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盤就是對盤麵信息的綜合研判,既要細致地觀察盤麵的一舉一動,又要將它融入到曆史走勢和市場環境的整體之中。具體來說,看盤時要將大盤或個股在交易過程中出現的委比、外盤、內盤、成交價、均價、漲跌幅度、量比,以及圖中所出現的黃(白)色曲線、紅(綠)色柱狀線等變化情況記錄下來,或記在腦子裏。隻有把它們看清楚後,投資者才能對盤麵作出分析、比較,正確判斷大盤或個股即時走勢會朝什麼方向發展。
1.看開盤時集合競價的股價和成交額
看是高開還是低開,就是說,和昨天的收盤價相比價格是高了還是低了。它表示出市場的意願,期待今天的股價是上漲還是下跌。成交量的大小則表示參與買賣的人的多少,它往往對一天之內成交的活躍程度有很大的影響。
2.看在半小時內股價變動的方向
一般來說,如果股價開得太高,在半小時內就可能會回落,如果股價開得太低,在半小時內就可能會回升。這時要看成交量的大小,如果高開又不回落,而且成交量放大,那麼這個股票就很可能要上漲。看股價時,不僅看現在的價格,而且要看昨天的收盤價、當日開盤價、當前最高價和最低價、漲跌的幅度等,這樣才能看出現在的股價是處在一個什麼位置,是否有買入的價值。看它是在上升還是在下降之中。一般來說下降之中的股票不要急於買,而要等它止跌以後再買。上升之中的股票可以買,但要小心不要被它套祝
3.看開盤後股票漲跌情況
一天之內股票往往要有幾次升降的波動。你可以看你所要買的股票是否和大盤的走向一致,如果是的話,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盯住大盤,在指數上升到高點時賣出,在指數下降到底部時買入。這樣做雖然不能保證你買賣完全正確,但至少可以賣到一個相對的高價和買到一個相對的低價,而不會買一個最高價或賣一個最低價。通過買賣手數多少的對比可以看出是買方的力量大還是賣方的力量大。如果賣方的力量遠遠大於買方則最好不要買。現手說明計算機中剛剛成交的一次的成交量的大校如果連續出現大量,說明有多人在買賣該股,成交活躍,值得注意。而如果半天也沒人買,則不大可能成為好股。現手累計數就是總手數,總手數也叫做成交量。有時它是比股價更為重要的指標。總手數與流通股數的比稱為換手率,它說明持股人中有多少人是當天買入的。換手率高,說明該股買賣的人多,容易上漲。但是,如果不是剛上市的新股,卻出現特大換手率(超過50%),則該種股票常常在第二天就下跌,所以最好不要買入。
漲跌有兩種表示方法,有時證券公司裏大盤顯示的是絕對數,即漲或跌了幾角幾分,一目了然。也有的證券公司裏大盤上顯示的是相對數,即漲或跌了百分之幾,這樣當你要知道漲跌的實際數目時就要通過換算。
4.從買盤和賣盤看主力意圖
實時盯盤的核心是觀察買盤和賣盤,股市中的主力經常在此掛出巨量的買單或賣單,然後引導股價朝某一方向走,並時常利用盤口掛單技巧,引誘投資人做出錯誤的買賣決定,因此注重盤口觀察是實時盯盤的關鍵,而買賣隊列功能可以更有效地發現主力的一舉一動,從而更好地把握買賣時機。買賣隊列實戰應用技巧如下:
(1)從上壓板、下托板看主力意圖和股價方向。大量的賣盤掛單俗稱上壓板,大量的買盤掛單俗稱下托板。無論上壓下托,其目的都是為了操縱股價,誘人跟風,且股票處於不同價區時,其作用是不同的。當股價處於剛啟動不久的中低價區時,主動性買盤較多,盤中出現了下托板,往往預示著主力做多意圖,可考慮介入追勢;若出現了上壓板而股價卻不跌反漲,則主力壓盤吸貨的可能性偏大,往往是大幅漲升的先兆。當股價升幅已大且處於高價區時,盤中出現了下托板,但走勢卻是價滯量增,此時要留神主力誘多出貨;若此時上壓板較多,且上漲無量時,則往往預示頂部即將出現,股價將要下跌。
(2)隱性買賣盤與買賣隊列的關係。在買賣成交中,有的價位並未在買賣隊列中出現,卻在成交一欄裏出現了,這就是隱性買賣盤,其中經常蘊含主力的蹤跡。一般來說,上有壓板,而出現大量隱性主動性買盤(特別是大手筆),股價不跌,則是大幅上漲的先兆。下有托板,而出現大量隱性主動性賣盤,則往往是主力出貨的跡象。
(3)對敲,即主力利用多個賬號同時買進或賣出,人為地將股價抬高或壓低,以便從中獲益。當成交欄中連續出現較大成交盤,且買賣隊列中沒有此價位掛單或成交量遠大於買賣隊列中的掛單量時,則十有八九是主力刻意對敲所為,此時若股價在頂部多是為了掩護出貨,若是在底部則多是為了掩護吸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