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西莊(上)(1 / 2)

已是深夏時節,蟬鳴於晨,雖是夏,卻未見有何熱感,這便是南商國的一大好處,四季如春。

景仰山上,仰山亭,二人孤坐。一人侍琴,一人傾聽。

“風遠忽走,崢嶸之夏。

蕭雪亦沉,割舍難分。

逆歲月之潛望,逆流水之寧靜;

小山獨坐便可歸去;

小橋已往便可乘風;

待我離去;

待我離去。”

一曲《離殤》,彈盡人生苦短,一曲《離殤》,唱遍天下興亡。

“早聞夏姑娘不僅橫行商業,琴棋書畫也是樣樣得心應手。今日一曲《離殤》,可謂唱得驚天動地。”

“方公子取笑了。”

這仰山亭素雪白衣二人便是方士與夏蘭息。遠觀,仿一團氣流圍繞亭旁。

“夏姑娘,在下有一事不明,望姑娘指點。”

“但說無妨。”夏蘭息放下手中的琴,嘴角淺笑,一如既往的淡然。

“自北城成立以來,夏家便是經商之主,這天下人都知夏家的實力。之所以北城一小城能夠獨立世外,怕是夏家的經濟,林家的兵器,烏家的治國。那麼,夏姑娘要這南商訣是為夏家,還是為北城?”

夏蘭息抿嘴一笑,“為夏家也好,為北城也好。為天下才是。”

“嗬嗬。”方士負手背後,不言語。因為此時的言語或是解釋都是無用功。

不時,方士便從衣襟中掏出一本略破的書卷交於夏蘭息,夏姑娘雖未有和異樣,但眼神中卻流現驚訝,但片刻便消散。

“方公子,我在東坦國的顧主聽說戰事將起,我夏家答應你們的,定不反悔。”

方士知道這答應的事便是經濟上的支持,“多謝姑娘,既然這戰事將起,還是請姑娘早回北城,免受牽連。”

“我明日便回城,”夏蘭息說罷向方士行了女兒家的禮,“方公子,我相信他日我們定能再會,一切安好。”

日光下,夏蘭息的馬車顛簸的消失在山的轉角處,方士他知再見夏蘭息是必然的,隻是怕再見時,已成敵我。但也在心中佩服這樣的女子,不憑武力,一弱女子取走了南商訣。

南商殿內,百官齊聚。

“封皇子,他東坦國使者前來送信道。”

“秉大人請講。”

“隻給我們一月時間,一月後是戰是和必求結果。戰,則東坦國百萬大軍傾巢而出,他東坦國的呂大王將親自領君。和,則賠地;遼城以東全歸東坦國。賠銀;金葉五百萬,銀葉五百萬。另外,交於南商訣。”

頓時間殿內議論紛紛,是戰是和,各自起家。

“封皇子,我國即便是全國挖空了兵,也不足五十萬,他百萬大軍不僅軍備精良,且都是練戰已久,我們以何應戰?我認為還是和為好。”秉大人雖是文公部卻也是主張為和,在場多人均也是響起了為和之道。

“和個屁!草!你們這幫狗屎的文官都他媽貪生怕死。”怒吼間鎮住了其他的官員,說話的正是南商國大將軍張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