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一手持鐵棍身披袈裟的老僧來到了小林村。
對於小林村的村民而言,這突然到來的老僧並不受待見,事實上,也沒人會歡迎一個目光總是停留在女人身上的糟老頭,因為袈裟和禿頭,村裏人雖然不喜,倒也沒有趕走他。
老僧在山間苦尋多日,最後找到了一座荒廢的寺廟。
僧人也是人,也要吃飯睡覺,可是寺廟距離小林村太遠,沒有人會翻幾個山頭跑去求佛,這也就導致了老僧隻在寺廟待了幾天,最後隻能拿起鐵棍走下山去。
說得好聽點,這叫下山化緣,體驗人間疾苦。說得難聽點,這就叫做混吃混喝,能騙一個算一個。
村裏人從開始的無視,到後來再也無法忍受這猥瑣的老和尚,於是紛紛出言,讓他離開小林村。
走投無路的老和尚,最後離開了小林村,前往其他村子謀生。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老和尚深夜趕路時掉進了一片墓群,心頭大罵晦氣之時,卻找到了一個破爛木箱,裏麵裝滿了各種符紙。
因為符紙,老僧回到了寺廟,靠著這些符紙,蘭葉寺漸漸有了人煙。
十多年之後,老僧忽然發現符紙已經被揮霍一空,隻留下了一個破爛木箱。沒了符紙,也就意味著將失去香火錢,看著越來越少的求佛村民,老僧急中生智,對白寒說出了一段月家傳奇往事,並讓他把箱子交還給月家。
白寒不僅沒有起疑,反而興奮連連,畢竟能裝符紙的箱子不可能平凡到哪裏去,所以就這麼跑了出來。
白寒並不知道,老僧的一通豪言都是瞎編出來的,箱子下麵隻寫了月家,洛城則是老僧酒後忽然冒出來的,好在老僧運氣不錯,洛城確實有月家。
林侯是白寒自幼的玩伴,很是要好,家中父親從商,產業頗大,認識很大一路人,白寒托林侯打探洛城月家,結果是洛城確實有月家,這也就是白寒之所以相信老僧的原因所在。
幾日前,林侯找上了白寒,說是月家的人會途經柳陽村,這也就是白寒為何出進入商隊的原因所在。
白寒不知道的是,此時抱著酒壇胡言亂語的老僧壓根就不知道洛城有月家,至於不菲的酬勞,連箱子是不是屬於洛城月家的都不清楚,又何來酬勞之說。
深夜,一場小雨打濕了樹林,水滴沿著綠葉滑落,在泥濘道路上濺起了顆顆細小水花。
作用久經商道十餘載的護衛頭領,楊鐵選的位置確實很好,這裏距離官道不遠,四周又有濃密樹林遮掩,站在官道上隻能看到斜坡,根本無法發現發現林中的休整的眾人。
楊鐵睜著雙眼,來回思考著少年的話語,他本不相信血光之災的說法,可是馬車中那美麗少女給出的報酬實在太高了些,這短短一趟路程的報酬,足以抵過一次長途護送,越是思考,他便越難以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