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reference_book_ids\":[7071200596837010446,7085661452316445733,7267090239162682427,6833642850618444808,6959122730671164446]}],\"235\":[{\"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35,\"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2,\"start_container_index\":235,\"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6},\"quote_content\":\"《本草綱目》reference_book_ids\":[7274904031732960311]}]},\"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190. 草魚
別名鯇、油鯇、草鯇、白鯇、草根(東北)、混子等。淡水魚,背和鰭為青黃色,棲息在水的
底層,以水草為食。
【營養成分】
內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
【藥膳方劑】
冬瓜鯇魚湯
【原料】冬瓜250~500克,鯇魚200~250克(魚尾較好)。
【製法】先用油煎魚至金黃色,放入冬瓜,加清水適量,文火燉3~4小時,加食鹽調味服食
。
【用法】食用。
【主治】高血壓,肝陽上亢,頭痛眼花。
191. 鰱魚
別名白鰱、白腳鰱等,主產於黑龍江、吉林、遼寧、長江、珠江及江西諸流域,是我國養殖
魚類之一,也有野生。銀白色,體長可達1米。鰱魚有白鰱與花鰱之分,白鰱色淺頭小,稱
“鰱”,花鰱色深頭大,稱“鱅”,又叫“胖頭魚”。
俗話說:“青魚尾巴鰱魚頭”,鰱魚味美,以頭為貴,尤其在小雪後,腦滿肉肥,其味尤佳
,稱為“雪鰱”。拆燴鰱魚頭是傳統名菜,方法是將骨刺除去,但其形不散。其肉不碎,香
濃肥潤。
鰱魚內含有的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及氨基酸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鰱魚入肺,脾
經,對胃寒腹痛、肺寒咳嗽、皮膚粗糙無光澤均有治療作用,婦人產後囚氣血不足而缺乳,
常食用之大有益處。
【營養成分】
每100克鰱魚中含有水分77. 8克,蛋白質17. 8克,脂肪3. 6克,灰分1. 2克,維生素A
20微克,硫胺素0. 03毫克,核黃素0. 07毫克,尼克酸2. 5毫克,鉀277毫克,鈉57. 5毫
克,鈣53毫克,鎂23毫克,鐵1. 4毫克,錳0. 09毫克,鋅1. 17毫克,銅0. 06毫克,磷19
0毫克,硒15. 68微克。
【藥用功效】
溫中散寒,補中益氣,營養肌膚。主治胃寒腹痛、腹脹、風寒咳嗽、肌膚無光潤。
【藥膳方劑】
1. 鰱魚肉丸湯
【原料】鰱魚肉300克,火腿末5克,火腿片10克,水發香菇1枚,料酒、精鹽、味精、蔥、
薑、雞、熟豬油適量。
【製法】將魚肉洗淨斬成肉泥,加水,鹽少量,放入碗中,順時針方向攪拌至無黏性時,再
加水少許拌勻,放置5分鍾,加入蔥末、薑末、火腿末,味精、料酒、熟豬油,拌勻成茸,
用手擠成核桃大小的魚丸,入鍋中湯裏燒開。將鹽、味精、雞油放入大湯碗中,加入做魚丸
的原湯,再用漏勺輕輕地將魚丸盛入湯碗。將火腿片放在魚丸上麵成三角形,香菇用做魚丸
的原湯焯熟,放在用火腿片擺成的三角形中間,撒上蔥段即成。
【用法】食用。
【主治】年老體弱、久病或病後氣血虛衰、脾胃虛寒、營養不良而引起的皮膚粗糙或皮膚幹
癟枯槁無華等病症。
2. 鰱魚赤小豆湯
【原料】鰱魚1條(500克左右),赤小豆50克。
【製法】將鰱魚去鰓、鱗、內髒,入鍋,加水1500毫升,煎煮赤小豆熟透時即成。
【用法】食魚,飲湯。
【主治】水腫。
3. 鰱魚湯
【原料】鰱魚1條(1000克左右),幹薑15克,精鹽1. 5克,味精1克,胡椒0. 5克。
【製法】將鰱魚洗淨去鰓、鱗、內髒,薑切片,入鍋,加水1500毫升,水沸時入精鹽、胡椒
,煎煮1小時後入味精即成。
【用法】食魚,飲湯。
【主治】胃脘部畏寒,食少納差。
4. 鰱魚頭燉豆腐
【組成】鰱魚頭1個(約1000克左右),豆腐500克,薑15克,蒜10克,白糖5克,米酒10毫升
,豆辦醬10克,醬油15克,植物油25克,味精{克,精鹽2克。
【製法】魚頭去鱗除鰓,洗淨,用刀在魚頭及背部肉段上各深劃兩刀,放在盛器裏,頭部剖
麵塗上壓碎的豆辦醬,加醬油稍醃漬一下。豆腐切片,入沸水煮5分鍾,撈起控幹水分。薑
、蒜頭切片、炒鍋燒熱加油,燒至八成熟時,將魚正麵下鍋,放入米酒、薑片,加蓋稍燜後
,加入精鹽、白糖、水500毫升、豆腐,燒沸後煮30分鍾,倒入砂鍋,放小火上煨5分鍾,再
移到中火上燒2~3分鍾,加入蒜片、味精即成。
【用法】食用。
【主治】胃炎、月經不調、皮膚粗糙無光澤。
【食用宜忌】
鰱魚性溫,多食令人內熱門渴、口舌生瘡、便秘,瘡瘍者應慎食。
192. 鯉魚
別名鯉、赤鯉、黃鯉、白鯉、鏡鯉、大鯉魚。淡水魚,長可達1米,有須兩對。尾稍紅
,原產亞洲。兩千多年來,鯉魚一直被視為魚中上品,黃淮一帶有“沒有老鯉魚不成席”的
說法。除了作為美味外,鯉魚還是一種觀賞魚,相傳明朝萬曆年間,禦花園中就養紅鯉魚。
當時有一位大臣餘樊學因“代天巡狩”有功,在告老回鄉時,皇帝以紅鯉魚賞賜,讓他帶回
家鄉飼養。這種紅鯉魚形似荷包,故名“荷包紅鯉”,是江西婺源的特產。
黃河鯉魚
黃河鯉魚曆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春秋時代就有名氣,史書上曾有“黃河之尺鯉,本
在虞津居”之記載。在古代《醫林纂要》上也有記載:“彩而金者,洛鯉最貴,江漢次之,
吳會而下”,並有“一登龍門而身價百倍”之美談,曆史上曾作為貢品上貢朝廷。黃河鯉魚
以肉質鮮嫩、營養豐富聞名全國,已列為中國四大名魚之首。黃河鯉魚體內含鈣、磷營養素
較多,刺少肉多,個大味美。具有和脾養肺、平肝補血之作用。
【營養成分】
每100克鯉魚中含有水分76. 9克,蛋白質17. 6克,脂肪4. 1克,灰分1. 1克,碳水化
合物0. 5克,維生素A25微克,硫眩素0. 03毫克,核黃素0. 09毫克,鈣50毫克,鉀334毫
克,鈉53. 7毫克,鎂33毫克,鐵1毫克,錳0. 05毫克,鋅2. 08毫克,銅0. 06毫克,磷20
4毫克,硒15. 38微克,尼克酸2. 7毫克。
【藥用功效】
鯉魚食用肉細嫩,味鮮美,營養豐富,對人體大有益處。鯉魚全身可入藥,可治療肝硬化
、腹水、水腫、慢性腎炎、咳嗽氣喘、鼻衄、反胃吐食、中耳炎等。
魚目:治刺在肉中、中風腫痛者,燒鯉魚目作灰,納瘡中,汗出即可。
鯉魚皮:主治隱疹,治魚鯁骨橫喉中,六七日不出,鯉魚鱗皮合燒作屑,以水服之,未出再
服,以出為度。
鯉魚血:治小兒丹腫及瘡瘺,治口眼歪斜,攪均後塗之。鯉魚湯:主治小兒肌瘡,搗敷,並
治痔瘺有蟲,灸熱帛裹坐之。
鯉魚齒:主治石淋。鯉魚齒燒灰;酒服,治小便不通。
鯉魚膽:苦,寒,有毒,治目赤腫痛,青盲障翳,咽喉腫痛,和藥做丸服或取汁補用,
鯉魚脂:治小兒癇疾、驚悸。鯉魚腦:點目治青盲。
鯉魚鱗:治吐血、鼻出血、崩漏帶下、淤滯腹痛、痔漏。
鯉魚肉在ATP的幫助下,能使體肉的NH3與穀氨酸合成無毒的穀氨酰眩,使血氨下降,從而減
輕肝昏迷症狀,因此有降血氨的作用。鯉魚還能增加機體的抗病能力,用於汞、鉛、苯的慢
性中毒,有抗過敏,促進傷口愈合作用,也有改善心肌及血管代謝的功效。
【藥膳方劑】
1. 清蒸鯉魚
【原料】鯉魚1條(約600克),玉蘭片50克,香菇50克,西紅柿50克,菜心50克,雞油50
克,精鹽、味精、料酒、茴香各適量,蔥、薑、蒜各10克,植物油500克(實耗50克)。
【製法】洗淨鯉魚,剖斜刀。蔥切斜塊,薑蒜去皮切片:玉蘭片切片:香菇開水泡發洗淨
,切去根蒂:西紅柿用開水燙過,去皮切斜塊;菜心用開水燙一下。將炒鍋置旺火上,倒入
植物油,燒至6成熱時,將魚下鍋,急速撈出,放入魚盆內。加入料酒、精鹽、味精、雞油
、玉蘭片、香菇、蔥塊、薑片、茴香、蒜片,放少許水,上籠大火蒸20分鍾:揀去調料,
放入另一個盆內。將原湯倒入湯鍋內上火,加菜心、西紅柿,最後放雞油少許。煮沸後將
湯澆在魚身上即可食用。此藥膳佳肴魚肉鬆軟,鮮嫩清香。
【用法】食用。
【主治】水濕內盛,水腫脹滿、泄瀉、小便不利,以及黃疸、妊娠水腫等症。
2. 鯉魚赤小豆湯
【原料】鮮鯉魚1條(500克左右),赤小豆150克。
【製法】將鯉魚洗淨,除去魚頭、鱗、骨、內髒,與赤小豆入鍋加水2600毫升,燉至魚熟豆
爛時即可。
【用法】吃魚、豆,飲湯。
【主治】肝硬化、腹水。
3. 鯉魚燉腐竹赤小豆
【原料】鯉魚1條(重約750克),赤小豆100克,腐竹100克,生薑10克,頭蒜10克,植物油20
0克(實耗油30克),黃酒5克,精鹽1. 5克。
【製法】先將鯉魚宰殺,去鰓及腸雜,可以不去鱗,洗淨,放入熱油鍋中炸香備用。腐竹洗
淨,用潔淨幹布抹幹,切段,放入沸油內炸香,備用。赤小豆煮熟,生薑切片,蒜切片,炒
鍋上火,放油25克,燒熱,先煸生薑、蒜至香,灑入黃酒,放入熟赤小豆和炸好的腐竹,加
入清水500克,先燜15分鍾,再放入鯉魚,燜熟,加入精鹽即成。
【用法】食用
【主治】食欲不振、水腫、氣血兩虛。
4. 鯉魚冬瓜黃瓜湯
【原料】鯉魚500克,冬瓜800克,黃瓜300克,蔥10克,薑10克,胡椒粉0. 5克,精鹽1. 5
克,味精,克,植物油20克,清湯1000毫升。
【製法】魚肉洗淨,切成塊,加酒、鹽漬15分鍾。蔥切末、薑切片,鍋燒熱,放入油,油六
成熱時下入蔥、薑,煸出香味,放入魚,煎黃後,加入清湯,用小火燜煮30分鍾,放入切好
的冬瓜片,熟黃瓜厚片,加入味精、胡椒粉,凋好口味,再煮幾分鍾即成。
【用法】食魚、冬瓜、黃瓜,飲湯。
【主治】慢性腎炎、黃疸、肝腫大等症。可用於肝癌腹水腫脹患者。
【食用宜忌】
鯉魚不可與狗肉同食,同食能產生對人體不利的物質。服天門冬、朱砂之人不可食。所有的
魚膽都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毒性成分,千萬不要吞食魚膽。
193. 鯽魚
別名鮒,鮪,為鯉科動物鯽魚的肉或全體。淡水魚,體型側扁,背脊隆起,長可達20多厘米
,頭小無須,俗稱喜頭、鯽拐子(湖北)、鯽瓜子(東北)、河鯽魚(上海)、月鯽仔(廣東),古
稱鱝、鮒、寒鮒。全國各地河流、湖泊、池沼中均有分布。鯽魚的生命力強,味道鮮美,有
“鯽魚腦殼四兩參(珍貴)”的說法,自古以來就是產婦的催乳補品。
鯽魚性平,味甘,可益氣健脾、利尿消腫、清熱解毒、退絡下乳,適用於脾胃氣冷、食欲不
振、消化不良、嘔吐乳少、消渴飲水、小腸疝氣等病症。鯽魚對慢性腎小球腎炎水腫和營養
不良水腫等病症有較好的調補和治療作用。
現代研究表明,鯽魚肉中含有很多水溶性蛋白質、蛋白酶和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魚油中
含有大量維生素A和不飽和脂肪酸等,這些物質均可影響心血管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促
進血液循環、常食鯽魚對心血管疾病患者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鯉魚全身皆可入藥。腦:治
耳聾;卵:治目中障翳,治久咳、久痢、脫肛;膽:止疼,殺蟲,治小兒疳積;鱗片、骨:
能止血,利濕止帶;鯽魚血:有增強人體抗病防老的作用。研究發現,從鯽魚組織中町分離
出一種具有刺激生長作用的物質,有促進生長作用:鯽魚還含有性激素樣作用的物質,有
促進性腺成熟的作用。
【營養成分】
每100克鯽魚中含有水分75. 8克,蛋白質17. 1克,脂肪2. 7克,灰分1克,碳水化合
物3. 8克,維生素17微克,硫胺素0. 04毫克,核黃素0. 09毫克,鈣79毫克,鉀290毫克,
鈉41. 2毫克,鎂41毫克,鐵1. 3毫克,錳0. 06毫克,鋅1. 94毫克,銅0. 08毫克,磷193
毫克,硒14. 3微克,尼克酸2. 6毫克。
【藥用功效】
補虛,溫中下氣,除溫利水,溫胃散寒。主治水腫、乳閉、走馬牙疳、牙痛、腸癖瀉痢
、胃弱不思食。外用:解毒消炎,治癰瘡。
【食用方法】
將鯽魚去鰓、內髒,留下魚鱗,腹內裝滿綠茶,放在盤中,上蒸鍋清蒸熟透食用。適用於糖
尿病而引起的口渴不止。
將活鯽魚去鱗及腸雜,洗淨,煮至半熟,加黃酒清燉。可通氣下乳,治產後氣血不足、乳汁
不下。
豆瓣鯽魚:將魚洗淨,在魚身兩麵各剞兩刀(深度接近魚骨),抹上紹酒、細鹽稍醃。炒鍋上
旺火,下油燒至七成熱,下魚稍炸撈起。鍋內留油,放豆瓣醬末、薑、蒜炒至油呈紅色,放
魚、肉湯,移至小火上,再加醬油、糖、細鹽,將魚燒熟,盛入盤中。鍋置旺火上,用濕澱
粉勾芡,淋醋,撒蔥花,澆在魚身上即成。
【藥膳方劑】
1. 鯽魚赤小豆冬瓜皮湯
【原料】鮮活鯽魚500克,赤小豆50克,冬瓜皮60克。
【製法】將鯽魚洗淨去鱗、內髒,赤小豆、冬瓜皮同入鍋內,加水2000毫升,煎煮1小
時即成。
【用法】食魚,飲湯。一次服完。
【主治】肝硬化腹水。
2. 清蒸茶鯽魚
【原料】鯽魚2條(重約500克),綠茶口卜5克,精鹽2克。
【製法】先將鯽魚去鰓,剖腹去內髒,留下魚鱗,清水洗淨,濾幹。在魚腹內裝上茶葉、精
鹽,盛盤,上籠蒸30分鍾左右,蒸至魚目凸出、魚肉鬆嫩時取出,揀去茶葉即成。
【用法】食用。
【主治】消渴。
3. 鯽魚豬肉豆腐湯
【原料】鮮活鯽魚2條(約500克),豬瘦肉150克,豆腐600克,黃酒5克,蔥10克,生薑10克
,精鹽1. 5克,味精1克,植物油25克。
【製法】將鯽魚七鰓、鱗、內髒,洗淨,豬瘦肉切長片狀,豆腐切長片狀,蔥切段,生薑切
片,鍋燒熱入植物油,油熱入生薑、蔥、豆腐、精鹽,加水2000毫升,煎煮至豆腐熟透內有
氣腔寸入鯽魚、黃酒、豬瘦肉,再煎煮至鯽魚熟時入味精即成。
【用法】食用。
【主治】胃熱、咽幹、目赤、手術後刀口恢複期、病後體質虛弱。
【食用宜忌】
鯽魚不可同雞、羊、狗、鹿肉同食,食之易生熱,體內有熱者食之則不宜,易生熱而生瘡瘍
。鯽魚不宜與麥冬、沙參、芥菜同食。
194. 桂魚
別名鱖魚、桂花魚、鼇魚、季花魚、胖鱖,黃綠色,有鮮明的黑斑。我國特產的淡水魚。桂
魚自古就被列為名貴魚類。在晉代,被譽為“龍肉”,唐人張誌和有“桃花流水鱖魚肥”的
名句,民間也有“八月桂花香,鱖魚肥而壯”的說法。可見,桂魚. 是一道傳統美味。
桂魚富含蛋白質,還含有脂肪、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等。有補虛勞、益脾
胃的藥用功效。
【食用宜忌】
桂魚的12根背鰭刺、3根臀鰭刺和2根腹鰭刺均有毒腺分布,若被刺傷,會產生腫痛,發熱、
畏寒的症狀,在捕捉和剖殺時應特別小心。
195. 帶魚
鹹水魚,生活在深海裏,體型側扁,呈帶狀,尾細長呈鞭狀,銀白色,為洄遊性魚類,性凶
猛,以魚類、毛蝦等為食。
帶魚富含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還含有人體必需的礦質元素鈣、磷、鐵、碘及多種維
生素。可補益五髒,強健身體,降低人體的膽固醇含量。帶魚身上的銀白色油脂,含有一種
抗癌成分——6硫代鳥嘌呤,對白血病和癌症有療效。帶魚的烹調方法很多,以清蒸、紅燒
、油煎、糖醋最受歡迎。
【藥膳方劑】
帶魚益氣湯
【原料】帶魚500克,黃芪30克,料酒、精鹽、蔥、薑、生油適量。
【製法】將黃芪洗淨,裝入紗布袋中紮口。將帶魚去鰓,去內髒,斬成10厘米長的段,洗淨
,放入油鍋中稍煎後,再放入適量的清水,及藥包、料酒、鹽、蔥、薑,煮至魚肉熟,揀去
藥包、蔥、薑,調好口味即成。
【用法】食用。
【主治】胃下垂、久瀉、脫肛、子宮下垂、氣血不足、脾胃虛寒等病症。
【食用宜忌】
患有疥瘡、濕疹等皮膚病或皮膚過敏者應慎食。
帶魚體表的粉末狀的細鱗,是抗癌藥物的原料,因此在吃帶魚時最好不要將其身上的鱗刮掉
。
196. 平魚
別名鯧魚、鏡魚、白昌、鮑魚、昌候魚、昌鼠、狗瞌睡魚、鯧鯿,為鯧科動物銀鯧的肉
。分布在我國沿海一帶,以南海和東海為多,黃海、渤海較少。體側扁,銀白色,上部微呈
青灰色,是一種名貴的海產經濟魚類。
平魚遊泳敏捷,捕撈起來有些難度,據說以前的漁民曾用釣鉤來釣,但它總不上鉤,漁
人就戲稱它“鬼子魚”,意指狡猾。後來用標槍、抄網捕撈,也屢屢不中。一次偶然的機會
,福建漁民在海上作業時,船上遮陽用的竹簾被風吹落,當把它拉上船時,驚奇地發現竹簾
覆蓋下的海裏有一大群平魚。這種現象引起了漁民的注意,遂根據平魚喜陰的特性,用抄網
在草席下誘捕。20世紀60年代,漁民又總結出平魚有趨弱光的習性,便利用燈光誘捕,即燈
光圍網捕魚法。
【營養成分】
每100克平魚含水分72. 9克,蛋白質18. 5克,脂肪7. 8克,灰分1. 4克,維生素A24微
克,硫胺素0. 04毫克,核黃素0. 07毫克,鈣46毫克,鉀328毫克,鈉62. 5毫克,鎂39毫
克,鐵1. 1毫克,錳0. 07毫克,鋅0. 8毫克,銅. 14毫克,磷155毫克,硒27. 21微克,
尼克酸2毫克。
【藥用功效】
益氣養血,柔筋利骨,主要用於治貧血、消化不良、血虛、筋骨酸痛、神疲乏力、四肢麻木
等。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記載道:“鯧魚令人肥健,益氣力。”
【食用方法】
平魚頭部鮮美可口,被人們視為平魚的名貴部分。平魚可紅燒、幹燒、熏製、醋溜、清蒸等
。
【藥膳方劑】
1. 平魚補血湯
【原料】平魚500克,黨參25克,當歸15克,熟地15克,淮山藥30克,蔥絲、薑絲、料酒、
精鹽、醬油、胡椒粉、熟豬油適量。
【製法】平魚刮剖洗淨,瀝幹。用鹽,料酒、味精浸漬。將黨參、當歸、熟地、淮山藥去雜
洗淨,用紗布袋裝好紮口。將魚、藥袋、蔥,薑、料酒、鹽、醬油、豬油共放鍋中,加入適
量清水,用武火燒沸,文火燉至魚熟即成。
【用法】食用。
【功效】平魚具有健脾養血、充精、益胃氣的作用,再配上黨參、當歸、熟地、淮山藥。
有很好的補中益氣、滋陰養血、健脾、益肺、固腎功效。
2. 平魚熟地白芍川芎飲
【原料】平魚500克,熟地20克,白芍20克,川芎10克,精鹽1. 5克。
【製法】將平魚洗淨,去鰓、內髒,熟地、白芍、川芎入鍋入加水1500毫升,煎煮45分鍾,
去藥渣取藥液過濾。藥汁再入淨鍋,加平魚、精鹽,煎煮45分鍾即成。
【用法】食魚,飲藥液。
【主治】頭暈眼花、須發早白、月經不調、便秘、腰膝無力。
3. 平魚當歸栗子
【原料】平魚500克,當歸20克,栗子75克,精鹽1克,味精1克,生薑5克,植物油20克。
【製法】將平魚洗淨去雜內髒,當歸洗淨用白布包紮,栗子去皮膜,生薑切末,鍋燒熱入植
物油、生薑末、精鹽,加水1500毫升,水沸入平魚、當歸、栗子,煎煮1小時入味精,待湯
將盡時出鍋裝盤即成。
【用法】食用。
【主治】腰痛、風濕症、四肢麻木、腿抽筋。
4. 平魚粳米粥
【原料】平魚300克,粳米100克,生薑5克,蔥5克,精鹽1克,味精0. 5克。
【製法】將平魚洗淨去內髒,煮熟去骨切碎。生薑切末,蔥切末,粳米洗淨,鍋加水1000毫
升,水沸時入粳米、生薑、蔥、精鹽,煎煮30分鍾,入平魚肉、味精,煎煮15分鍾成粥狀即
可。
【用法】食用。
【主治】脾胃虛弱。
5. 燒平魚
【原料】平魚750克,豬肉(肥瘦各半)50克,冬筍30克,花生油500克(實際耗油50克),豆瓣
醬10克,蔥10克,薑10克,蒜10克,醬油10克,醋5克,糖5克,料酒5克,湯100克,味精1
克。
【製法】平魚洗淨,去鱗、鰓,剖腹去內髒,除淨血汙。在魚身兩側切斜“#”字刀(深至魚
大脊骨),抹上醬油。豬肉、冬筍切1厘米見方的丁,蔥切成大蔥花,薑切成碎末,蒜剁碎末
。鍋燒熱後入花生油,油至八九成熱寸下入魚,炸至兩麵呈金黃色時撈出。鍋內留下底油,
放入豬肉丁、冬筍、煸炒熟,下豆辦醬炒酥,再下入蔥(留下一些)、蒜,薑炒幾下,放入
湯,加醬油、精鹽、醋、料酒、糖、魚,用小火煉一會兒,翻身再燥一會兒,已熟透寸
,取出盛盤,在汁內加味精,收幹汁澆在魚上,撒上蔥花即可。
【用法】食用。
【主治】氣血兩虛、老年性癡呆症。
【食用宜忌】
平魚的魚子有毒,叮能導致瀉痢,不可多食。平魚不宜用牛油、羊油煎炸食用。
197. 黃魚
黃魚有大黃魚和小黃魚兩個種類,大黃魚成體長約40~50厘米,小黃魚30厘米以下,體
背黃色,頭大,尾巴狹窄,棲息在外海,春季遊回近海產卵,鰾能發聲。大、小黃魚的營養
均很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磷、鐵,還有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等。有開胃益氣的功
效。
【食用方法】
黃魚的烹飪方法甚多,紅燒、糖醋、煨湯、清燉或配以其他菜煮成蛋蓉黃魚羹、卷筒黃
魚、雪菜大湯黃魚、鬆鼠黃魚等。用黃魚製作的各種菜肴,肉鮮味美,色彩豔麗,香氣四溢
,形態美觀,是喜慶筵席上菜肴佳晶。
【藥膳方劑】
冬筍雪菜黃魚湯
【原料】冬筍、雪菜、肥肉各30克,黃魚1條,蔥、薑、花生油、香油、清湯、料酒、胡椒
麵、食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先將黃魚去鱗,除內髒,洗淨,冬筍發好,切片,把雪菜洗淨,切碎;豬肉洗淨,
切片備用。將花生油下鍋燒熱,放入魚,兩麵各煎片刻:然後鍋中加入清湯,放入冬筍、雪
菜、肉片、黃魚和佐料,先用武火燒開,後改用文火燒15分鍾,再改用武火燒開,揀去蔥、
薑,撒上味精、胡椒麵,淋上香油即成。
【用法】食用。
【主治】體虛食少、肺結核,及手術後病人的營養滋補。
198. 青魚
別名黑鯇、青鯇、螺螄青。淡水魚,體長可達1米多,頭尖,背青黑色,腹部銀白色,棲息
在水底。
【營養成分】
富含蛋白質、脂肪、鐵、鈣、磷、核黃素、硫胺素、尼克酸等成分。
【藥用功效】
養肝明目、益氣化濕、養胃。主治腳氣濕痹、煩悶、瘧疾、血淋等症。
【藥膳方劑】
青魚湯
【原料】青魚500克,黨參30克,蘋果、陳皮、桂皮各5克,精鹽、蔥段、薑片、熟豬油適量
。
【製法】將黨參、蘋果、陳皮、桂皮分別去雜質洗淨,裝入紗布袋紮口。將青魚去鱗,去鰓
,去內髒,洗淨。放入鍋中,再注入適量清水,加入藥袋、熟豬油、薑片、蔥段、鹽,煮至
魚肉熟爛,揀去薑、蔥、藥袋,用胡椒粉調味即成。
【用法】食用。
【主治】脾肺氣虛或脾胃不健、倦怠無力、食少、溏便等症。
199. 刀魚
別名鳳尾毛花魚、刀鱭、毛花魚、野毛魚、鳳尾魚。屬於鱭類,為洄遊魚類,平時生活在海
裏。體背和頭部稍帶灰黑色,側麵和腹部銀白色,體扁而狹長,形狀酷似短刀。
刀魚分布很廣,以長江沿岸產量最高,它最大的特點是細骨遍布全身。早春入江的刀魚,豐
腴肥嫩,細骨綿軟,質量上乘,蒸煮後,隻要輕輕吮吸,魚肉就會脫骨而出。
刀魚富含脂肪、蛋白質、磷等。有補氣、開胃的藥用功效。
【食用方法】
刀魚肉鮮美細嫩至極,把刀魚切成半隻筷長,加上豬油、生薑、黃酒、青蔥佐料蒸煮,便是
上等佳肴。吃的時候,隻要把刀魚放入口中,像嬰兒吃奶那樣輕輕吮吸,魚肉便能脫離細骨
,既嫩又鮮,清香爽口,百吃不厭。刀魚紅燒也十分鮮美,油炸後風味更佳。
刀魚的魚鱗薄嫩細膩,烹飪前無需刮鱗,且魚鱗中含有大量脂肪,蒸煮後會自動融化。清蒸
刀魚:將刀魚魚鱗刮去,用兩支竹筷從魚鰓處插入魚肚裏,卷出內髒和鰓,用清水洗幹淨,
放入八成熱的水鍋裏燙一下撈出,用刀輕輕刮去魚身上黏液(不要刮破魚皮),再用清水洗淨
,用刀在魚身的2/3處切下魚尾待用。(2)將刀魚整齊地擺放在湯盆裏,魚身上放筍片鋪平
,火腿片放在筍片上,再放上冬菇、豬板油丁、蔥片、薑片,加鹽、醬油、紹酒,上籠用旺
火蒸10分鍾左右,出籠後除去蔥、薑,加入雞湯,燒滾後即成。色澤潔白,魚肉細嫩,湯汁
微紅,滋味鮮美。
200. 鱔魚
別名海蛇、黃鱔、長魚、羅鱔,為鱔科動物黃鱔的肉或全體。除西北、西南地區外,全國各
地江河、湖泊、水庫、溝渠中均有野生。
自古以來,鱔龜一直被列為魚中上品,它刺少肉厚,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滋補性食物。
鱔魚還含有一種特有的物質“鱔魚素”,可分離出“鱔魚素A”與“鱔魚素B”,這兩種物質
具有顯著的降低人體血糖和調解血糖作用,可恢複正常調節血糖的生理機能。兩者同用,血
糖高的可以降糖;血糖低的可以升糖,對糖尿病患者有較好的治療作用、由於鱔魚肉中含有
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特別是組氨酸的含量較高,構成了鱔魚濃鬱的鮮美味道。鱔魚微量
元素和維生素A的含量更豐富,它能促進新陳代謝,使性欲旺盛,有壯陽生精的作用、鱔魚
血可治麵部神經麻痹引起的口眼歪斜和瘡癬等症。鱔魚頭可止痢,治食積不消。鱔魚皮可治
婦女乳核硬痛:中醫常用鱔魚治病、鱔魚肉補中益血,療虛損,補五髒,除風濕,強筋骨?
主要用於勞傷氣血、產後虛損、惡露淋症、腰腿酸軟、子宮脫垂、久瀉脫肛、腹冷暢鳴、糖
尿病(消渴症)、下肢潰瘍等病症。
【營養成分】
每100克鱔魚巾含有水分90克,蛋白質18克,脂肪1. 4克,灰分1. 4克,碳水化合物1. 2
克,維生素A50微克,硫胺素0. 06毫克,核黃素0. 98毫克,鈣42毫克,鉀263毫克,鈉70
. 2毫克,鎂18毫克,鐵2. 5毫克,錳2. 22毫克,鋅1. 48毫克,銅0. 05毫克,磷206毫克
,硒34. 56微克,尼克酸3. 9毫克。
【藥用功效】
補益肝腎,祛風除濕:溫脾止瀉。主治產後虛損、腰腿酸軟、子宮脫垂、久瀉脫肛鳴、糖尿
病、下肢潰瘍等病症。
【藥膳方劑】
1. 鱔魚白芷冰片膏
【原料】鱔魚血100克,白芷100克,冰片5克。
【製法】將鱔魚洗淨殺死取血,白芷研細粉,過80日篩,冰片研細粉,與鱔魚血調成膏狀,
當日配製當閂用完,再用再配製。
【用法】顏麵神經麻痹,口眼喁斜,左歪塗敷右頰,右歪塗敷左頰,一日二次。濕疹頑癬者
可直接塗敷患處,一日兩次。
【主治】顏麵神經麻痹、口眼喁斜、濕疹、頑癬等。
2. 清蒸鱔魚
【原料】鱔魚4條(約750克)克,味精0. 5克,生薑10克。精製植物油30克,精鹽1克。
【製法】將活鱔魚摔死,斬去頭、尾,用方形竹筷從鱔魚的咽喉部插入腹中,順同一方向絞
出內髒,洗淨,切成長5厘米的段,用沸水氽一下繕魚段,撈起,洗去黏液,裝盤中。鍋燒
熱入植物油,熟後待溫度降下來時,置於裝魚盤中,加入切絲生薑、精鹽、味精與鱔魚充分
拌勻,放鍋中隔水蒸熟即可。
【用法】食用。
【主治】痔瘡及痔瘡出血的輔助治療。
3. 幹煸鱔魚
【原料】活鱔龜750克,幹辣椒2個,蔥15克,生薑5克,入蒜10克,幹澱粉75克,精製植物
油500克(實耗約75克),精鹽2克,黃酒15克,胡椒粉1克,味精2克,醬油10克,麻油5克,
鮮湯50克。
【製法】先將鱔魚剖樂,去內髒和骨刺,將鱔魚肉洗淨瀝幹水分,切成5厘米長的絲,加入
精鹽、黃酒,先醃,然後拌千澱粉待用、將幹辣椒,蔥,生薑分別切絲,大蒜切末、炒鍋上
火,放油燒至七成熱,將鱔絲分散投入鍋中,視其表皮發黃時,撈出瀝油:原鍋內留底油30
克,放入辣椒、蔥、生薑、蒜末、煸出香味後,立即投入鱔絲,稍加煽炒?加入精鹽、黃酒
、醬油、味精、胡椒粉等調料和少許鮮湯,翻炒至酥軟時,淋上麻油,攪拌均勻即可裝盤
。
【用法】食用。
【主治】腎虛性腰腿痛、胃寒腹痛、癆傷、體弱。
4. 鱔魚當歸人參
【原料】鮮鱔龜800克,當歸20克,人參15克,黃酒5克,蔥10克,薑5克,蒜15克,味精1克
,鹽1克,醬油5克。
【製法】鱔魚宰殺後,去頭、骨、內髒,洗淨,切成段備用。當歸、人參裝入紗布袋內,紮
緊袋口。將鱔魚、紗布袋放入鍋內,加清水1000毫升,用旺火燒沸後,撇去浮沫,加黃酒,
轉用文火煮熬1小時,撈出紗布藥袋,加鹽、蔥、薑、蒜、醬油煮片刻,加入味精,調好口
味,即成。
【用法】吃肉飲湯。
【主治】久病體弱、疲倦乏力、貧血。
【食用宜忌】
鱔魚以鮮活為標準,死鱔龜不能食,因為鱔魚死後其蛋白質結構崩解,有些細菌專愛襲擊其
中的組氨酸,使組氨酸轉化成有毒的組胺,組胺數量達到一定濃度後,人吃了就會發生糾胺
中毒,使人產生頭暈、頭痛、心慌、胸悶、呼吸困難,心跳、血壓下降等。活的或剛殺死的
黃鱔體內沒有或很少有組胺,吃了不會發生中毒。鱔魚雖營養好,但性熱,過多食之,易複
發時行疾病(外感熱病),凡病屬虛熱者及皮膚瘙癢患者不宜食。
201. 鰻魚
別名海鰻、慈鰻、白鱔、青鱔、風鰻、禍狗魚、海鰻鱺、狗魚、勾魚、門鱔、狼牙鱔、
麻魚、海鱔龜等,為海鰻科動物海鰻的肉。蛇形,體長可達1米,鱗已退化,主要分布於我
國沿海一帶,近海海域均有分布,以東海、南海、北海為主產地區。鰻魚在江蘇、浙江一帶
被列為上等魚晶,福建、廣東、四川則視為高級滋補晶,稱之為“水中人參”。
鰻魚肉昧鮮美,營養豐富,其腦、卵巢及脊髓中含腦磷脂,卵磷脂及膽固醇。磷脂對人
體某些組織器官的生長發育起重要作用。肝硬化病人常出現血漿磷脂過低、溶液混濁、脂質
沉積,若向血液中輸入高濃度的卵磷脂,則會使膽固醇、卵磷脂的係數逐漸恢複到正常範圍
,故臨床上常用於防治肝病及補腎陽壯身的藥物,鰻魚肉、膽、肝,血、骨、鰾、頭、卵巢
均可入藥。
【營養成分】
每100克鰻魚內含有水分74. 6克,蛋白質18. 8克,脂肪5克,碳水化合物0. 5克,灰分1. 1
克,維生素A22微克,硫胺素0. 06毫克,核黃素0. 07毫克,尼克酸3毫克,鉀266毫克,鈉
95. 8毫克,鈣28毫克,鎂27毫克,鐵0. 7毫克,錳0. 03毫克,鋅0. 8毫克,銅0. 07毫克
,磷159毫克,硒25. 85微克。
【藥用功效】
清肝明目,活血通絡,解毒消炎,補胃潤肺。主治麵神經麻痹、神經衰弱、關節腫痛、關節
炎、氣管炎、肝硬化,胃炎、遺精、瘡瘍、貧血、疥癬、痔瘡便血。
鰻魚肉:祛風除濕,補虛殺蟲,可治療皮膚惡瘡浸淫、疥癬搔癢等。
鰻魚肝:補肝腎,明日。海鰻骨:消疳止痢,止帶,止血,殺蟲,可治瘡瘍、痔瘺、白帶下
注。
鰻魚血:化痰,消翳明目,可治麵神經癱瘓,海鰻膽:明日,抗炎。
鰻魚頭及腦、卵:除濕止痛,可治貧血、神經衰弱、脂肪肝。
鰻魚鰾:活血化淤,補腎,可治遺精。
【藥膳方劑】
1. 金針菇燉鰻魚
【原料】鰻魚600克,金針菇200克,雞蛋3個,料酒、精鹽、麻油各適量。
【製法】金針菇洗淨,鰻魚去內髒洗淨,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撈出洗淨切段;將雞蛋磕入
蒸缽,用筷子攪勻,加入金針菇,最上麵放鰻魚,加入精鹽、料酒,倒入適量清水,上籠蒸
至魚熟,出鍋澆上麻油即可。
【用法】食用。
【功效】抗癌,滋補保健。
2. 鰻魚黑豆白果湯
【原料】鰻魚1條(約200克),黑豆30克,白果仁3個,精鹽0. 3克。
【製法】將鰻魚洗淨,去內髒,切小段,與黑豆、白果去皮及胎芽入鍋,加水1000毫升,煎
煮50分鍾,加入精鹽凋味即成。
【用法】食鰻魚,飲湯。
【主治】咳嗽、久咳嗽不愈。
3. 軟炸鰻魚
【原料】鮮鰻魚500克,塢雖1個,澱粉50克,精鹽2克,味精1克,胡椒粉0. 5克,料酒5克
,椒鹽3克,植物油500克(實際耗油50克)。
【製法】將鰻魚洗淨,去頭,內髒,取肉300克,片成厚約1厘米的大片,切成長5厘米的長
條,再每隔6毫米切1刀。魚條放入碗內,加雞蛋、澱粉、鹽、料酒、味精、胡椒粉抓拌均勻
,鍋燒熱加入植物油,至七成熱時,下入魚條,炸至九成熟時撈出、待油沸時,再下入龜條
炸至金黃色時撈出,瀝幹油裝盤。食時帶椒鹽上桌。