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愚者之寶(1 / 3)

經過幾個小時的後路程,眾人越來越相信何雲的話,因為目前的通道,已經可以明顯的看出了圓形的弧度。最終,他們來到了一座石門的門口。

與其說是石門,倒不如說是一塊巨大的石球堵住了門口。隻需要一個人輕輕用力,就可以將石球順著凹槽滾向一邊。

推開了石門,一行五人麵前出現了個石室,石室門口的上方驟然落下一束光,仿佛是聚光燈一般,但又不似聚光燈那樣刺眼。整個光芒充滿著聖潔。眾人抬頭仰望,光柱好似水銀般慢慢流動,分散聚合,最後形成一個巨大六芒星,一瞬間,整個石室每一片角落都充滿了光輝。這是一種柔和的光芒,一種聖潔的感覺,何雲此時的感覺好像回到了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

“神跡”西爾莎喃喃道

這個石室類似於一個小型的教堂一般,長寬有50多米,高7,8米。何雲聞到一絲香氣,這應該是一種凝神香,這種香料可以安神靜氣,大部分的教堂都會使用這個。有毒,開玩笑,一個可以把教堂建在地下20米的地方,咋樣都不會用這種落後的手段。

兩邊的牆邊擺放著石質的書架,書架上似乎有一些書籍被厚厚的塵土所覆蓋。教堂的盡頭掛著六芒星。

與何雲東張西望所不同的是其它四人,都露出一絲膜拜的狂熱表情,仰望遠處的六芒星。

「我們所有的美德,所有的勝利,所有的聖潔思想,都單單屬乎他。」

何雲的心中突然有人詠唱到,這種聲音仿佛天邊傳來,直接送進他的大腦一般。何雲猛地轉頭看向其他人,其他人依然的狂熱的看向六芒星,唇角微微吟唱,似乎低聲吟唱著什麼,但又聽不到聲音。

六芒星,猶太教堂,阿道夫希特勒,這似乎又是一個新的謎團。何雲苦笑著不理會其他四人,走向旁邊的書架。

輕輕地拂走厚厚的灰塵,書架上的大部分是一些羊皮卷紙,上麵寫著一些希伯來語,簡單的看下是聖經裏麵的內容。

歲月是一把殺豬刀,不管是多麼皮糙肉厚的好豬,在這把刀下都隻能支零破損。“又是不亞於死海文書的考古發現”何雲表現的很淡定,他更希望去了解阿道夫希特勒得到了什麼,而不是街麵上幾塊錢一本的聖經。

一塊巴掌大的熏烤痕跡的龜殼,引起了何雲的注意。輕輕的吹去龜殼上的灰塵,龜殼與以往的龜殼不同,它不是橢圓形,而是五角形,邊緣有被切割熏烤過的痕跡。龜殼的正中央微微凸起的4個黑色的小疙瘩共同構建成一個十字架。手指摸上去,黑色的小疙瘩圓潤如小珍珠一般。

“洛書”何雲喃喃道,洛書隻存在曆史遺傳下來的文字中。傳聞有三,一說伏羲氏時有龍馬從黃河出現,背負‘河圖’;有神龜從洛水出現,背負‘洛書’。伏羲根據這種‘圖’、‘書’畫成八卦,就是後來《周易》的來源。二說大禹治水之時,有神龜出於洛水,其甲殼上有此圖象,結構是載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陽數,四隅黑點為陰數。所以又稱龜書,隻要是龜殼上的顯示天地玄機都成為龜書,洛書。

但在真正的記載中,洛書從來沒有出現過,學術界公認中國古籍第一次記載河圖、洛書的是西周初期王宮史官記載的《尚書?顧命》篇。該文記載說: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執政十九年後病逝,西周史官在周成王之子周康王於洛邑文王太廟大室中舉行的繼位典禮上看到:“越玉、五重、陳寶、赤刀、大訓、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圖、洛書在東序”(《尚書大傳文》)。《今古文尚書全譯》對這段文字注釋道:“越玉、陳寶、弘璧、琬琰、大玉、夷玉和天球,均為不同產地的寶玉;序,牆也;赤刀,為周武王伐紂時用的刀,赤色,周正色也;大訓,為記載先王訓戒的典籍;河圖、洛書,為古代地圖、書籍。”(見張讚恭《河圖洛書不能隨意否定》)。關於洛書的來源,《周易?係辭上》載:“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這是我中華民族5000曆史的證明,真實的曆史文本,何雲內心充滿激動。他偷偷瞥了眼另外四人,他們跪在六芒星前繼續禱告,將龜殼放入自己的內兜裏。讓我來,總得給我些好處吧。

他可是清楚的知道,這次行動結束後報酬絕對不會虧待他,但僅僅隻是錢,對於羅斯柴爾德家族來說,錢隻是銀行裏的數字和讓印鈔機多工作幾個小時生產出來的油墨紙,而想要從貪婪成性的猶太人手中拿到他想要的東西,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