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章(1 / 1)

知識鏈接: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區以及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省的自治州或自治縣。

藏區經濟以畜牧業和農業為主。農業主要種植青稞,常吃的食物也是由青稞炒熟磨成細粉而製成的糌粑。還有,當地族人喜愛喝青稞酒,也把它作為款待尊貴客人的重要酒品。

另外,藏族有許多民族節日,如藏曆年、雪頓節等。藏族人民熱情好客,獻哈達是藏族待客最高的一種禮儀,表示對客人最熱烈的歡迎和最誠摯的敬意。

藏族族笛子的傳說

藏族民居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叫朗達瑪的藏王統治著西藏,他十分殘暴,下麵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

一天,藏王帶著大隊人馬出來打獵,他們一路上所到之處塵土飛揚、驚鬧不斷,整個山林不得安靜。最後,他們來到一個獵戶家裏,獵人不在家,帳篷裏隻有美麗的姑娘卓瑪,她看到眼前的這群人,嚇得緊緊地抱著一隻小狗,不敢抬頭。藏王見狀很是生氣,大聲吼道:“這女子真是無禮,見本王來了竟不理不睬!把她給我帶回宮去!”幾個凶悍的大漢上去抓走了姑娘,隻留下她懷裏的那隻小狗在那“汪汪”地叫個不停。

傍晚,獵人打獵回來了,他“卓瑪!卓瑪!”地叫了半天,也不見妻子像往常一樣出來迎接。走進帳篷,他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桌子被掀翻了,青稞酒灑了一地,縫製了一半的靴子正躺在門口。這是出了什麼事了?獵人急壞了,立刻帶著小狗四處尋找妻子,山穀裏充滿了他急切的呼喊聲,也不知道他爬了多少座山、趟了多少條河,卻始終沒有得到回應。

而這時,被帶回宮的卓瑪正忙著洗手裏洗不完的羊毛,受盡了苦難。這還不算什麼,據宮裏的其他宮女說,她們最怕的就是被派去給藏王梳頭。每個給藏王梳頭的宮女都是隻見去,而不見回來。因此,宮裏的宮女一天比一天少,大家都膽戰心驚,生怕被叫去給藏王梳頭。

一天,卓瑪被叫去梳頭,她知道自己的死期到了,臨走時依依不舍地告別了其他同伴。到了藏王那裏,她顫抖地打開了藏王的發髻,頓時被眼前的景象嚇呆了——藏王的頭上居然長了一個又尖又硬的角!卓瑪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所有給他梳頭的人都有去無回了,想到自己也即將被殺死,心裏很傷心,就默默地哭了起來。淚水落在了藏王的脖子上,藏王抬頭認出了卓瑪,就問道:“你哭什麼?”於是,卓瑪膽怯地道出了自己擔心的原因,並苦苦哀求藏王,她保證不會同別人亂說,希望藏王能饒她一命。藏王說沒辦法相信她,她立刻舉手發誓。藏王見她如此可憐,又仔細一想:如果以後天天讓她梳頭,就不會有其他人知道了。最終,卓瑪回到了夥伴們的身邊,她是活著回去的第一人。

藏族的主要食物:①糌粑;②酥油茶;③青稞酒

每當想到自己所遭受的痛苦都是這個可惡的魔頭帶來的,卓瑪就憋不住,想把這個醜惡的秘密公諸於世。可是,違背了誓言是要遭到報應的。一天,她終於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於是,她趁出去洗羊毛周圍沒人的時候,趴到一個老鼠洞口,說出了憋在心中已久的秘密。這樣,既沒有違背誓言,還發泄了自己的怨恨,她覺得暢快極了。

過了兩天,意外的事情發生了,老鼠洞長出了一根又細又長的竹子,而且長得很快,一天比一天粗壯。

藏族的服飾尋找妻子的獵人路過這裏,看到了這根竹子,就想把它砍下來做個笛子,這樣,以後在路上就不會寂寞了。於是,他真的用這根竹子做成了一把精美的笛子。奇怪的是,這支笛子吹出來的聲音既不歡快,也不憂傷,隻會發出一種聲音:“藏王朗達瑪的頭上有角!”

那聲音如此熟悉,獵人終於得知了妻子的下落。他帶著笛子,吹遍了所有的村莊和牧場,人們聽說朗達瑪是個長著角的怪物,都紛紛起來反抗。最終,藏王被起來反抗的英雄處死,百姓們都得救了,他們從此逃離了苦海,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獵人找回了妻子,還把自己的故事編成曲子,到處吹給人們聽,人們漸漸喜歡上了笛子。

現在的藏族人,不論是牧羊人,還是流浪者,人人都愛吹笛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