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新聞傳播效果的研究,的確說不上是什麼新鮮話題,甚至完全可以說是陳舊不堪的了。但是,本課題的側重點在於,對於新聞傳播效果的具體實現過程,也就是新聞從發布到實現預期的傳播目的,尤其是進一步而對於受眾和社會現實發生一定改變,其具體環節和程序是怎麼樣的。相對而言,這樣的研究更需要進入比較微觀的層麵。當然,限於很多複雜的條件,我們現今的研究成果依然還留有很多未解之謎。但是我們也認為,這樣的研究畢竟是有重要意義的。而且,這樣的研究無疑還需要更多專家、學者們不斷進行努力。傳播效果的實現,的確是有規律可循的,掌握了這樣的規律,對於我們更好地在建設和諧社會中發揮新聞傳播的作用,對於人類文化的更加健康發展,是具有積極意義的。我們的課題雖然是基本完成了,但是,我們對於這樣的問題的研究,還將不斷地進行下去。
在這一課題的研究中,我的幾位研究生作出了很大貢獻。其中,我們吸收了謝小芳畢業論文的一些研究成果。而我近兩屆的研究生安鑫、王禕、郝豔輝、張曉偉等,都直接參與了整個課題研究的過程,分別撰寫了部分章節的初稿。而在本課題的研究中,我還有意識地吸收了兩位比較優秀的本科生參加研究,孔亮在上學期間就成為了一名有一定影響的實習記者,正式進入媒體後,又很快連連獲獎。所以,他有著比較紮實的對於新聞實現傳播效果的實際體驗。我們的研究中就采納了他的案例分析。還有一位是侯冰舒,他在本科即將畢業時又考入美國的一所大學繼續就讀。在美國讀書期間,他調查和了解了美國新聞以及國際新聞傳播的一些效果問題,我們也作了重要的參考。在本書出版之際,特向這些優秀的學生表示感謝!並希望他們在自己未來的學業和事業中取得更加輝熄的成就。
我們在此還應該特別感謝的是,上海大學影視學院的領導,尤其是金冠軍院長、戴元光教授、新聞係主任張詠華教授、文科處處長吳信訓教授等,他們都自始至終關心和支持著本書的寫作,一直在各個方麵給予極大的鼓勵和督促,使得這本書的寫作能夠進展順利。
另外,還有許多人為這本書的寫作付出了辛勞。在此一並表示感謝!
書稿交出來了。我總算是可以暫時喘口氣了。然而,新聞總是以“新”為生命的,新聞理論和研究也顯然更需要不斷地與時俱進。新聞,在改變著世界,我們的新聞研究,也有望能夠對於新聞有著更加向好的改變。所以對我來說,對於新聞傳播效果的研究,更艱難的工作也許還在於以後的更細致深入的研究。
郝雨
2010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