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兩小無猜(1 / 2)

微風吹過,原本平靜的蕩起一陣漣漪。幾頭浮上水麵的小魚像是受到了驚嚇,迅速紮進深水裏。水波微蕩,碧綠的池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著銀白的光。池塘與蒲草甸之間的牛窩氹裏伏著劉小二家的水牛,那沾滿黑泥的身子一動不動,靜靜地伏在那裏,幾乎與泥氹融為一體。如果不是被牛蚊子咬疼了,偶爾甩幾下尾巴,還真像長在裏邊的一塊黑石。

池塘臨屋的堰坎上,一堆灰色的瓦礫,散亂地堆在地上。劉小二雙手撐地,昂著頭坐在旁邊。身旁是一雙染著黃泥的白網鞋,兩條鞋帶纏在一起,歪歪扭扭的倒在一邊。他光著腳丫,無意識的撥弄著池水,嘴裏咿咿呀呀的哼著小曲,時而又轉過頭去看兩眼伏在泥氹裏的水牛。

阿三背著背簍輕手輕腳的走到劉小二背後,悄悄地捂上他的眼睛,故意低沉著嗓音道:“猜猜我是誰”。當阿三纖細的影子映在水塘裏,烏黑的發絲上白玉蘭洗發水的味道隨著微風送入劉小二的鼻孔,他就知道阿三在他背後了。

劉小二彎了彎唇角,輕輕撥開她蒙著自己眼睛的手,轉過頭對著她道:“阿三,那首歌怎麼樣了?明天就要表演了,要不要我陪你練練?”

阿三放下背簍,一隻手拎著劉小二丟在一邊的白網鞋上交纏的鞋帶,將鞋子往旁邊挪了挪,而後和劉小二並排著坐在旁邊。

阿三:“之前練了好幾遍了,現在應該是沒問題了。就是不知道我爸爸能不能聽到。”阿三低著頭呐呐的答著。說完後,又站起來踢了踢腳邊的瓦礫。

劉小二回頭看了阿三一眼,見她神色懨懨,隻顧踢著地上的瓦礫,似乎沒有交談的興趣。也不知道該怎麼去安慰她。

阿三比他小三歲半,卻隻比他低一個年級。他六歲半才上的小學一年級,阿三五歲就念了一年級,二年級直接沒念就跳到三年級。現在劉小二六年級,阿三五年級。明天兒童節他們要合演《一閃一閃亮晶晶》,劉小二吹笛伴奏,阿三唱歌。自從阿三念小學後,每年都會和劉小二上台演出,有時和現在一樣,一個伴奏一個唱歌,有時是詩朗誦,有時又會是合唱。阿三的聲線細膩,歌聲婉轉悠揚。常被教音樂的小楊老師誇獎,說她的就是一隻天生就會唱歌的黃鸝鳥。

阿三是她爸媽唯一的孩子,卻因為是個女孩而被奶奶厭棄。阿三的奶奶常常譏諷阿三的媽媽是“隻會打鳴,不會生蛋的母雞”。阿三的媽媽在阿三之前生過一對龍鳳胎,因為早產,出生不到一月便夭折了。所以阿三雖是他們家唯一的孩子,卻排行第三。

阿三的外公外婆沒有兒子,隻生了四個女兒,她媽媽是老大。二姨夫開了個溫度計廠,掙了不少錢,在市裏買了房子,不常回鎮上,他家的兩個孩子倒是會在寒暑假到外婆家小住幾天。三姨今年三十歲,年初才結的婚,嫁的是一個鐵路工人。小姨今年才二十五,結婚早,現在有個四歲的女兒,小姨夫是個泥水工,時常在工地上做活。

阿三的外公則是鄰鎮中心小學的數學老師,外婆是個赤腳醫生。阿三的外公雖然是教數學的,卻喜歡吟詩誦詞,還有一手好看的毛筆字。阿三上學以前,大多數時候都是在外婆家過的,兩歲便開始跟著外公認字,三歲的時候就會背《鵝》和《靜夜思》。

外公見她乖巧又聰明,便又教她數數和簡單的加減法。五歲的時候,阿三已經能達到小學二年級的水平了。後來被送回來念書,上網一年級就跳過了二年級,直升三年級。其實,阿三並不比其他人聰明多少,隻是她懂事早,知道自己被奶奶厭棄,爸爸也不怎麼喜歡她。她想要得到他們的愛,想要讓媽媽開心,隻有乖乖聽話,好好學習。所以,她平時幾乎不到外麵去玩,每天做完作業幫家裏割完豬草,就坐下來練幾篇毛筆字。有時間的話,還會背一下外公給她的《唐詩三百首》。即使這樣,阿三還是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還是無法讓奶奶和爸爸打心眼裏認同她。

看著阿三因為自己的爸爸可能不來看她的表演而心情低落,劉小二的心有些發堵。

劉小二見她不停地踢那堆瓦礫發氣,鞋尖都踢髒了也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於是便出言道:“阿三,你別踢了,再踢都成碎片了,咱們選幾塊打水漂吧。”

等了許久,劉小二以為不會等到她的回應了,正想要轉移話題的時候,那邊卻傳來阿三低如蚊呐般的聲音。“嗯”而後又飛快地補了一句,“謝謝你,劉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