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內是糧草充足,但是隻有一萬三千左右的士卒,外麵無邊無際的漢軍少說也有十多萬。
這踏馬還打個屁!
一時間織田信長眼前有些恍惚,他不知道接下來的路怎麼走,甚至想要一死了之。
“不!”
“我還不能死!”
“漢室有句話說得好,好死不如賴活著,春秋時期就有君主勾踐臥薪嚐膽二十年,最後重回巔峰!”
“我織田信長未必不行!”
想到這裏,織田信長長歎一聲喚來身邊親衛:“去摘下明智光秀的頭顱,再去找些荊條來!”
織田信長這一次就打算負荊請罪、臥薪嚐膽。
既然漢室要橫掃天下,那他就幫助漢室一統天下,隻要他活得夠久暗中培育自己的力量,相信他肯定可以像勾踐一樣——重回巔峰!
……
“嘎吱——嘎吱——”
城門的打開頓時吸引了劉梟的注意,他抬手製止了攻城的號令。
指不定這座滿是糧草的城池有一位好城主,看著這情景直接前來投降也說不定。
果然不出劉梟所料,一位身高六尺的壯漢背負荊條、赤裸上身,騎著馬來到漢軍陣前。
“放人進來!”
漢軍自動讓出一條大道供壯漢通行,不過為了劉梟的安全,距離劉梟十步的距離織田信長就被攔下。
“來者何人?手中所持何物?”
劉梟看到這個負荊請罪的倭人手裏還提著一口木匣。
“罪臣織田信長無意冒犯大漢天朝,麾下將領明智光秀擅動兵戈,罪臣已經將其斬首”,織田信長低下頭,雙手舉起木匣。
“罪臣願意舉國歸附,望大漢天朝能夠赦罪!”
織田信長的態度恭敬異常。
劉梟身邊的法正都十分意動,接受蠻夷的歸附大漢做得多了,能夠兵不血刃的拿下織田國肯定是一件大利好的事情。
但是劉梟可不這麼想。
他可是知道曆史上的織田信長被明智光秀弄死了,沒想到這裏居然發生了變化。
接受大鬼子的投降?還是織田信長這樣在東瀛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存在,劉梟沒有一點底氣呀!
劉梟輕輕揚起馬鞭說道:“汝有古之勾踐的風範,奈何我非今之夫差!”
臥薪嚐膽的故事法正自然知曉,頓時明白劉梟的心意,不過他也沒有在意劉梟的選擇,畢竟以他們的實力能夠橫推織田國,也不是非要接受投降。
織田信長眼中閃過一抹狠厲,拔出腰間的短劍就要刺殺劉梟。
“找死!”
其周圍的魏武卒迅速拔刀砍斷織田信長的四肢廢了他。
劉梟看著織田信長的頭顱頗有些自豪,這就是東瀛的英傑織田信長,如今不照樣被他斬殺。
“斬其首,傳示諸國!”
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裏。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劉梟一直記著這句話,但是現在他對這句話卻是有著新的理解。
不是說侵犯大漢的人,雖遠必誅,而是凡阻攔大漢前進步伐者,皆為取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