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穿越鑼鼓巷(1 / 3)

如果不是地鐵要在2014年底前漲價,我也絕對不會萌生那個窮遊北京的計劃。沒有這個計劃,我可能還會按部就班的繼續著我的生活。也絕對不會和曆史發生那些致命的交集。

為了趕在地鐵漲價時代來臨之前,我把進貨和閑逛兩件事情一起幹了。交代一下,我是混在北京天通苑地區的一個職業小販(城管一來我就跑路的那種),|賣些女孩子喜歡的時尚耳環,戒指,項鏈和高仿的大品牌化妝品等等一些新奇古怪的小玩意。

這一天我坐地鐵去阜外西口的天意小商品批發市場補貨回來,到了阜成門地鐵站,時間還不到十一點。我掐算著時間如果能趕在下午五點擺攤之前回到天通苑,這幾個小時的時間我還能找個免費的景點四處逛逛。

北京的內城遍布著數不清的名人故居,那些充滿著曆史的典故經過時代的變遷被遺忘的湮滅在一片片青磚灰瓦的胡同裏。

我從萬通商場的地鐵口拎著背包過安檢刷卡進站。先到廁所找個沒人的蹲位,把揣在褲兜和衣服兜裏最新款的幾瓶指甲油和打火機轉移到我的雙肩背包裏。沒辦法,這玩意過不了安檢,所以我每次都這麼幹。

從廁所出來我看著牆上的換乘地圖,漫無目地的尋找著我可能感興趣的站點。除去花錢買門票的景點,距離最近又不花錢地方就剩南鑼鼓巷了。於是我便坐一站地到車公莊倒六號線再坐兩站地到南鑼鼓巷。三站地的路程,方便快捷。每次坐地鐵趕上人少的時候我都會想到電影裏的地道戰,四通八達。這個時間段不是出行的高峰,所以我輕鬆的找了個人少的座位,有一搭無一搭的看著車廂裏信號極差的電視,一會演著卡通的公益廣告,一會又是不知道從哪個網站裏下載的狗仔娛樂,當視頻裏出現著什麼日全食新聞的時候,我到站了。

南鑼鼓巷位於北京中軸線東側的交道口地區,北起鼓樓東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寬8米,全長787米,與元大都同期建成。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區之一,至今已有740多年的曆史。自古這裏便是達官顯貴,商賈名流聚居的地方。自從被美國的《時代》周刊精選為亞洲25處你不得不去的好玩兒地方以後,這裏的人氣消費指數不亞於王府井。

鑼鼓巷開通地鐵以後,我去過四次,特別喜歡那裏的氛圍。喧囂中透著貴氣。古韻裏感受著寧靜。

上一次去帽兒胡同的婉容故居,給了看門的大爺十塊錢,到裏麵一通神逛,唯一的遺憾是剛拍了兩張照片手機沒電了。這一次我特意帶了充電寶準備補拍幾張昔日皇後故居的照片,再發到我的朋友圈顯擺顯擺。

到了門口,看門大爺正和兩個蹬三輪的板爺鬥著地主。我繞道大爺身邊小聲的說:“爺們兒,我進去拍幾張照片,給您五塊錢得了,上次來過手機沒電了,啥也沒拍著,成嗎?”

大爺手裏握著牌,扭頭瞄了我一眼說:“進去吧。”

我趕忙要掏錢。

大爺又來了一句:“出來給。”

我趕忙把手收了回來。推門進到院裏。院子還和上次來的時候一樣安靜。拱門,竹林,假山,長廊。靜怡中透著優雅。

我啪啪啪的一通神拍。最後繞道後院,在一顆有大棗樹的院子裏。趴著窗戶挨個屋子看。

在一個屋子的正中一個巨大的屏風引起了我的注意。屏風很特別,像是純銅的一麵鏡子。圍在一個似炕似床的周圍。麵北而立。有點類似皇上龍椅的意思。鏡子裏不時的還能反出幽幽的暗光,隱約照出一些扭曲的影子。

我突然有了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似乎覺得哪裏有些不對勁,趕緊退後抬頭曬了曬太陽。

尼瑪今天是怎麼了,好像出現了兩個太陽,似乎在慢慢重疊。

我又往前上了一步,回到窗戶的跟前,揉了揉可能花了的眼。掏出手機準備拍下那麵金黃色的屏風,貼著玻璃拍了兩張。效果都不是太理想,於是我把手機拍照的閃光功能打開,我站在陽光下,胳膊平伸把手機盡量貼著玻璃按下快門。

一刹那,閃光燈爆閃了一下,一瞬間裏麵金黃色的銅鏡反射出一片刺眼的黃白色光。

我周圍的世界,也包括我自己一下子靜止了。

接著我發現我身邊的房子在轉,而且越轉越快。快的讓我辨不清顏色,隻剩下黑白,感覺世界在倒退一樣,身邊不時的有穿著紅衛兵,解放軍,舊警察,偽軍閥,中山裝,旗袍,馬褂的人仿佛抽象的一樣在我眼前一轉而過,轉得我眼花繚亂。

突然感覺頭上被砸了一下,那一刻我覺得玩完了。這他媽的是地球毀滅了。還沒等我感慨一下,之後我就失去了意識。

一桶涼水把我澆醒,我迷茫的睜開眼,看見一個穿大褂帶瓜皮帽的胖子拎著個水桶正在虎視眈眈的看著我,說道:“哪裏來的淫賊,竟敢私闖民宅?”

我慢慢梳理著思緒,我上貨去了,然後去鑼鼓巷窮遊,然後我去了婉容的故居,在院子裏拍照的時候好像中暑了,然後就出現了幻覺。好像地球要毀滅了一樣,刮龍卷風,把我刮飛了——

現在我醒了,誰拿水潑我,我渾身都濕了,我的第一反應電話肯定進水了。蘋果5啊,我草泥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