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斑駁,兒時又能知多少,最最初的記憶是什麼呢,太遙遠,還是太弱小,片刻記不得。能夠記得的一些最初記憶還似是而非,更多的更像是自己的幻想與看到了兒時的照片所融合的夢幻場景,讓人心中莫名的安寧與觸動,歲月變遷,曾經總是那麼留戀,留戀那未知的一切,無所事事,心有戚戚的時候,回顧一番,可以有觸動,可以有孤獨寂寞冷清,亦可以有所明悟。人生莫過如此。
記得偶爾有那麼一些記憶深刻的,可以是莫名間的痛楚,可以是莫名間的喜悅,亦可以是麵對一成不變而偶爾出現的失誤讓人倍感新奇,也可以是自我內心的一些小小心思而讓人啼笑皆非,也可以是懵懂的青春與躁動的年華,誰人可知,誰人可曉,我們那顆小小的內心,如果去慢慢發覺,會不經意間有很多東西流露出來,而這些就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與痕跡,亦是我們人與人的最赤誠的溝通聯絡,讓人的內心得到升華與進化,不斷的感悟與品味。學會正視自己,麵對自己的一切,成為自己的知己,才能夠置身事外,用客觀的角度去分析事物,讓自己更冷靜,讓自己更聰慧,讓我們更能看到實物的本質,從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誤和麻煩。
幼兒之時的記憶確實斑駁,所以有些似是而非,亦不知所謂,但總歸是一份珍貴畫麵,也沒有多少,不如就描述一下好了。應該沒上過幼兒園,可能是上的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大概是吧,記得一幅畫麵,把我送進了學校,但是卻不舍父母,有些害怕,所以就哭鬧,然後父母將我送進教室,而後站在窗台的樣子,不太清晰具體。總是感覺似夢似幻,不太真實,好像是自我內心的一種補充內容,因為總歸是太過幼小,不太記事,然後內心的自我安慰一樣的給自己一幅如此畫麵似得,除此之外,真真切切的卻再無其他的記憶。
小學之後,記憶雖然也大部分的被埋藏與深不可及的歲月裏,但是總歸還是懂事了一些,有了一定的深刻記憶,使人能夠記住,從而不輕易忘懷,這也許就是慢慢有了自己的思維的開端,因為有了記憶,有了思想,再有了自己的自主思維,那麼也就懂得了思考
很多事情都不記得了,就敘述一些記得的事情和故事,再加上以現在的一些思考方式和客觀的角度去自我評說一番。比較散亂,就隨意了。畢竟是記憶,不可能那麼完整和有步驟。至於說是幾年級就更難以訴說了,隻是大概知道是小學或者初中或者什麼階段罷了。
小學在村子裏,平常的路程也就是那麼公共汽車兩站路差不多的樣子,在學校裏,學習的話,屬於中等吧,至於是偏上還是偏下,貌似沒什麼意義,總之就是不高不低,有點自己的小思路,感覺那時候語文很難學,數學好像很簡單,為此還被數學老師好好培訓了那麼幾次,隻是不爭氣也不知道什麼反正還是那樣子,不上不下的,湊合著過。而語文對我來說真是大難題,我記性不好,背東西特別笨,總是不喜歡去背那些課文古詩詞什麼的,因為他們要麼太長了,要麼不知道什麼意思,根本記不住,回回被留下不準回家繼續背課文。你還別說現在的孩子早戀,我那個時候不是什麼早戀,但是小孩子自然也有小孩子自己的觀點和喜歡,那個時候我記得我對半裏麵一些小時候的女同學很有好感,要知道女大十八變,每個階段的感覺和美麗都不一樣的,那個時候我記得我懵懵懂懂對那個班長挺有好感,好像是感覺她挺漂亮,隻是小朋友能幹什麼,頂多就是吸引注意力,記得有一次,沒背會課文,無奈天都黑了,時間不記得了,然後在哪兒背課文,好像還有幾個小同學陪著一起,嗬嗬,然後我背課文的時候,好不容易有了和有好感的美麗小女生在一起,自然挺高興,然後蠻興奮的去撩撥人家,在現在來看其實很簡單,就是小屁孩沒事找事,吸引小女生注意力,當時怎麼做我忘了,但是我記得那姑娘怎麼對我的,貌似是嚴厲的斥責了我一頓,會不會背,然後蔫了,還是不會背,然後磨磨唧唧的,和大家一起去等待熬時間和努力背書,到了一定的時間段,不記得成果如何,但是最後確實都走了,沒辦法小學生也不能一直不讓下課吧,最後就走了,記得走出學校之後,第一次有了放學之後天都黑了的經曆,看著小村路上的那些汽車大燈,感覺挺稀奇的,這在我的記憶力也算是留下了一筆濃重的色彩,畢竟第一次,所以感覺很新鮮,至於回家之後怎麼樣了,不記得了,反正沒什麼印象,好像是可能不太晚吧。所以沒人在意又或者是遺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