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難以接受這樣的結果。
憑借二流武將的身手,擋在他身前的五位魏武卒直接被擊退,柴田勝家目露凶色的逼近劉梟。
看著一步步逼近的柴田勝家,劉梟毫無興致的打了一個哈欠。
他見識過諸多一流武將,感受過太史慈那等武將的氣勢,區區一個二流武將還真不算什麼。
“圍殺此賊!”
劉梟爆喝一聲,同時施展出火攻之術,朝著柴田勝家的方向發射一團火焰。
五六個魏武卒牽製著柴田勝家,在火焰降臨的那一刻又四散開來,柴田勝家沒有任何閃避的空間。
“砰!”
火焰焚燒之後,柴田勝家身上的鎧甲直接變得烏黑,身上的氣勢也逐漸弱下去。
趁此時機,周遭的魏武卒在柴田勝家身上留下一道道深刻入骨的傷痕。
柴田勝家是猛將不錯,但那不代表他能在以單體戰鬥力著稱的魏武卒中橫行,即便沒有劉梟的這一擊,魏武卒擊殺柴田勝家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主將當場陣亡。
堵在東門處的倭寇看看城門外的慘狀,又回頭看著衝天的喊殺聲,紛紛丟下武器抱頭偷襲。
他們已經沒有任何逃脫的希望,與其殊死一搏不如直接偷襲,反正再差的情況也不過是死掉。
但是劉梟可沒準備全部接受這些俘虜。
大量的俘虜不僅要消耗糧草,而且還要時不時擔心對方會不會反戈一擊,劉梟可沒有心情到時候四處鎮壓起義。
“本王隻接受你們其中的一半人投降,你們是織田國的武士,想要投降自然要交出投名狀。”
投名狀!
一位士卒左右觀望兩秒,抄起腳下的砍刀就砍下一位戰友的頭顱,即便這個戰友和他很熟悉。
砍死他之後,這個士卒十分興奮地走出東城門。
劉梟也是有意把這第一個士卒當做標杆,當即麾下親衛解除這個士卒的武裝,扣押起來表明接受其投降。
幾乎是前後腳,東門處的倭寇就開始互相殘殺,刀刀見血絲毫不留情麵。
一刀接著一刀,英勇的就像是東瀛最勇武的武士!
一刻鍾之後,城門就變成一片血泊。
萬人左右的倭寇現在隻剩下大約三千餘人,可不是每一個斬殺同袍的人都能走出城門,往往是這邊剛殺完那邊就被其他人當做投名狀殺了。
簡單的兩句話,直接讓倭寇大幅度減員。
劉梟很是嘲諷的說道:“三千從血泊中殺出來的東瀛武士,剛好可以用他們當做前鋒去攻打織田國,也算是物盡其用吧。”
東門的突圍最後以失敗告終。
但是明智光秀與豐臣秀吉二人則是在一番廝殺後迅速逃離,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隊伍中的傷員直接被拋棄。
二人加起來四萬多的士卒,在丟下一萬的屍體後才成功撤離。
大名織田信長正從王城南下,率領自己的親衛,準備給北伐的漢室迎頭痛擊。
當然,他可不知道自己派去的大將一個個死傷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