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FGX密碼是由德國陸軍上校FritzNebel發明,並於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投入使用。ADFGX密碼是一種結合了polybius密碼和置換密碼的雙重加密方案,其中的A、D、F、G、X即為polybius方陣中的前5個字母,它也因此被稱為“ADFGX”密碼。
以軍事中常見的“Attackatonce”這句話為例,先將它以polybius轉換:
polybius密碼也叫棋盤密碼,是利用波利比奧斯方陣(polybiusSquare)進行加密的密碼方式。這種密碼產生於公元前2世紀,是世界上最早的密碼,由一位希臘人提出。之所以稱之為棋盤密碼,是因為該密碼將26個字母放在5x5的方格裏,其中字母i和j放在一個格子裏,如下表所示:
這樣,每個字母就對應著由兩個數字構成的字符,如a對應11,b對應12……,其中第一位數字代表的是字母所在行的標號,第二個數字代表的是該字母所在列的標號。
密碼科技之謎189神秘的ADFGX密碼Fqfvsn。
這樣一來,“Attackatonce”就可以轉換成“AFADADAFGFDXAFADDFFXGFXF”這組字母,這是第一重加密,然後再利用移位密鑰加密,假設密鑰為“CARGO”:CARGOAFADADAFGFDXAFADDFFXGFXFX這是第二次加密,然後再將密鑰“CARGO”中的字母調整為字母表的順序,即ACGOR,每個字母對應的列下麵的訊息即為新的密文,例如,字母“A”對應的為“FAXDF”,“C”對應的為“ADDDG”……於是,一份新的電文就產生了:FAXDFADDDGDGFFFAFAXXAFAFXA。不過在實際應用中,移位密鑰的長度可能有二十幾位字母,且每天都有變化。在此基礎上,還出現過ADFGXV密碼,就是將polybius其中的5x5的格子變成6x6,這使得所有英文字母以及數字0到9都可以混合使用。
這種ADFGX密碼在一戰時,曾一度改變了戰局。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之際,法軍截獲了一份德軍的電報,這份電報所有的單詞都以A、D、F、G、X五個字母組成,與以往的電報有很大的不同,法軍方麵預計德軍可能會發起一場生死決戰,因此破解新的密電成了重中之重。
年僅29歲的法軍密碼局分析員喬治·潘萬中尉接到了這個艱巨的任務。從A、D、F、G、X五個字母中可以判斷,這是采用polybius密碼轉換而來的,但從法軍不斷截獲的德軍電報來看,這又不僅僅隻是簡單的棋盤式代替密碼,潘萬判斷這些密碼在polybius的基礎上再一次經過了加密!
他的判斷是對的!法軍又先後截獲了18份ADFGX電報,潘萬在分析對比了這些電文後,從中發現了一些相似之處,經過反複的驗證,終於破譯出長達20位的移位密鑰。正當潘萬稍稍鬆了一口氣的時候,情況突然發生了變化,法軍在6月1號這天共截獲了70多分德軍密電,這次他們的電報中多了一個字母V!顯然,德軍將他們的棋盤擴大為6x6了。
日趨緊張的形勢容不得潘萬有絲毫的鬆懈,他又開始夜以繼日的破譯工作,在經過24小時的連續工作之後,德軍的棋盤密鑰和移位密鑰又被他找出來了。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天之後,法軍截獲了一份從德軍統帥部發出的密電,密電是發給德軍19集團軍參謀部的。密碼分析員用潘萬分析出的密鑰試譯了一下,一條驚人的消息出現了:速運軍需彈藥如不被發現白天也運!
這是一條對戰爭起了決定性作用的消息,法軍馬上意識到德軍在為一場進攻做準備。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提前6天知悉德軍進攻消息的法軍有充分的時間調集部隊加強防範,在法軍固若金湯的防護麵前,德軍的進攻以失敗告終。這一役之後,整個戰局發生了逆轉,向著有利於協約國的方向發展,曆史也由此被改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