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孤獨的守望者(2 / 2)

漸漸的,我不斷在老師與住持的勤奮教導下,琴藝日漸增長,我每日清晨,迎著朝陽與露水,不管風吹雨打,烈陽暴曬,獨自一人背負老師的“流泉”琴在祖師爺旁撫琴思韻起來,偶爾會有好奇的路人上前,一臉羨慕與崇拜之意的聽我彈奏,更有一些年齡相仿的青年男女上前來與我攀談,說一些很感興趣,想於我共勉的話語,我都毫不推脫的把它們介紹到寺廟中去,因為那兒,有許多琴藝高超的僧人,那兒,叫“大佛寺”。

。。

日子過得很清閑,也很充實,周圍環境清幽,耳根也十分清淨,雖然過上了靠耕種而生的生活,盡管嘴唇不沾一點油水,但我確實很滿足這樣的生活。

老師名叫謝導,說起他的大半輩子古琴生涯,就算是用一本厚厚的書籍也無法全數說清,我也沒有去了解他的家底,就因為他,是孤獨的文化傳承守望者。

每次夜深人靜的時候,我總能隱隱約約聽到老師那有些落寞的唉聲。

我記得,他曾經對我說了一句連我都覺得心酸不已的話,他說:

當年在唐明時期有著輝煌的曆史,繁盛不衰的琴,琴棋書畫之首,然而現在,懂得古琴的,卻不到兩千人。

多少年來,隨著時代的變遷,傳統文化的流逝,人們逐漸遺忘和冷落了傳承無數代的精髓,開始接受新的事物,開始麵向潮流的生活,有多少人懂得,他們的心酸與憂愁,又有多少知道,他們身上,扛下了多麼沉重的擔子。

他們,是文化的傳承者。

文化傳承的守望之旅,懷揣著薪火相傳的夢想,日漸年邁的他們,不斷在茫茫人海中追尋繼承先輩無處代給我們留下的濃縮精髓的傳承者,是中華文明屹立不倒的頂梁柱。

或許有一天,當傳承落寞而下,你對外宣稱的文明底蘊,那不過是塊沒有了內華的空殼,那時的你,不過是跟隨著時代波紋而湧動的綠藻,在茫茫無際的大海中迷失了方向,更迷失了自我。

那時的你,是否還記得高山流水覓知音,是否還記得廣陵散中的聶政刺韓王,是否還記得讚頌江南水鄉的春江花月夜?

他們,是文化的傳承者。是孤獨的守望者,守望著未知的明天和未來,代代傳承而下的夢,攥緊希望的火種,縱使麵對滂沱大雨,也絕不撒手。

時間的消逝,變老的隻是他們的麵容,因為他們相信,總將有一天,能將心中的火焰傳播出去,就算他們肩負著難以延續卻必須肩負的沉重壓力。

他們,是文化的傳承者。

他們,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

不知不覺,一年過去了,我也順利的拿到學校的畢業證書,我沒有去麵試那些薪酬樂觀的工作,而是回到那簡陋的木屋,繼續增進琴藝,從懵懂的少年直到我與古琴的相遇,我意識到了自身存在的價值。

雛鷹遲早要麵向廣闊的高空,就連老師,也不斷催促我接上現實生活的軌道,因為他的守望之旅已經終程,而我,姬墨,嶺南古琴第九代傳人,是時候該,踏上夢想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