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無法去省城,那麼在哪裏都一樣。現在家裏那麼缺錢,她何不就在縣城念書,替家裏省省?雖然她爸爸還給她留了一筆錢,但那是上大學用的,現在用了,以後上大學又該怎麼辦?
現在有個免費上學的機會,她幹嘛不要?而且,市裏的高中藏龍臥虎,自己去了也未必是最拔尖的,不一定能得到老師的重視。而留在縣城,她就是所有老師的重點培養對象,一切有利的資源都會自發落在她頭上。外部條件有了,自己再努力一下,不會比去市裏差。
於是,這年秋天,阿三背著行李,踏進了離育才中學隻有兩條街的高中,開始了新的征程。
阿三知道自己的弱點,她的英語成績一直不是很好。英語是自己不喜歡的科目,平時考試,自己總是年級第一名,瘸一科沒什麼感覺。可是,若想考上好的大學,就必須加把勁,將英語成績提上去。
在劉小二來信告訴她,他已經收到中國政法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的時候,這個想法更加堅定了。
經過高中幾年的堅持,阿三的英語成績終於提上去了。現在,她的英語成績,能穩定在一百二十分左右。這個成績對於英語高手來說,根本不算什麼,可對於阿三這樣的英語白癡,能補到這個樣子,已經算是極限了。
作為學校重點培養的對象,阿三呆在隻有十個人的精英班裏。這班上的學生成績都是拔尖的,學習能力都很強,老師便很快將新課拉完了,提早進入複習階段。
所以,當劉小二提著行李,坐上開往北京的列車的時候,阿三就已經結束了新課,進入全麵複習階段。
時間在忙忙碌碌中溜走,離高考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
就在阿三信心滿滿的備考的時候,意外卻出現了。
一場震驚全國的地震,給她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也打亂了她所有的節奏。
母親和王叔叔打工的地方在震中,地震一開始他們就與家裏失去了聯係。直到高考結束,仍是沒有他們的消息。
最後,高考成績下來,她以全市文科第一的成績,完成了踏入北京的第一步。然而,在選學校的時候,她卻犯難了。
母親和王叔叔杳無音訊,很可能已經在地震中喪生了。以後,家裏就隻能靠五奶奶那個小店撐著。王小傑才剛上初中,他念書還需要很多錢,五奶奶年齡也大了,一生病就得花錢。家裏原有的積蓄,給小弟治病已經花光了。雖然,她還有不小的一筆錢撐著,可若是她把它用完了,家裏以後要用錢又該怎麼辦?
她不知道該如何抉擇,到底是去北京完成她對劉小二的承諾,還是去省城念剛興起來的免費師範。一邊是兒時的玩伴和自己的理想,另一邊卻是,需要她照顧的家人和拮據的生活狀況。她很想同時滿足這兩者,卻隻能從中選一;這種左右為難的選擇,她真不知該怎麼辦。
阿三為難的走到店子後麵的池塘邊,回憶著她和劉小二的約定,也回憶著他們一起度過的那些快樂時光。她蹲下身,煩躁的往水裏扔著石塊,瞥到一旁的瓦礫,她忽然決定,用瓦礫來確定她未來的路。
就用劉小二教給自己的方法,拿瓦礫在池塘裏打水漂,以瓦礫在水中漂行的單雙數,來決定自己填報的學校。單數個就去省城,雙數個就去北京找他。
她更偏向於念免費師範,因為自己打水漂,瓦礫投出去,總是隻漂一下,就鑽入水底不見了。可是,她心底仍有一絲期盼,希望理想能夠戰勝現實,讓她能夠順著自己的心,選擇下半輩子的人生。
阿三右手捏著一塊深灰色的瓦礫,在心裏默念劉小二的名字,拚著那十分之一二的幾率,用力將瓦礫擲了出去。
【上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