克人送給他們一匹馬,把他們帶到了山路上,然後指著山下的一個村莊,意思是,下邊的俄國小村裏有電話。鄂溫克人很細心,怕他們沒有帶錢,特意給他們一根馴鹿角當做電話費。

山下的村落不小,村子裏生活了四五百戶俄羅斯人,村子正中間有一條貫通的石板路,路的兩側也是個集散交易地,附近的那些少數民族部落都會用新打的獵物來這裏換取衣服,奶酪,或者大列巴。大列巴是一種俄國土產的大麵包。

無雙和馬丫騎著馬走在異國他鄉的集市上,倒是別有一番風情,他們所到之處無不引來當地人羨慕的眼神,真是一對郎才女貌的小兩口。隻是東方黃種人在這裏十分紮眼,一個人看他們不要緊,所有人都齊齊回頭把目光對準他們就有點尷尬了。

不遠處一個金發閉眼的老太太抱著小孫子逛著集市(這裏沒有打錯字,確實是金發閉眼,因為老太太是個瞎子)。這時一個流裏流氣的俄國小痞子從她身邊故意擠了過去,在他與那瞎老太太擦肩而過的一刹那,他的賊手伸進了老太太兜裏。

無雙是誰呀?他可是盜門魁首,天底下這點下三濫的偷盜手段哪有能瞞得過他的,這俄國小賊放到中國連給他提鞋的資格都不夠。他立刻跳下馬背,死死掐住了那小賊的手腕。反正說什麼他也聽不懂,無雙也懶得說了,直接給他使個眼色,讓他把老太太的錢包放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