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監隨即說道:“陛下,太子殿下覲見。”
書房內傳來周太祖威嚴的聲音說道:“榮兒進來吧。”
柴榮當即稱是,推門而入。
進去一看,左右中三位丞相都在,三人見柴榮進來點頭一禮,柴榮也向三人點頭,然後朝周太祖拜道:“兒臣拜見父皇,不知父皇急詔兒臣前來所為何事?”
周太祖說道:“趙丞相,還是由你向榮兒說明詳細情況吧。”
左丞相當即說是,然後對柴榮說道:“太子殿下有所不知,蜀國在我大周東南邊境已經陳兵幾十萬了。大有一言不合就會開打的架勢。”
柴榮驚訝道:“這是為何?”
趙修己答道:“事情的起因也很簡單,蜀國大巴山下康州府的百姓搶了大巴山腳下我大周金州百姓的糧食,我大周百姓奮起反抗,失手之下將蜀國的一名百姓殺了。
而蜀國康州的官府前來與我大周金州的官府進行交涉,非要金州官府賠上千石糧食,並且嚴懲殺人凶手才肯罷休。而金州節度使陸堯當然不肯,認定蜀國康州官府的人就是來敲詐勒索的,於是將康州府的衙役盡數趕走了。
豈料康州府的衙役就此銷聲匿跡,也沒有回到康州,不知所蹤。而康州府的節度使杜如晦認定他派來的衙役也被我金州官員殺了,於是將消息告訴大巴山下蜀國的駐軍將軍馬天虎。
馬天虎於是派一隊人馬前來金州府要殺人凶手,金州官兵奮起反抗,不過官兵哪是蜀兵的對手,很快就被蜀兵打得亂竄,拿下金州節度使陸堯,就要將他帶回康州軍營。這時收到消息的王殷將軍趕來,迅速將這一隊蜀兵拿下,每人重打五十軍棍,然後趕出的大周邊境。
馬天虎見王將軍將他的士兵打得如此之慘,憤怒致極,於是率領二十萬大軍進犯我大周邊境。王將軍怒不可支,便率領金州大營二十萬將士迎戰蜀軍。王將軍善騎兵戰,於是將二十萬的蜀兵打得大敗而歸。
王將軍乘勝追擊蜀軍,不料馬天虎隻是詐敗,在大巴山內埋伏了王將軍,我軍損失不小。在接下來的時間內,雙方也沒有展開正麵的戰爭,王將軍就一直指揮大軍在大巴山內與蜀軍展開了叢林戰,但是王將軍並不擅長叢林戰,因此敗多勝少。”
柴榮聽完趙修己的講解之後對事情的大概也有了一些了解,不過還是有些疑問,於是說道:“大周和蜀國一直以大巴山為界相安無事,為何康州的百姓會突然越界搶奪金州百姓的糧食?”
這時右丞相李弘毅說道:“太子殿下有所不知,自陛下實行新政以來,天下百姓從南返北的很多,而大巴山下我大周境內的百姓有一小部分是從大巴山的另一邊的蜀國遷居至此的。
剛開始蜀國的康州節度使杜如晦並沒有製止,可是漸漸地百姓變少很多之後,杜如晦便禁止百姓北遷。但是康州府內的賦稅甚為嚴重,於是就出現了搶奪糧食的情況。”
柴榮略一沉吟之後,對端坐著的周太祖說道:“不知道父皇打算如何處理此事。”
周太祖冷哼了一聲說道:“朕早就看蜀國不順眼,本來打算過兩年再他用兵,既然他想現在就找死,那朕就成全他。
朕已經命西部大營主將千楓和南部大營主將龍邵陽率軍攻打蜀國。千楓攻打秦州,從蜀國北部攻入蜀國,龍邵陽從鄧州出發,攻打蜀國的江陵。朕定要在兩年之內捉了老匹夫馬殷,滅了蜀國。”
柴榮心如明鏡,知曉周太祖必會如此,兩眼精光一閃對周太祖說道:“父皇,我看不如這樣,父皇派使臣前往唐國,邀唐國一同攻蜀,攻下蜀國之後平分蜀國土地。
兒臣如此做,理由有二,一是蜀國民風彪悍,蜀兵善戰,而且蜀國內多山脈叢林,就算父皇舉全國之力,若想滅蜀必定要五到十年不可,而一旦開戰五年,我大周這幾年的積蓄也會被揮霍一空,所以最好是能夠拉上唐國,也可減少我大周的消耗;
二是唐國國力強盛,若鷸蚌相爭,最後唐國坐收漁人之利,那我大周不僅為他人做了嫁衣,還有亡國之危啊,所以不得不防。鑒於以上兩點原因所以兒臣懇請父皇邀唐國一同出兵蜀國。”
周太祖是何等的睿智,一聽柴榮如此一說便明白了其中的利害關係,於是說道:“好,就依榮兒所言,明日朕就安排使臣出使唐國,邀唐國一同攻蜀,相信蜀國這麼廣闊的土地,那李昪不可能不心動。
不過今日詔榮兒前來,是想讓榮兒趕至金州大營接替王將軍的帥印。王殷將軍隨朕征戰沙場多年,朕了解他的脾氣,他寧願衝鋒陷陣也不想做一軍統帥。如果不出所料的話,他此刻正盼著朕派人前去接替他的帥位呢。”
柴榮一聽,心裏難免也有些興奮,能夠征戰沙場,一統天下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不過他還是有些擔心的說道:“兒臣年紀尚小,王將軍又生性暴躁,恐怕兒臣難以令他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